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耳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课题:耳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倾倒液体时漏斗的作用,解释人耳耳廓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耳廓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电子琴弹奏一段音乐。

同学们,好听吗?老师刚刚弹奏了电子琴,电子琴发出的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耳的结构和功能。

二、讲授新课
1、了解耳的结构
(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就必须了解耳朵的结构,我们先来认识耳朵是怎样的,就让我们进入耳朵,体验一次“耳朵之旅”吧。

(2)、首先我们来到“第一站”——外耳。

最先看到的是耳廓,它像一个轮子,通过耳廓我们进入外耳道。

它像一根管子。

沿着这根管道继续前行来到“第二站”——中耳。

来到这里有一道屏障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这道屏障叫鼓膜,鼓膜的后面有三根非常小的骨头,叫听小骨。

离开听小骨我们来到“第三站”——内耳。

内耳有耳蜗和听觉神经。

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似的。

(3)、耳朵的结构,它是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2、探究外耳,了解外耳的作用。

(1)、外耳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原来他
们都是一头大一头小,外形结构一样。

漏斗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用实验研究一下。

实验小结:漏斗在本实验中有汇聚更多的水的作用,避免液体泼洒出瓶外。

我们的外耳就像一个漏斗一样把更多的声波汇集起来,传递到中耳。

耳廓越大收集的声波就越多,听到的声音就更清楚。

3、认识耳的功能
(1)、外耳道就是声波传到鼓膜的通道。

(2)、鼓膜通过振动把声波传到听小骨。

(3)、听小骨通过振动把声波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

(4)、耳蜗中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就产生了信号,于是就听到了声音。

4、小结耳的功能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敲击音叉后产生声音。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扩散。

声波由耳廓收集后通过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的振动引起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

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就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嗯,不错,今天我们的收获真多呀!知道了耳朵的结构和耳朵的功能。

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动物的耳廓特别大,想一想耳廓大对这些动物有什么好处。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四、板书设计
外耳(耳廓、外耳道)
耳中耳(鼓膜、听小骨)
内耳()
2015年12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