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程图阅读指南

流程图阅读指南

流程图阅读指南
流程图是以简单的图标符号来表达问题解决步骤示意图。

流程图的作用就在于建立统一的流程标准,可视化流程设计工具可以将复杂的流程用清晰、简单、直观的图示方式展现出来,使业务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拥有一套共同的流程语言。

本指南旨在介绍阅读理解流程图时所遵循的规范,以便于流程使用者更好的读懂流程图,理解其中蕴含的管理思路,从而为流程的规范化、可执行及不断积累改进奠定基础。

2012年10月14日
目录
一流程图的主要构件 (2)
二流程图的形式 (3)
(1)基本流程图 (3)
(2)跨职能流程图 (3)
三流程图的区域划分 (4)
四流程图的阅读规范 (4)
(1)活动编号及放置 (4)
1. 活动编号 (4)
2. 活动框的放置 (5)
(2)连线的规则 (5)
(3)模板及放置的参考文件 (6)
(4)逻辑关系符号 (6)
一流程图的主要构件
流程图是一种工具,可用来了解、分析和归档公司的流程和活动,帮助确定改善机会,一张流程图显示了将特定输入转化为所需输出结果的一系列步骤,它主要由以下的构件绘制而成:
二流程图的形式
流程图常用的形式有两种:基本流程图和跨职能流程图。

(1)基本流程图
基本流程图是最常见的一种流程图,它仅表示上一步与下一步的顺序关系,连线方向无严格限制。

如下图:
(2)跨职能流程图
跨职能流程图显示进程中各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执行它们的职能单位。

可以使用跨职能流程图显示一个进程在各部门之间的流程,或者显示一个进程是如何影响公司中的不同职能单位的。

跨职能流程图有垂直和水平两种布局,垂直布局偏重于职能单位或岗位,而水平布局则更强调活动进程本身。

在水平布局中,代表职能单位或岗位的带区以水平方式在图表上放置,从而强调活动进程。

在垂直布局中,代表职能单位或岗位的带区在图表中自上而下以垂直方式放置,从而强调职能单位或岗位。

职能单位或岗位所对应带区内的活动就是该定义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务。

如下图:
三流程图的区域划分
如上图所示,顶部为流程名称;左边为角色区,角色可以是客户、流程责任人、控制者、职能部门、被调用资源等,流程图中的角色一般是指“职位”而非“岗位”,“职位”是企业组织结构中最为基本的单元,“职位”本身不具有编制,但有业务量的分析;根据业务量分析匹配人员及确定编制后,便形成相应的“岗位”;一个“岗位”可能承担多个“职位”,也有可能一个“职位”被多人承担,但这些人的岗位只有一个。

所以,流程图中的角色是一个通用的概念,比如可以有“审核人”、“采购人员”,这样就需要对不同业务的具体执行岗位加以解释和说明。

右边是活动及活动逻辑区,主要体现活动顺序及逻辑关系。

活动通过活动框或判断框来实现描述,一般为动名词或名动词。

活动总体按照按从左向右和从上向下的顺序来排列绘制和布局,阅读的时候也应按照从左向右和从上向下的顺序,并结合连接线和相应的符号来理解。

四流程图的阅读规范
(1)活动编号及放置
1. 活动编号
活动编号采用3位或4位数字或字母表示,如004、012、008a、008b等;
判断框编号的说明:如果判断框的内容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活动,而不是一个为了流程分支而设的,那么就需要编号,否则,不需要编号;
对于并行作业的编号:有协同作业框的并行活动,需要一个相同的编号,没有协同作业框的并行活动,需要有不同的编号,一般采用008a、008b类似方式来表示。

2. 活动框的放置
同一时间操作的活动垂直并列;不同时间操作的活动有错位,反映出时间先后;
(2)连线的规则
一般采用动态连接线,连接线的箭头方向表示业务流向,活动框或判断框的左方和上方表示业务或信息的流入,右方和下方表示信息的流程;
流程图中,连接线一般不会出现回流;
对于并行活动连线的要求:并行操作且有协同作业框的,连线在与协同作业的主导者的活动框中;并行操作但没有协同作业框的,每个活动框中都会有连线。

(3)模板及放置的参考文件
输入性文件放置在活动框的左上方;输出型文件放置在活动框的右上方,当输出型文件较多时,也可同时放置在活动框的右下方;有关操作模板、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支持性文件,放置在活动框的左下方。

如下图:
(4)逻辑关系符号
OR: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一种或多种解决方案(可单选,也可多选,意义等同于或者符);
XOR: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一种解决方案(只能单选,意义等同于求和连接器);
AND:表示同时进行的活动,一般省略;
NO:表示判断结果为“否”,也简写为“N”;
YES:表示判断结果为“是”,也简写为“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