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调研报告按照烈山区委、区人大的工作安排,烈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人大代表与区文旅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以及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缪瑾副主任带队,于2021年5月23日对三镇景区景点进行实地检查,了解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讨论下一步全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如何推进,如何达到国家验收标准,提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自2021年11月淮北市烈山区被列入第二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以来,通过规划整合、景区建设、市场规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措施,该区域的旅游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本文就烈山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调研,了解如下: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概况。

位于淮北市南部的烈山区,总面积为388平方公里,人口为38万。

区内有烈山、宋疃、古饶3镇,杨庄、临海童子、百善、任楼4个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

烈山是淮北市城市东进南扩的重点展区,同时烈山还是中国土地复垦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开放性农业示范区、国家经济林产业百强县(区)、全国六大石榴基地(塔山石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中国软籽石榴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和中国生态旅游名区,是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

烈山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传说烈山是炎帝烈山氏的诞生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山孜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寺、华家湖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址、赵集二级扬水站3处;2021年又新增了烈山窑、赵氏宗祠和榴园村明清石榴园及乡土建筑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戚墓、许由墓、捻寨遗址等市级文保单位共16处;同时,烈山窑和草庙孜正在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星级景区:四季榴园、南湖公园、国家3A级景区:七彩山景区、五彩山景区、龙脊山自然风景区、华家湖、回龙山、十里长山等文化旅游景区正在改建和规划中。

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建立创建机构,明确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任务;为了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烈山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烈山区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并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支柱产业,引导全区产业转型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打造具有特色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投资100多万元,高标准地编制了、,在全区规划了四季榴园、南湖公园、龙脊山、化家湖、回龙山、十里长山等六个全域旅游重点景区,突出建设重点,以点带面,示范带动。

制定烈山区石榴特色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第二批精品民宿和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建设。

成为国家AAA七彩和村景。

完善管理体制,提升全域旅游服务水平;四是建立烈山区旅游警察和旅游景点巡回法庭,成立由公安、旅游、环境、市场(工商、物价)、食药等部门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将包括国有资产在内的景点游客中心债权债务移交给盛大投资公司。

推进旅游+ ,实现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标。

第一,旅游+体育文化。

以化家湖景区连续举办六届环湖自行车赛、环化家湖山地自行车越野赛、2021年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淮北站榴园)暨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为载体,以淮北市太极拳展示会、秦楼桃花节、七彩和村梨花节、最美桃花面摄影大赛、最美石榴仙子摄影大赛、李政恩篆刻书画展等节庆及赛事活动为载体,打造文化体育旅游的各类活动,形成持久持久、内容丰富、品牌影响大的旅游产品。

第二,旅游+风景。

以烈山水源、农耕文化这一优势为依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四季如春的榴园景区修建了环形观景路,形成了烈山特色的一带一路旅游景观。

中湖公园、泉山公园、化家湖、龙脊山、回龙山、十里长山等旅游景点规划建设。

第三,旅游+运输。

六横六纵公路,是全区旅游路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烈山各景区有机连接,实现点、线、面相结合,节省游人路程时间,延长游人休闲时间;开通了105、109、116、126路等旅游线路,淮北-榴园旅游专线直通车。

第四,旅游+保健。

以烈山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山水资源为依托,打造榴园精品民宿、塔山生态农庄、果老生态山庄,培育龙脊山地鸡场、果老山庄、黑山羊、小香猪、蒸时令野菜等十大品牌养生食品;开发研制石榴酒、石榴汁、石榴茶等突出地方特色的健康保健食品。

第五,观光+小镇。

以集镇建设为依托,建设石榴特色小镇、苹果小镇、大枣小镇等,以旅游业为支撑,带动当地城市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实现城镇产业调整,民生改善,形象提升的目标。

第六,旅游+产业。

利用工业遗产,变废为宝,依托老矿场改造,烈山区将成为矿山餐饮、矿山体验的矿场,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工业旅游,如国家矿藏博物馆、酒器展览馆、纺织体验馆等已形成。

当前,正在策划设计中的井下餐饮、矿工体验煤矿,以及北面从朔西湖公园南向南湖公园的观光小火车。

以旅游+商品,创新开发具有烈山特色的中国结、泥塑、剪纸、根雕、奇石等文化旅游产品,逐步形成地方旅游产业,提高地方旅游收入。

在当地形成了规模特色的塔山石榴系列产品、和村苹果、黄营灵枣、秦楼蜜桃、赵集水果和蔬菜等,其中塔山石榴、和村苹果、黄营灵枣被列为国家地理保护产品。

安徽省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2021年,金榴园石榴饮料荣获银奖。

抓好项目建设,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品位。

四大名园围绕四季榴园提升改造,新建高档民宿和四大名园纪念馆,继续推进石榴特色小镇、赵瓦房画家村、塔山二期精品民宿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季榴园、龙脊山景区提升改造,规划建设泉山公园、化家湖等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七彩山景区、秦楼桃花源3A景区,加快十里长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和草庙孜等红色文化产业,极大地提升了示范区的品位。

发展乡村旅游,辐射全域旅游示范区范围。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全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旅游收入达数亿元,通过发展万亩石榴园、万亩苹果园、千亩灵枣园、金泰莱农业生态园等特色农业基地,以农家乐特色餐饮、农耕文化体验、拓展训练等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载体,发挥引领作用,扩大增收渠道。

2021年,先后申报创建国家3A七彩和村风景名胜区和秦楼金泰莱生态园风景名胜区,挖掘赵集民俗文化,建设赵集民俗馆,发掘烈山窑遗址和草庙圩孜淮海战役华野指挥部旧址两大文物古迹,投入百万余元进行发掘、抢修、保护和开发利用,目前正在申报的国保单位正在积极努力地进行旅游景点和红色文化旅游基地的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夯实旅游基础,保障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实施。

围绕着旅游标识数量充足,旅游宣传面广,旅游服务优质高效,市民参与彰显魅力,旅游监管措施得力五大目标,烈山区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完成沱河东路、兴湖路、卧牛路、梧桐大道等旅游线路。

雷河体育公园免费开放,投资320万元;投资200万元,建设赵集村、和村两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全民健身广场;投资470多万元,免费开放烈山区全民健身中心,投资150万元,已完成四季榴园广场项目。

在过去的两年中,在交通要道上设置了100多处标志标牌,在旅游示范村、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次中心等处新建旅游厕所8个,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

通过微信、关注、邮折、明信片、宣传折页、导览图、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加强了旅游信息的在线、离线宣传和查询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游客游览。

丰富旅游活动,扩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影响力。

通过持续开展旅游文化活动,烈山区不断扩大全域旅游示范区影响力,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创新举办了今世桃花缘,缤纷古饶游、花海果香,七彩和村梨花旅游节、导游词比赛、烈山山水一日游等活动,加大了烈山旅游宣传力度,提高了我市及周边地区的知名度。

烈山区全域旅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未设立旅游开发专项资金,未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招商引资中的文化旅游项目没有落地。

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评估标准差距较大。

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健全。

旅游业监管和经营主体不明,由政府和文旅部门直接管理,大包大揽,专业旅游经营公司匮乏。

创建全域旅游的主要单位是区政府各部门和镇办村居,但政府各部门的主体责任不够明确,积极性不高,沟通协调不够,各自的职责不能落到实处,文化旅游部门的单独协调力度不够。

第五,公共交通严重不足。

仅淮北至榴园一线旅游专线,全区三镇一办与景区之间没有环线巴士,更无旅游专线巴士,游客到景区景点出行不便。

各景区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严重不足。

由于基层干部对旅游产品依赖程度高,旅游商品缺乏创新开发,一村一品没有发展目标。

土地性质和属性是全域旅游发展的瓶颈,全域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缺失,尤其是支持农业生态园和农家乐建设的用地政策不明,红线和绿灯不分,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本文从旅行(停车)、住宿、餐饮、旅游、娱乐、购物等六大要素入手,分析了制约全域旅游创建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诸多因素和瓶颈制约,并提出了以下六点建议:一、出行问题。

通景公路标识标牌缺乏,景区道路狭窄拥堵,停车场不足使用,而且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如进入四季榴园景区塔山路较窄,节假日出行堵塞,旅游大巴车很难通行,公交车不通,影响市民游客休闲观光旅游。

同时,旅游景区服务中心、景点咨询站等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景区介绍和旅游线路宣传不明,缺乏导游全景图,没有导游和志愿者引导,游客旅行大都靠自己摸索线路。

如四季榴园景区,按国家AAAA标准要求仍不完善,龙脊山更是缺乏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

二、民宿旅社缺乏,游客没有住宿歇息的地方。

所有游客旅行,都是游游购购就回去了,甚至连餐饮都不在景区内。

自驾游就走了。

三、餐饮饭店缺少,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如四季榴园石榴博物馆周边没有饭店、小吃、住宿、农家乐,游客只是游览博物馆后就匆匆离开了。

小刘庄没人去,赵庄、宋庄饭店、住宿寥寥无几,包括和村、黄营、赵集、秦楼等乡村旅游,留不住游客在景区吃住。

四、缺乏游乐设施和其他服务项目,没有如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区别于外地的特色旅游。

由于我们自然山水比不过江南,文化古迹建筑比不过古都名胜,仅有一些自然风光,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五、文化娱乐、趣味活动、民俗特色一一缺乏,游而不乐,乐不起来。

六、旅游商品特别是土特产单一,缺乏购物广场。

小摊商贩沿路乱摆,存在脏、乱、差现象。

四、烈山区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方法与对策1、完善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在各个景区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在主要景点设置旅游咨询站点,通景公路标识标牌清晰,加宽榴园塔山路,增加旅游专线车次,开通淮北至榴园、榴园至和村、至黄营、至古饶、至秦楼、至赵集、至淮北开发区、至烈山工人村等循环公交车或旅游专线,方便市民休闲观光旅游。

2、出台旅游产品项目奖励政策,鼓励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包括农家乐生态园、自采园、民宿、餐饮、养生、工艺品制作、文化娱乐、旅游商品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