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制剂_胶囊剂制剂技术

固体制剂_胶囊剂制剂技术

12
胶囊剂制剂技术
一、胶囊剂的处方
空胶囊的选用
• 分为普通胶囊和锁口胶囊
(分单锁口和双锁口两种) • 锁口式胶囊,密闭性好, 不必封口: • 非锁口式胶囊(平口套合) 需封口,常用明胶液等。 b c 空心胶囊类型示意图 a: 普通型 b: 单锁口型 c: 双锁口型
13
a
胶囊剂制剂技术
一、胶囊剂的处方
一、胶囊剂的处方 空胶囊制备: • 溶胶→蘸胶(制胚)→干燥→拔壳→切割→整理 • 生产环境:洁净度B级,温度10~25℃, RH35%~45%。
一般由专门的工厂生产
10
胶囊剂制剂技术
一、胶囊剂的处方
空心胶 囊规格 空心胶囊规格从大到小:000、00、0、1、2、 3、4、5号,0~5号常用。 外观:色泽均匀、光洁无异物,无纹痕、变型和破 损,无砂眼、气泡,切口平整圆滑,无毛缺。 干燥失重:105℃干燥6小时,减重12.5%~15%。 脆碎度:取50颗,25±1℃恒温24小时,破脆数不 超过15颗。 崩解时限:37℃水中,10分钟。 炽灼残渣:透明空心胶囊不超过2.0%,半透明空心 胶囊在3.0%以下,不透明空心胶囊在5.0%以下。
5
胶囊剂制剂技术
药物制成胶囊剂的目的:
1.使用顺应性和药物形态的可调适性 掩盖药物不适臭味, 携带、使用方便,外形整洁、美观,印字或使用颜色 便于识别。 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对光敏感、遇湿热不稳定药物,免 受光线、空气中水分和氧分子作用。 3.药物生物利用度较高 无崩解过程。 4.延缓药物的释放 缓释、控释,肠溶等作用。
3
胶囊剂制剂技术
【典型制剂 】 2.维生素AD胶囊
处方:维生素A 3000单位 维生素D 300单位 明胶 100份 甘油 55~66份 水 120份 鱼肝油或精炼食用油 适量 制法:VA与VD2或VD3,加鱼肝油或精炼食用植物油溶解。取 甘油及水加热70~80℃,加入明胶溶化,保温,除去泡沫、 滤过,滴制,液状石蜡为冷却液,收集冷凝胶丸,室温风 吹4小时,25~35℃烘4小时,石油醚洗除胶丸外层液状石 蜡,95%乙醇洗,30~35℃烘约2小时,筛选,包装。 【问题研讨】 将药物制成胶囊剂的目的是什么?分析其处 方组成、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
26
胶囊剂制剂技术
(二)软胶囊的制备 滴制法 压制法
无缝 胶丸
平 板 模 法
旋 转 模 法
有 缝
27
胶囊剂制剂技术
(二)软胶囊的制备
滴制法工艺流程 胶液的制备 滴入冷却液 成胶丸
药液的提取 和炼制
整丸与干燥 检查与包装
胶液、药液的温度、滴头的大小、滴制速度、 冷却液的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软胶囊的质量
2
胶囊剂制剂技术
【典型制剂 】
1.氨咖黄敏胶囊(曾用名:速效感冒胶囊)
处方:对乙酰氨基酚 300g 维生素C 100g 人工牛黄 10g 咖啡因 3g 马来酸氯苯那敏 3g 10%淀粉浆 适量 食用色素 适量 共制成硬胶囊剂 1000粒 制法:①各药物分别粉碎,过80目筛;②10%淀粉浆分为A、 B、C三份,A加入食用胭脂红制成红糊,B加入食用桔黄制 成黄糊,C不加色素为白糊;③对乙酰氨基酚分三份,一份 与马来酸氯苯那敏混匀后加入红糊,一份与人工牛黄、维生 素C混匀后加入黄糊,一份与咖啡因混匀后加入白糊,分别 制软材,过14目尼龙筛制粒,70℃干燥至水分3%以下;④ 将上述三种颜色的颗粒混匀后,填入空胶囊,即得。
• 防止非锁口型胶囊中药物的泄漏, 还可增强硬胶囊剂的强 度。在完成填充、套合工序后,封口。 • 常用制备空心胶囊相同浓度的明胶液。 • 保持胶液50℃,腰轮部分浸在胶液内,旋转时带上定量胶 液,在帽节与体节套合处封上一条胶液,烘干。
3.整理、打光
• 填充后的硬胶囊剂表面往往粘有少量药物,可用少许液状 石蜡打光。
胶囊剂的装量,g 装量差异限度,%
0.3以下
0.3或0.3以上 ±7.5
±的质量检查

崩解时限:取6粒,若漂浮在液面,可加一块挡板。 硬胶囊剂应30分钟:软胶囊剂应60分钟。如有1粒不能完全崩 解,另取6粒复试。软胶囊剂也可用人工胃液做介质检查。


肠溶胶囊剂:盐酸溶液(9→1000)中2h,不得有裂缝或崩解 现象(胶囊内容物包衣法除外),将吊篮取出用少量水洗涤, 各加入挡板一块,在人工肠液中检查,1h内应完全崩解,如 有1粒不完全崩解,应再取6粒复试。 若内容物为肠溶的肠溶胶囊剂,应做释放度检查。凡规定检 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胶囊不再检查崩解时限。 溶出度 、释放度
33
胶囊剂制剂技术
【问题解决】 1.分析氨咖黄敏胶囊的处方和制法,如何使本品 混合均匀? 2.分析维生素AD胶囊的处方和制法。
34
胶囊剂制剂技术
【问题解决】
1.氨咖黄敏胶囊
处方:对乙酰氨基酚 300g 维生素C 100g 人工牛黄 10g 咖啡因 3g 马来酸氯苯那敏 3g 10%淀粉浆 适量 食用色素 适量 共制成硬胶囊剂 1000粒 制法:…;10%淀粉浆分A、B、C三份,A制成红糊,B制成 黄糊,C不加色素为白糊;对乙酰氨基酚分为三份,一份与 马来酸氯苯那敏混匀后加入红糊,一份与人工牛黄、维生素 C混匀后加入黄糊,一份与咖啡因混匀后加入白糊,分别制 软材,过14目尼龙筛制粒,…;上述三种颗粒混匀后,填 入空胶囊中,即得。 提示:颗粒呈现不同的颜色,可直接观察混合的均匀程度, 使制剂美观。 35
空胶囊的容积(ml)和填充不同密度药物的重量(mg)
空胶 囊号
0 1 2 3 4 5
空胶囊 近似体 积 0.75 0.55 0.40 0.30 0.25 0.15
药物粉末堆密度(g/ml) 0.3 225 165 120 90 75 45 0.5 375 275 200 150 125 75 0.7 525 385 280 210 175 105 0.9 675 495 360 270 225 135 1.1 825 605 440 330 275 165 1.3 975 715 520 390 325 195 1.5 1125 825 600 450 375 225
等电点pH4.7~5.2。
8
胶囊剂制剂技术
(一)空胶囊
空胶囊的附加剂


增塑剂(增加韧性与可塑性):甘油、山梨醇、 CMC-Na等 增稠剂(减少流动性):琼脂等 遮光剂(适用于光敏感性药物):二氧化钛等 着色剂(为了美观和便于识别):食用色素 防腐剂(为了防止霉变):尼泊金脂等
9
胶囊剂制剂技术
14
胶囊剂制剂技术
一、胶囊剂的处方
空 心 胶 囊 规 格 与 体 积 关 系 图
15
胶囊剂制剂技术
一、胶囊剂的处方 (二)硬胶囊剂的内容物 内容 物的 形式
a:粉粒状 b:颗粒或小丸 c:粉粒+片剂 d: 颗粒+胶囊 e:半固体制剂
16
胶囊剂制剂技术
(二)硬胶囊剂的内容物
辅料
• 稀释剂(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氧化镁),吸收 剂、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粉),助流剂(微粉硅 胶)等,用量可通过装填试验确定。 • 选择原则: ①不与主药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②与主药混合后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③遇水后具有一定分散性,不会粘结成团而影响药物的 溶出。
28
胶囊剂制剂技术
(二)软胶囊的制备
明胶 旋转模法工艺流程
增塑剂
纯化水 药物
明胶液
压制成型 药液
干燥
洗丸
干燥与整丸
质量检查
包装与贮存
29
胶囊剂制剂技术
自动旋转轧囊机旋转模压示意图
30
胶囊剂制剂技术
三、胶囊剂的质量检查

外观:整洁,不得有黏结、变形和破碎现象,无异臭。

装量差异: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重,倾出内容物(不得 损坏空心胶囊或胶皮);硬胶囊剂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用具试 净,软胶囊剂用乙醚等易挥发性溶剂洗净,置通风处自然挥 尽溶剂;分别精密称定空心胶囊或胶皮重量,每粒装量与平 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胶囊不得多于两粒,并 不得有一粒超出限度的一倍。
6
胶囊剂制剂技术
一、胶囊剂的处方 (一)空胶囊
硬胶囊壳
囊 体
囊 帽
囊壳组成
明胶、增塑 剂、着色剂
7
胶囊剂制剂技术
一、胶囊剂的处方 (一)空胶囊 原材料的性质与要求 • 明胶:主要成囊材料,由骨、皮水解而制得。 • 由酸水解制得的明胶称为A型明胶,等电点pH7~9;
• 由碱水解制得的明胶称为B型明胶,
17
胶囊剂制剂技术
(二)硬胶囊剂的内容物 不宜制备胶囊剂的药物及介质:
• 易溶性刺激性药物,如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在 胃中溶解形成局部高浓度,对胃粘膜有刺激性。 • 易风化药物,药物风化后释出的水分可使胶囊壁变软。 • 吸湿性药物,夺取囊壁的水分使其干燥变脆,加入少量 惰性油与吸湿性药物混合,可延缓或预防囊壁变脆。 • 水或乙醇为介质的组分,使明胶胶囊壁溶解。
胶囊剂制剂技术
1
胶囊剂制剂技术
教学目标
掌握胶囊剂类型、内容物形式、辅料的选择;
知道药物制成胶囊剂的主要目的;
知道空心胶囊的规格、质量要求和选用方法。 掌握胶囊剂生产工艺;学会硬胶囊剂、软胶囊剂 的制备、装量差异、崩解时限等质量检查,能进 行胶囊剂合格品的判断。 学会典型胶囊剂的处方及工艺分析。
21
胶囊剂制剂技术
二、胶囊剂的制备
胶囊套装器使用: 1.把需灌装的空心胶囊帽体分开, 逐个插入套装器的上模、下模中。 2.把可填充100粒胶囊的粉剂倒 在套装器的下模上晃匀,若粉剂 不能完全填充或填充量不够,用 压力板压压粉末并补足药粉。 3.把套装器上下模具垂直对齐, 按压使胶囊锁合,移去上盖,弹 出胶囊即成。
胶囊剂制剂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