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误用之褒贬失当谦敬错位语意重复》课件 (共37张)

《成语误用之褒贬失当谦敬错位语意重复》课件 (共37张)

5.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 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使用正确。
6.下列各句中红色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7. 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 贺将有官可做了。
8. 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方法一、探本求源
1. 成语的来源众多,可以是神话寓言、历史故事, 也可以是诗文语句、口头熟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 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从而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 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 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错误
3.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 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在 此处谦敬错位。 4.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谦辞,不合理的请求。使用错误。
2.对于一些出自诗文语句的成语,我们可以通过了 解它们的上下文句,更好地了解语意语境,从而掌 握它们的感情色彩。
例2.(2010年全国卷Ⅰ)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 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环保生活。尤为 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 无后乎。’ 。” “俑”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 俑人。“始作俑者”指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 件坏事的人。这是一个贬义成语,句中用来称赞新来的 局长不合适。
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3.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
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4.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5.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 6.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7.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 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请判断下列成语的感情色彩:
①胸无城府 ②始作俑者 ③无所不为 ④叹为观止 ⑤凤毛麟角
⑥冠冕堂皇 ⑦不可思议 ⑧半斤八两 ⑨一唱一和 ⑩蔚然成风
答 案 : 1221123221
①胸无城府(褒) ②始作俑者(贬) ③无所不为(贬) ④叹为观止(褒) ⑤凤毛麟角(褒)
⑥冠冕堂皇(贬) ⑦不可思议(中) ⑧半斤八两(贬) ⑨一唱一和(贬) ⑩蔚然成风(褒)
3.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 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贬义词,与“罄竹难 书”同近义。使用错误,应改为“数不胜数“。
4.自2014年6月起,经过三个月的改造,车城花园 彻底改头换面。如今,小区活动广场内篮球场、健 身器材、桌椅等一应俱全。
“改头换面”含贬义。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 这里是形容车城花园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可将 “彻底改头换面”改为“焕然一新”或“面目一新”。
1.能言善辩: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褒义词) 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花言巧语,善于狡辩,(贬义词)
2.小心谨慎: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谨小慎微: 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3.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 处心积虑:指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亦形容用尽心思
例3.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 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 日可待。(2011新课标卷)
“指日可待”出自清代钱彩的《说岳全传》“是以我主上 神佑,泥马渡江,正位金陵,用贤任能,中兴指日可待” 一句。“指日”,可以指出日期;“待”,期待。所以 “指日可待”是指(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多用 在主观希望发生的事情上,具有褒义色彩,不可用来表示 “全球性大灾难”即将来临之意。与“指日可待”语意、 感情色彩相似的成语还有计日可待、计日程功、为期不远、 企足而待等。
地谋划。
4.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
细心周到。
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5.坚贞不屈 与顽固不化 6.足智多谋与诡计多端 7.东山再起与卷土重来
注意
一、感情色彩发生转化的成语 成语感情色彩的转化,包括褒义、贬义与中性三者之间任 何两种色彩的转化。在各种转化中,褒义、中性色彩向贬 义色彩转化的类型占多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贬义词:
1. 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 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多含贬义,不能用在好的方面。
2. 始作俑者:比喻恶劣坏风气的创造者。 3.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4. 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
化人或参加文化活动。 5. 好为人师:指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6. 亦步亦趋:指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
试一试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 个表现出色,他们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 印象。(2012年山东卷)
“巧舌如簧”语出《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 矣”,舌头灵巧,能发出像簧片一样动听的乐音,(这些 人)脸皮可真是厚啊!通过下文“颜之厚矣”,我们可以清 楚地感受到文中对“巧舌如簧”这类能言会道、善于狡辩 的人的鄙夷情感,因此例句中“巧舌如簧”的使用是错误 的,感情色彩不合语境。
也比喻办事圆滑。
(贬义词)
2.粉墨登场
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中性词)
今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
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之意)。
(贬义词)
小试牛刀
指出下列成语用法正误,并说明原因。
1.干部队伍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 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
2.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 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 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趋:奔赴。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 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
1.明目张胆: 原来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 现在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
2.明哲保身: 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 现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 否的处世态度。
3.大吹大擂: 原指热热闹闹地奏乐。 现用来比喻大肆宣扬。
4.呆若木鸡: 原指斗鸡的最高境界。 现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常见的谦辞
1. 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 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2. 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 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 的客气话)。
3. 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 师门。
4. 德薄才疏:薄:浅;疏:少。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一次,刘嘉玲到澳门出席钻石展活动, 当记者问她对澳门的感想时,她回答:“最 近澳门已经面目全非,我觉得好漂亮,很像 美国的拉斯维加斯。”
聪明的你知道刘嘉玲哪个词用错了,应 该怎么改吗?
面目全非: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 成样子,含贬义。应改为“焕然一新”
成语误用之——
褒贬失当 谦敬错位 语意地公安机关限期破案,公安机关倾巢出动,
设卡排查,当夜就抓获小偷,钱包如数追回。
D.这种难得律己、好为人师的德性十分不好,既容易开罪于人,
又学不到任何东西。
比喻全部出动,多用于贬义。
谓不谦虚,不知求教而喜欢以教导者自居。
四、谦敬错位
谦敬成语的使用要做到谦己敬人,得体合度。 敬辞用于对方,谦辞用于己方。
5.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6. 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提到一个,漏掉上万。 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7. 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8. 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提到一个, 漏掉上万。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 多,很不完备。
9.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 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褒义词:
愚公移山 目无全牛 学而不厌
知识卡片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洛阳纸贵
完璧归赵 闻鸡起舞 舍生取义
鞠躬尽瘁 凿壁偷光 老骥伏枥
贬义词:
刻舟求剑 纸上谈兵 始作俑者
守株待兔 指鹿为马 巧舌如簧
滥竽充数 弹冠相庆 叶公好龙
黔驴技穷 风声鹤唳 兔死狗烹
方法二、对比记忆
(适合具有相似含义不同感情色彩的成语)
把握成语含义,牢记其感情色彩
褒义词:
1. 叹为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 2.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3.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4. 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5. 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6.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7. 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多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8.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3. 在成语积累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成语上 下文所形成的语言环境来了解成语的感情色彩, 杜绝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例如: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论语》中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孟子》中的“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曹操《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 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名句,来掌握“学而不 厌”“诲人不倦”“舍生取义”“老骥伏枥”等成语的感 情色彩。
例1.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 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2011年全国卷I) 出自《晋书 谢安传》。据记载,谢安早年辞官隐居于会 稽东山,多次拒绝朝廷任命,年逾四十才复出做官,“累 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所以“东山 再起”原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现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 复地位,是个褒义的成语,在例句中的使用不合语境,应 改为“死灰复燃”(多指坏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