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复习思考题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9)答:1.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为师之道。
2.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将做教师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个体品质,然后通过自己教书育人的德行表现达到既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人格品质和提升人生境界等精神需要的主体性追求,即为师之德。
二、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30—33)答:1.目的的双重性; 2.对象的特殊性; 3.手段的示范性;4. 过程的复杂性;5.内容的丰富性;6.效果的滞后性。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34—36)答:1.道德人格的高尚性; 2.道德目的的明确性; 3.道德行为的示范性;4.道德内容的全面性;5.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39 —41)答:1.完善个体人格,培养职业品质; 2.发挥评价功能,形成积极导向;3.树立人格榜样,增强育人效果;4.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
五、高校学术不端的主要表现(146—148)答:1.论文及著作在撰写、发表或出版中的不端行为;2.学术资源在分配中的不端行为;3.学术成果在申报、鉴定、评奖过程中的不端行为;4.职称评定过程中的不端行为;5.学术批评和学术惩罚中的不端行为。
六、高校学术不端的社会调控措施(153—155)答:1.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2.加强道德自律; 3.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4.强化对学术活动的监督约束;5.严厉惩戒处罚措施。
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阶段(190—193)答:1.教师职业道德遵守的他律阶段,特点:受道德义务感支配具有被动性;2.教师职业道德遵守形成自觉意识阶段,特点:受道德良心所支配具有脆弱性;3.教师职业道德理想确立阶段,特点:受坚定的道德信念所支配具有恒常性;4.教师职业道德品质“自由境界”的获得阶段,特点:受道德习惯支配具有自由性。
八、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222—225)答:1.慎独修身、保持操守; 2.内省自讼、改之为贵; 3.防微杜渐、积善成德;4.虚心学习、相互切磋;5.勇于实践,不断磨炼。
九、我国高校教师应遵循哪些职业道德规范?目前我国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
答:(一)我国高校教师应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如下:(6大点)1.爱国守法。
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
③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2.敬业爱生。
①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
②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③终身学习,刻苦钻研。
④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⑤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3.教书育人。
①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②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理念)。
③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
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④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
4.严谨治学。
①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
②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
③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
④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
⑤诚实守信,力戒浮躁。
⑥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5.服务社会①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
②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
③热心公益,服务大众。
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
④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6.为人师表①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②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③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④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
⑤言行雅正,举止文明。
⑥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
⑦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二)目前我国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对策。
1.高校教师在爱国守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对策(1)问题:①言论出格。
②不遵规守纪。
③打骂侮辱学生。
④侵犯受教育权等。
(2)教师方面的原因:①认识不到位。
对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教师的角色理解不到位;对师生关系认识不到位。
②法律知识不足。
③综合素质欠缺。
(3)爱国守法素质的培养:①加强学习。
②严格要求。
③经常反省。
④遇事冷静。
2.高校教师在敬业爱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培养改进对策(1)问题:敬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敬得不够①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职业理想定位较低,职业信念不够坚定。
②个别的老师过分强调经济利益,以利益多少决定从业的态度。
爱生方面存在的问题:①爱生意识淡薄。
②爱法不当。
③爱得不深。
(2)原因:敬业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①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价值认识不到位②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学生利用之间的关系爱生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教师方面):①认识不够。
②修养不够。
(3)敬业爱生精神的培养:①重新认识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增强责任感。
②严格要求,提高境界。
③充分认识热爱学生的重要性。
④掌握交流沟通的技巧,多沟通多理解多包容多劝解。
3.当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改进对策(1)问题:①教书不到位。
②育人不到位。
(2)原因:①教育理念滞后。
②责任意识淡薄。
③教育智慧缺乏。
(3)改善对策:①正确理解教师的任务,增强育人意识和能力。
②加强学习与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智慧。
4.当前教师在严谨治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改进对策(1)问题:①探究与创新精神缺乏。
②学术造假与腐败严重。
③合作意识淡薄。
(2)原因:①认识不足。
②要求不高。
(3)严谨治学的培养:①提高认识。
②勇于钻研。
③把握机会。
④严格要求。
5.当前教师在服务社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改进对策:(1)问题:①见利忘义,不讲诚信②不讲公平竞争与效率③奉献精神缺失。
(2)原因:①认识不足②要求不高③综合素质欠缺(3)改进对策:①加强修养②注意细节③提高教学技能和业务素质6. 当前教师在为人师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改进对策:(1)问题:①仪表不整、语言粗俗、举止不当、言行不一。
②学风不浓、教风不正。
③从教不廉、贪占利益。
④道德沦丧、人性沉沦。
(2)原因:①认识不够;②境界不高;③利益和攀比(3)改进对策:①加强修养;②注意细节;③提高教学技能和业务素质;另请注意:道德实践分析中道德评价主要按六条规范进行评价,如P164“硬要学生让座位,校车上教师摆谱”,P173“专家也疯狂”答题提示:案例分析回答的标准和依据1.标准⑴.一般标准:善恶标准⑵.具体标准:4原则(教育公平原则、教育诚信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原则)6规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服务社会、为人师表)2.依据:要看其动机、手段、效果上是否统一结合标准进行判断。
运用师德理论评析下列教师的行为1.据媒体报道,山东省某著名高校一位副校长A一年申报的科研成果达1300万字。
提示:学术、为人师表等有问题,围绕阐述2.某高校一教师B在为本科生讲授《西方经济学》时,每次课大概花半小时讲基本概念,剩余时间由学生自学,学生不懂可以随时问老师。
提示:敬业爱生方面可能有问题,但要具体分析,不论一概而论,也可能是好的。
3.小李为了考英语4级,在校外报了一个提高班。
在提高班的第一次课堂上发现代课老师居然就是自己在大学里的任课教师吴老师。
对于吴老师,小李是再熟悉不过了,所有他代课的班,没有同学不说他差的,上课永远板着一张脸,大家听着要打瞌睡。
还没下课,他就频频看表。
在小李做出了这节课后去补习办公室要求退款决定的时候,课开始了。
吴老师满脸的笑容,让小李瞠目结舌。
这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课堂里笑声不断。
而小李怎么也难以相信,一个老师,在校内外的表现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
于是向学校反映。
……提示:兼职不能影响正常工作,敬业爱生等方面存在问题4.尹健庭提出“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给学生发书看,不买的收阅读费用等提示:有违师德,动机虽恰当,但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等,是错误的方式5.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师德“一票否决”的十项具体内容。
其中之一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散布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理论、国家法律法规等错误言论,对学生确立正确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造成不良影响的。
有不少网友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下面是一个网友的一段话,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提示:恰当与否要看动机、结果来评判。
高等教育学复习思考题1.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精神遗产是什么?敬业爱生、治学严谨、开放包容、学术争鸣、2.西方大学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是服务型、创业型大学,管理的共享、责权明晰、财政稳定、学术自由培养了高素质公民,为学校带来极大声望,反过来促进学校的发展3.未来大学吸引力在哪里?高等教育的提供者越来越多,并将更加多样化;正在形成三种基本类型的学院和大学、"围墙大学"或传统住宿学校、"点击大学"或通常所说的商业虚拟大学,围墙与点击大学"即前两种类型相结合的大学;高等教育正在变得更加个性化,教育日程将由学生而不是大学来设定;高等教育焦点是从教到学的转变;4.大学作为的底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