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尚友网】从清华到阿尔伯塔大学交换全经历-尚友学院街

【尚友网】从清华到阿尔伯塔大学交换全经历-尚友学院街

标题:从清华到阿尔伯塔大学交换全经历·尚友学院街里面有关于UA的点点滴滴,如果是申请本科或研究生,可以跳过前面交换攻略部分,如果是交换,可以细读。

鉴于我(清华热能工程系9字班)是清华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开展本科生交换项目的第一人,义不容辞的想给学弟学妹们留下一些经验教训和建议,遂成此文。

这篇文章适用于清华大学欲赴阿尔伯塔大学交换的同学们,同时也可供清华出国交换生以及中国其他大学赴阿尔伯塔大学交换及留学的学生参考。

一、关于交换清华大学本科生大三上学期和大三下学期有校级交换项目可供同学们选择,同时也会有系内的系级交换项目(例如人文学院、经管学院等)。

像我这种系里面没有系级项目的工科男,果断选择校级交换,一般需要提前一年申请,记得关注info上面的申请信息。

第一个问题,必须是,为什么要交换?有的人想单纯的去体验国外的学术、生活、文化和思维方式,有的人铁心出国做科研,把交换作为出国的跳板,而我交换则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我到底要不要出国深造?适不适合出国深造?以上的理由都无可厚非,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我认识的了解到的大部分同学和学长都认为交换绝对是一件回报大于投入的事情。

无论去哪个国家哪个学校,从中得到的思维冲击,旅行的快乐,英语水平的提高,自己掌控生活的快感以及最重要的——在交换期间会比在清华有更多更多的自我思考的经历,说白了,就是一个深刻的自知的过程,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因为当一个人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时候。

二、交换前——准备阶段1、首先是网申,在可以申请的时间段,登陆info——其他信息——外事信息管理——交换项目在线申报(交换项目在线查询系统可以查询XX校有XX人报名)。

有任何疑问最好是直接去工字厅古月堂西院(荷园对面)问海外交流部的老师,她们人都很nice。

网申选校,是一个拼人品的过程,从无定数。

一般来说美国的学校最难申,加拿大和欧洲的学校次之(当然你有小语种的话去对应的国家会有一定优势),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最好申。

至于香港台湾的话,变化很大,要看当年有多少人想去。

选校基本原则是专业合适,如果你是工科生,至少要保证去的学校的同类专业存在,去那边有课可上,回来可以课程替代。

简言之,两件事,第一件是打开该校主页(如UA的www.ualberta.ca),找到自己的faculty以及curricul um,看每个课程的简介,然后找个学长帮你看看哪些课程和大三要学的课程比较相似,挑出来打印下来;第二件去系里面让管教务的老师帮你看看能不能替代,如果可以,那就没问题了。

选择的时候注意时时关注想要交换的学校的已报名人数,这是个简单的概率问题,人多难去,人少好去,一般来说,如果你的学校通过初审的学生数小于该校的名额数,你都八九不离十可以走成的,老师真的很nice。

这里重点说一下第二志愿,如果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心只想去佐治亚理工、普度这样的学校,那就可以忽略之,但如果你非常想获得交换这次经历,而不那么在乎大学水平的话,建议你好好研究一下第二志愿,二志愿最好选一个已报名人数小于等于或略大于名额数的学校,可以瞄准加拿大、欧洲或新加坡选校。

2、网申完了还有一堆材料要交、手续要办,包括个人中英文简历、个人陈述等等,这些材料并不那么重要,但一定要认真对待,一个认真的态度、好的写作格式和合适的语气措辞加上够格的简历就能保证你过初审(记得学分绩的硬性要求是前二分之一,不知道改了没有)。

初审一般会刷三分之一左右的人,过了初审老师会给你打电话告诉你面试时间和地点,个人认为从接到通知到面试这段时间比较重要,需要好好重新审视自己交过的材料,老师很有可能会问你一些关于你个人陈述的问题。

另外一点就是要重视英语,每个人开场都要3分钟左右英文自我介绍,面试过程中的老师也会用英语提问一些问题,记得想好所有你能想到的英语问题的答案。

面试的时候会有好多老师(大于五个我记得)面试你一个,做好准备,自信应对。

面试内容无非关于交换、关于你本人、关于你的专业,或者编个小故事解决个小问题啥的(室友碰到了,我没碰到)3、面试完后会有两种情况,一周左右以后,老师如果没给你打电话,那你基本就成功了,坐等大名单公布,如果老师给你打电话,她就会告诉你,对不起亲,你被调剂了……这时候你有三种选择:1,拍屁股走人;2、第二志愿如果没有报满,你有直接决定是否走第二志愿的权利;3、等待所有跟你一样面试没过的而且没走1和2的人,大家一起重新面试挑剩下的没人去的学校。

很不幸,我面试没有通过,选择了2,虽然那段时期比较难受,但是还是在父亲的支持下选择第二志愿,如今很庆幸这个选择,下面再详谈。

4、英语成绩。

一般会要求托福(大多数)或者雅思(澳大利亚、英国等),我建议最好想清楚考试时间。

如果你像我一样,大一就铁了心交换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你就大一的暑假或之前考,报个水木或者万泉河的新东方,准备个一两个月,不用考很高,考个100+所有的学校就都够用了(一般不同的学校要求70-100)。

拥有合格的英语成绩会给你的申请加分,但作用貌似不大……如果你只是想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交换,然后又成功了,那你就在大二的寒假考了T,分数针对已录取学校的要求。

(以上说的是大二上申请,大三上交换的同学,如果是大三下交换,英语考试的准备顺延半学期)。

这里提醒两点,第一,老师不会因为你没有英语成绩而给你的申请减分,因为绝大多数人申请的时候都没有英语成绩。

第二,如果你要问我申请交换成功的决定性要素是什么,只有三个字:学分绩,记住,只要是在清华做任何事都离不开这个因素,否则的话为什么最后去最好学校交换的都是XX系的前X名呢?5、签证材料申请阶段。

这是最繁琐的阶段。

每个不同的国家、大学都有不同的要求,一定要细心,准备好一切材料,同时坐等拿到所申请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关于UA,需要提醒的是:(1)通讯。

一旦确定去哪个大学,并得到海外部给你的相应的材料,立即联系对方大学的Exchange Programs Coordinator,保持联系,一有问题就发邮件。

UA当时被我“不断骚扰”的是Ms. Caroline Lawson,人很nice,帮我解决了选课住宿等方面很多疑惑,而且见面才发现是大美女一个。

记得要报名orientation(迎新活动),能让人快速融入校园生活。

(2)选课。

工科生建议选4-5门课程,拿到CCID后先改密码,相当于清华的info登陆系统,然后登陆自己的UA 邮箱(至关重要),折腾了很久才发现一个简单方法,登陆google点击gmail,用户名写(你的CCID)@ualbert a.ca,密码不填,到下一个界面然后输CCID和密码即可。

根据邮件通知的时间登陆beartrack选课,注意UA是没有预选和补推选的,他们只有一个为期几个月正选,先到先得,所以要刷课。

你可以通过guest系统(即使没有拿到CCID也可登入)先查看选课信息和课程时间,把上课时间安排好,排个课表。

当你终于苦等到刷课的时候,你发现竟然一个课都选不上!原因是UA每个课程都有严格的课程先修要求,比如上了数理方程才能上传热这样,而交换生当然没在UA修过先修课,你唯一的办法就是一旦UA开始放你要去的那学期的课,立刻进入Beartrack 在正选之前把课表排好,然后跟coordinator发邮件说你想上什么课,把课号和名称发过去。

有时候他还会要求你补充课程介绍,因为院系老师会怀疑你有没有选这个课的能力,这当时无疑让已经寄过去成绩单的我浑身不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服他清华的微积分(1)里面是有常微分方程的,甚至把英文翻译的清华课本的目录发给他们,折腾了很久。

这个过程不要担心选不上课,即使选课已满,还是有很大机会选上的,毕竟UA会照顾交换生,不会让你过去没课上。

(3)住宿。

UA为学生提供住宿,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己住校外找人合租,会便宜些,但是我觉得短短一个学期的交换,不要把精力集中在找房子、坐地铁和做饭上,时间是你最宝贵的资本,交换期间弥足珍贵。

所以最好住校内或者很近的地方。

UA为交换生提供了LISTER CENTER和HUB两个地方,我现在做一下比较:首先,我是住LISTER的SCHAFFER HALL,单人间,独卫,650加币每月(好贵),非常安静(传说中的Three party halls and one study hall中的那个study hall),适宜学术和冥想。

地理位置不错,步行十分钟以内到教学区,步行五分钟到地铁站。

同时,LISTER的活动多到爆,每周四晚都会组织大家去CLUB(夜店),各种活动各种打折票各种专车接送,确实是感受外国party氛围的好地方。

另外,我住在International Floor,由来自各个国家的人组成,有本地人,也有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样奇葩国家来的,所以你可以跟各种人打交道。

LISTER的美中不足是它的meal plan,就是说你在它那儿住就必须吃他的饭,一次打一个学期的钱,用不完不退。

LISTER自己做饭,所以伙食质量很高,而且可以吃到各个国家的饭菜,但是种类太少,容易腻,另外学校里面的ETLC, SUB, CAB也能刷meal plan,这些地方离教学区很近,中午一般懒得回家就在这些地方解决了。

选meal plan的时候选那个一学期1000多加币的,够吃了,不够可以充值。

再说说HUB,那里有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直通教学区,楼下就是地铁站,整个HUB里面就是一个小型商业区,各种方便)。

HUB现在已经快被中国人占领了,因为中国国际生实在太多而且大家都喜欢住HUB,如果你想和本国人过的热闹一点,完全可以考虑HUB。

HUB的内部住宿条件没有LISTER好,价格也就相对便宜,我记得40 0-500一个月。

美中不足是HUB里面没有家具,空房一个,要自己购置,可以买二手,但是也会是一笔花销。

综合考虑的话,个人觉得还是LISTER更加合适。

6、签证阶段。

一旦拿到录取通知书,带着你的各种材料(一定要细心,我签证的时候碰到一个从东北坐火车来北京办签证的女生,悲剧的忘带户口本又回去了),我们是短期交流(小于六个月),不需体检也不需study permit。

加拿大签证一般一周之内就能拿到,而且交换生貌似从来没有拒签的,所以不必担心通知书来得晚赶不上。

提醒两点,其一签证当天越早去越好,排队的人很多,其二注意加拿大的节日的时候签证中心是放假的,我七月一日屁颠屁颠跑到东四十条巨石大厦发现迎接我的是一张告示说今天是国庆节,悲剧的打道回府。

7、机票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是越早订越好,不需要等待签证,毕竟没见过人去加拿大交换被拒的,所以我是一拿到通知书就订机票的,毕竟越早越便宜。

建议定往返联票,时间灵活,一次搞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