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习电路综合分析问题复习讲义汇总

复习电路综合分析问题复习讲义汇总

专题七:电路综合分析问题高考要求:1、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Ⅱ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Ⅰ3、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Ⅰ4、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Ⅱ5、电功和电功率,串联,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Ⅱ6、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Ⅱ7、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Ⅱ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多是通过对电路的分析计算、对电压、电流、电阻等物理量的测量,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电磁感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以其覆盖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思维含量高,充分体现考生能力和素质等特点,成为历届高考命题的热点。

但近年采用综合考试后,试卷难度有所下降,因此要更加关注有关基本概念的题、定性分析现象的题和联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的题。

知识整合:(1)电路的简化:对于一个复杂的电路,画出等效电路图,是一项基本功,也是电路分析和计算的基础。

(2)动态直流电路的分析:电路中某些元件(如滑线变阻器的阻值)的变化,会引起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解决这类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在近几年高考中已多次出现。

(3)非纯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非纯电阻电路是指电路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装置,这些装置的共同特点是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这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冷点,但有可能成为今年高考的热点。

(4)稳态、动态阻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此类问题往往较难,但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几乎是年年必考。

(5)故障电路的分析与判断。

由于此类问题能够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可能成为近几年考查重点。

(6)非线性电路的分析与求解。

非线性电路包括含二极管电路和白炽电灯电路,由于这类元件的伏安特性不再是线性的,所以求解这类问题难度更大。

近几年已成为高考的热点。

互动课堂:图18=0.3 Ω、质量m=0.1 kg的金垂直跨搁在位于水平面上的两条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上,两导,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导轨左端接有图23专题七参考答案例1、分析与解:可以求得电灯A 的电阻R A =10Ω,电灯B 的电阻R B =3.2Ω,因为ab B A R R R +〉,所以,当滑动触头由a 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总电阻一直减小。

即B 选项正确。

例2、分析与解:此类问题的常规解法是逐个分析进行判断。

若R 1断路→R 总变大→I 总变小→U 端变大→I 2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U 端变大,I 4变大→U 4变大,所以选项A 正确。

若R 2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则B 错 若R 3断路,电压表示数为零,则C 错若R 4断路→R 总变大→I 总变小→U 端变大,即电流表和R 2串联后两端电压变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大;R 4断路后,则电压表的内阻大,所以R 3所在支路近似断路,则电压表示数此时也变大,即D 正确。

所以答案AD 。

例3、分析与解:由上述结论可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 端移向b 端的过程中,图9所示电路的外电阻逐渐减小,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源的电流I 逐渐增大,路端电压Ir E U -=逐渐减小,加在电容器C 上的电压逐渐减小,C 为固定电容器,其所带电量逐渐减少,所以只有选项B 正确。

例4、分析与解:(1)可变电阻R 0上消耗的热功率: 400)100(2520020+-==R R R I P 01000=Ω-∴R 时,P 0最大,其最大值:W W P 16140025==大 (2)当电流最小时,电阻r 和R 消耗的热功率最小,此时R 0应调到最大400Ω,内阻r 和固定电阻R 上消耗的最小热功率之和为 W r R rR R EP 01.0)()(20=+++=小本题关键:写出P 0、P 小表达式,进行数学变换。

一定要养成先写表达式,再求极值的良好解题习惯,否则就容易出错例5、分析与解::正确答案是C ,由它们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可判出:R 1=R 2<R 3=R 4,即R 4>R 1>R 23并 ,∴P 4>P 1>(P 2+P 3)(串联电路P ∝R,而P 3<P 2(并联电路P ∝1/R),∴L 3灯最暗(功率最小)例6、分析与解:根据题给条件,首先判定不能选用欧姆挡,因为使用欧姆挡时,被测元件必须与外电路断开。

先考虑电压挡,将黑表笔接在b 端,如果指针偏转,说明R 1与电源连接的导线断了,此时所测的数据应是电源的电动势6V 。

基于这一点,C 不能选,否则会烧毁万用表;如果指针不偏转,说明R 1与电源连接的导线是好的,而R 1与R 2之间导线和R 2与电源间导线其中之一是坏的,再把黑表笔接c 点,如果指针偏转,说明R 1与R 2之间导线是断的,否则说明R 2与电源间导线是断的,A 项正确。

再考虑电流表,如果黑表笔接在b 端,指针偏转有示数则说明R 1与电源连接的导线是断的,此时指示数I=E/(R 1+R 2)=0.4A,没有超过量程;如果指针不偏转,说明R 1与电源间连接的导线是好的,而R 1与R 2之间导线和R 2与电源间导线其中之一是坏的,再把黑表笔接c 点,如果指针偏转,说明R 1与R 2之间导线是断的,此时示数I=E/R 2=1.2A,超过电流表量程,故B 不能选。

例7、分析与解:○1先将电路简化,R 1与r 看成一个等效内阻r ,=R 1+r,则由V 1和A 1的两组数据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ε;由A 2和V 1的数据可求出电阻R 3;由V 2和A 1、A 2的数据可求出R 2。

○2当发现两电压表的示数相同时,但又不为零,说明V 2的示数也是路端电压,即外电路的电压全降在电阻R 2上,由此可推断R p 两端电压为零,这样故障的原因可能有两个,若假设R 2是完好的,则R p 一定短路;若假设R P 是完好的,则R 2一定断路。

例8、分析与解:在图28的物理过程中,电源工作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电能输入电路,电流通过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输出,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 g Vt Rt I EIt +=2解得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92Ω.例9、分析与解:当电路稳定后,没有电流通过电阻R ,但当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量减小而电容器电压不变,所以电容器所带电量会不断减小,即电容放电形成放电电流,BC 二选项正确。

例10、分析与解:当K 1、K 2都断开时,给电容器A 、B 充得的电量分别为:C U C Q MN A A 4105.1-⨯==,上极板带正电;而C U C Q O P B B 4105.0-⨯==,且上极板带负电。

当K 1、K 2都接通后,设M 点的电势比N 点高U ,则据电荷守恒定律可得:C Q Q U C U C B A B A 4101-⨯=-=+所以U=2.5V.例11、分析与解:要使油滴上升,必须使向上的电场力增大,因油滴的带电量是不变的,故只有增大场强E ,又因E=U/d ,而d 不变,故只有增大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 ,即增大R 3或减小R 2。

即CD 选项正确。

例12、分析与解:如图30所示,选(0,220V )为另一坐标系的原点,原U 轴的相反方向为另一坐标系的电压轴正方向,另一坐标系的电流轴正方向与原坐标系相同。

把B 灯的伏安特性曲线反过来画,得到在另一坐标系中B 灯的伏安特性曲线B ,。

B ,与A两条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为P ,由P 点的坐标可知两灯中的电流强度均为I=0.25A,两灯的电压分别为:U A =150V,U B =70V. 根据电功率的定义式可知两灯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 : P A =IU A =37.5W, P B =IU B =17.5W.例13、分析与解:(1)由于三个电灯完全相同中,所以每个电灯两端的电压U L =12/3V=4V 。

在图33中画出U=4V 的直线,得到和曲线的交点坐标为(4V ,0.4A),所以流过电灯的电流为0.4A ,此时每个电灯的电阻值为Ω==10LLI U R 。

(2)设此时电灯两端的电压为U ,流过每个电灯的电流为I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2IR 0+U ,代入数据得U=8-20I.在图31上画出此直线,得到如图33所示的图象,可求得到直线和曲线的交点坐标为(2V ,0.3A),即流过电灯的电流为0.3A,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强度为0.6A,此时电灯的电阻为Ω==7.6LLI U R 。

例14.电感线圈;电容器 例15、0.5A 方向向左例16、分析与解:设三个完全相同的电压表的电阻均为R ,的电流分别为I 1、I 2、I 3,而由并联电 123,所以有R U 1 =R U 2+RU 3,即有 U 1=U 2+U 310V所以,U 2=U 1-U 3=3V 。

例17、证明:当电流表电阻值R A 小到可以忽略时,上述结论显然成立;当R A 不可忽略时,用电流表测量哪一个电阻的电流时,就等于给这一电阻串联了一个电阻R A ,使得电流表所测的电流是串联R A 后的电流。

因此,当电流表与R 1串联后,电路变成电阻(R 1+R A )与R 2并联,故有:I R R R R I A ++=2121,同理I R R R R I A ++=2112, 从而有1221R RI I =例18、解析:(1)棒滑过圆环直径OO ′ 的瞬时,MN 中的电动势E 1=B 2a v =0.2×0.8×5=0.8V ① 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流过灯L 1的电流 I 1=E 1/R =0.8/2=0.4A ②(2)撤去中间的金属棒MN ,将右面的半圆环OL 2O ′ 以OO ′ 为轴向上翻转90º,半圆环OL 1O ′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相当于电源,灯L 2为外电路,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感应电动势E 2=ΔФ/Δt =0.5×πa 2×ΔB /Δt =0.32V ③ L 1的功率P 1=(E 2/2)2/R =1.28×102W 例19、解:(1)电压表满偏。

若电流表满偏,则I =3A ,U =IR =1.5V ,大于电压表量程(2)由功能关系Fv =I 2(R +r )而I =U /R ,所以vR r R U F 22)(+= 代入数据得F =1.6 N(3)由动量定理得t IBL v m ∆=∆ 两边求和得 +∆+∆=+∆+∆221121t IBL t IBL v m v m 即IBq mv =由电磁感应定律E =BLv E = I (R +r )解得)(2r R I mv q +=代入数据得q =0.25 C 例20、解题方法与技巧:(1)每半根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 1=Bl v =21Bl 2ω=21×0.4×103×(0.5)2 V =50 V . (2)两根棒一起转动时,每半根棒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从边缘指向中心),相当于四个电动势和内阻相同的电池并联,得总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为E =E 1=50 V ,r =2141⨯R 0=0.1 Ω 当电键S 断开时,外电路开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动势,为50 V .当电键S ′接通时,全电路总电阻为 R ′=r +R =(0.1+3.9)Ω=4Ω.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电流强度(即电流表示数)为 I =450='+R r E A=12.5 A.此时电压表示数即路端电压为U =E -Ir =50-12.5×0.1 V =48.75 V (电压表示数) 或U =IR =12.5×3.9 V =48.75 V.例21、命题意图:以变压器动态问题为背景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错解分析:部分考生对变压器工作原理理解不深刻,辨不清原副线圈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理不明各量间"谁制约谁"的制约关系;导致错选.解析:K 由a 合到b 时,n 1减小,由U 1/U 2=n 1/n 2,可知U 2增大,P 2=U 22/R 随之增大,而P 1=P 2,又P 1=I 1U 1,从而I 1增大,A 正确;K 由b 合到a 时,与上述情况相反,P 2将减小,B 正确;P 上滑时,R 增大,P 2=U 22/R 减小,又P 1=P 2,P 1=I 1U 1,从而I 1减小,C 错误;U 1增大,由U 1/U 2=n 1/n 2可知,U 2增大,I 2=U 2/R 随之增大,由I 1/I 2=n 2/n 1可知I 1也增大,D 正确.故选项A 、B 、D 正确.例22、解;⑴由于输送功率为P =500kW ,一昼夜输送电能E =Pt =12000度,终点得到的电能E /=7200度,因此效率η=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