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RCP指南解读ppt课件

ERCP指南解读ppt课件

CT:诊断胆管结石的特异性为84%~100%,敏感性65%~93%;可 作为二线的影像诊断手段,用于超声检查阴性的患者,或需要 进一步了解肝、胆、胰及其周围脏器情况的病例。
消化六科
一、胆总管结石的诊断
MRI/MRCP:断层MRI检查有与CT类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MRCP可更直观清晰地显示胆、胰管的病变,对≥3mm的结石 具有较高的诊断率。MRCP对于ERCP前判断病情、掌握适应 证与禁忌证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ERCP指南》
Contents
1
胆总管结石的诊断
2
病例选择
3
常规操作
4
困难情况的处理
消化六科
一、胆总管结石的诊断
临床表现:典型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会有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 (Charcot三联征),严重者还可有血压下降及神经精神症状 (Reynolds五联征);体检时可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 压痛、反跳痛、或肌紧张,有时可见Murphy征(+);在发作间 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少数患者始终没有明显症状。
患者已确诊胆总管结石,不论有无症状,如无特别禁忌, 原则上应限期处理;可选用ERCP、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等方法进行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单位的技术条件和 操作者的经验综合考虑,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式。 建立多学科讨论机制,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消化六科
二、病例选择
单纯肝外胆管结石且胆囊已经摘除的患者,如无特殊禁忌 一般首先考虑ERCP/EST胆管取石。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可考虑3种方式处理:
16.孕妇:妊娠期间施行ERCP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技术困难,只 有当胆管结石引起胆管炎、胰腺炎等时方考虑ERCP介入;可能 的情况下,尽量将操作推迟到妊娠中期(4~6个月)实施,并 应做好孕妇及胎儿的放射防护与生命体征监护。存在妊娠并发 症的孕妇,如胎盘剥离、胎膜断裂、惊厥或先兆流产等,应视 为禁忌。
消化六科
二、病例选择
胆总管下段存在较长的狭窄,尤其是胰腺段胆管狭窄,即 使行EST或狭窄扩张后仍无法解除狭窄,往往难以清除结石, 且容易结石复发,此类病例不适合ERCP取石。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结石,一般不建议单纯行EST取石。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如果符合重症指标,或伴有胆 管炎或梗阻性黄疸,应尽早(<72h)行紧急ERCP,实施EST 取石或胆管引流,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轻型ABP可先行 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择期采取相应内镜处理。
胆管结石的诊断:有可疑症状/体征的患者,通过一线、二 线检查逐步确立诊断,进而制定治疗方案(图1);怀疑胆 管结石的病例建议采用创伤小且诊断率较高的影像检查,如 MRCP或EUS,不建议实施诊断性ERCP;如条件许可,建议 ERCP前常规接受MRCP检查。
消化六科
消化六科
二、病例选择
ERCP不能作为一线的诊断手段,应尽量避免行单纯诊断性 ERCP;临床怀疑胆管结石、但无任何影像学证据者,应慎 行ERCP;建议ERCP只用于治疗已经确诊的胆总管结石病例, 实施结石的清除或胆管引流。
实验室检查:在发作期患者可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肝功能检查可见异常,如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 酶及血清转氨酶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有重症胆管炎的患者, 电解质及肾功能指标可能异常;在静止期各项指标可以正常。
消化六科
一、胆总管结石的诊断
腹部超声:可显示肝内外胆管及胆囊的病变情况,是ERCP前不 可缺少的一线影像诊断手段;但经腹壁超声检查往往不能清晰 显示胆总管下段,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假阴性率在30%以上,容 易将胆管内气体误诊为结石,同时不能提示胆管下段是否存在 狭窄,因此仅有超声检查结果尚不足以决定是否应该实施ERCP 治疗,建议进一步接受其巨大或数量较多、取石困难者,或技术设备条件有 限、无法清除结石者,应慎行EST;如有手术禁忌可考虑行胆 管引流(内镜或放射介入方式)。
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行ERCP时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应慎行。
胃肠重建术后:毕Ⅱ式胃切除患者行ERCP有较大的难度及风险, 建议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操作;胃肠Roux-en-Y吻合、胰十 二指肠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管已横断)等手术 的病例,虽然有少数应用气囊型小肠镜成功实施ERCP的报道, 但技术上极为困难,原则上首先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消化六科
二、病例选择
小儿:小儿不是ERCP的禁忌,但应严格掌握指征。不能配合的 小儿应在麻醉下实施。建议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操作。一般 超过3岁的儿童可采用成人十二指肠镜操作,也可选用小儿专 用内镜,但配套的器械有限。尽管年轻患者行EST总体是安全 的,但条件许可时,应尽量保留或部分保留括约肌功能,并应 做好放射防护与生命体征监测。
①ERCP胆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 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胆管探查手术 ③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手术。 可视患者及治疗单位的具体情况决定。 胆总管结石患者,如胆囊仍在位且无结石、胆囊功能基本 正常者,应尽量采用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的方式处理。
消化六科
二、病例选择
胆总管结石,患者有T型管在位时,原则上首先考虑经T管窦道 应用胆道镜取石。
超声内镜: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为84%~100%,特异 性为96%~100%,有与诊断性ERCP类似,其对胆管内微小结 石诊断准确率较高,且相对安全,适合于尚未明确诊断的 患者。
消化六科
一、胆总管结石的诊断
ERCP:诊断胆管结石敏感性在79%~100%,特异性87%~100%, 由于ERCP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患者往往需要住院,费 用较高,还需承担操作失败及并发症的风险,因而原则上不 建议实施单纯诊断性ERCP。
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不适ERCP的禁忌证,应在积极支持治 疗的基础上尽早内镜介入;可行EST取石,也可先留置鼻胆管 或支架进行胆道减压引流,待病情稳定后再作进一步处理。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原则上不是ERCP适应证。肝内胆管多个 分支内存在大量结石,尤其是合并肝管狭窄者,ERCP常无法解 除肝管狭窄及完全清除结石,一般不宜行EST。肝内外胆管结 石,如果肝内结石无法清除,应慎行EST取石,除非肝外胆管 结石已造成胆管梗阻/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