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氏爱鸟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
武阳君1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
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2可俯而窥也。
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
此无他,不忮3之诚,信于异类也。
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
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
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选自苏轼《东坡杂记》)【注释】 1 .武阳君:苏轼的母亲。
2. 鷇:初生的小鸟。
3. 忮:凶狠。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1)信.于异类也()(2)去.人太远()2、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4、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2分)5.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2分)二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大祖喜曰:“此言甚善。
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
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
”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此言甚善.()(2)信.能尽忠于我也()2、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
(用原文词语回答)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是怎样的?三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
②任:承担责任。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至有忘其为.长吏者()或.阻之()2、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3.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4、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四义犬(浙江嘉兴)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
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
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
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
候关出城,细审未途。
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
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扫,清理。
橐,钱袋。
④冲衢:交通要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既走,则又从之(2)犬始奔去(3)返客疾驰(4)金亡其半2、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4.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五、与诸弟书(节选)清·曾国藩诸位贤弟足下:诸弟在家读书,不审①每日如何用功。
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
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②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
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③,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
注释】①审:清楚,明白。
②洎(jì):至,到。
③骤几:很快成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未尝.一日间断尝.贻余核舟一C.虽.行船走路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不敢以一得.自足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4.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六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
年十九,举进士。
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
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
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
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
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
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①每期会.赋役()②事决乃.退()2、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准方进取,可欺君邪?4.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七(山东淄博)曹操之子冲早慧①,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
太祖②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③,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
谬④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此妄言⑤耳,毋自苦⑥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被啮,况鞍县柱乎?”遂不问。
(选自《三国志·魏书》)【注释】①慧:聪明,有才智。
②太祖:指曹操。
③啮:咬。
④谬(miù):假装。
⑤妄言:瞎说,乱说。
⑥自苦:自寻烦恼,自讨苦吃。
⑦县:通“悬”。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为.鼠所啮为②库吏以啮鞍闻.闻(2)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儿衣在侧,尚被啮,况鞍县柱乎?“以刀穿衣”的故事表现了少年曹冲什么样的性格?请再举一个古代少年早慧的事例。
八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然.杭人游湖烨然.若神人B.多于堤畔之.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C.与杏桃相.次开发惠子相.梁D.石篑数.为余言扶苏以数.谏故2、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3、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4分)①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译文: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4.本文原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通篇却在写花写人,有何作用?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九鸣机夜课图记[清]蒋士铨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①数句。
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②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
既识,即拆去。
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
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③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
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
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②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
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
④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抱铨坐膝上教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B.旋复持儿而.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C.儿怠,则.少加夏楚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D.解衣以.胸温儿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2、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3、翻译下列句子。
(2分)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4.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十择鹑【明】宋濂楚多鹑,善格如胶,弗之解。
大夫黎嗜之,偶使韩,遂挟以行。
左右言于韩君,君说之。
令国中罗①鹑与格,皆不胜。
君以韩无鹑,愧之。
无钩大夫曰:“夫鹑,海内所有也,而韩独无乎?然而能格与否,在所择焉尔。
今衣褐而斑文,鹑也;翁②鳞而尾隹③,鹑也;刀啄而剑距④,鹑也。
鹑则鹑矣,求能格者几何?虽然,此不足.道也。
国中圆冠方履尧行舜趋者皆士也能与君排难解纷者复几何?能否在君,不在物也。
”君说。
择善鹑与黎格,卒.大胜。
韩因此而得择士之法。
君子曰:“古语有云:‘羊质而虎皮,见草悦,见豺战.。
’士鲜不类之。
然岂无真虎哉?亦患人君不能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