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训练》知识点提要
一、自信心训练
自信,是个人对自己所做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
换句话说就是相信自己。
自信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快乐、率真、谦卑、宽容、和谐、淡泊等等都是自信心理的表现。
自信使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最佳状态行事,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不过度焦虑,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不践踏他人的权利,并真诚、自在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
例如:喜爱、失望、烦恼、愤怒、后悔、悲伤等等。
二、如何提升自信心
1.消除自卑:
培养自我意识、自我强化、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
自卑心理容易使人孤独、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
当人的某种能力缺陷收到周围人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往往会大大加强,甚至以畸形的方式(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等)表现出来。
2.克服羞怯感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说话是人们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如果“羞于启齿”就会造成交际障碍。
羞怯往往表现为在口语交际中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浑身哆嗦,说话变调等情况。
我们应该:提高认识、自我暗示、精心准备。
3.树立科学的自信观
常言道“尺右所长,寸有所短”,我们应当客观的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长处,巩固自己的优点。
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培养起较强的自信心来。
自信心应当建立在掌握自己、掌握事实、掌握实际、掌握知识、了解群众的基础之上,树立科学的自信观。
三、自信心行为实操办法
1.挑前排位置坐;
2.注意行为举止的姿态;
3.正视别人;
4.养成微笑的习惯;
5.练习当众发言,而且尽量大声说话;
6.改变说话的习惯;
7.设法接触比自己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