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微生物 PPT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主要内容
1
真核微生物概述
2
真菌概述
3
酵母菌
4
霉菌
5
蕈(xun)菌
2
【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真核微生物(酵母菌、霉菌)的形态、 细胞结构、功能特点、繁殖方式、群体形态特征等。
【重点】
(1)酵母菌的形态、细胞结构及繁殖方式; (2)霉菌的菌丝和菌丝体形态、繁殖方式; (3)真菌菌落特征。
其生长表现为菌丝的延长和细胞核的增多及细胞质的增加
(2)有隔膜菌丝(septate hypha )
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 体由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一至多个核。隔膜上有单 孔或多孔,使细胞间的细胞质和营养物质可自由流通。这是 高等真菌(即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中的霉菌)所具有的 类型。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二)有性繁殖
1,2,3,4——两个细胞结合 5——接合子 6,7,8,9——核分裂 10,11——核形成孢子
酵母的二倍体 营养体细胞
减数分裂后产生 四个单倍体的核
原细胞发育成子囊(ascus), 内有四个子囊孢子,将来 发育成单倍体营养体细胞
(三) 产抗生素
• 由英国科学家Fleming发现的第一例抗生 素-青霉素就是由真菌产生的。青霉素的 发现,使得一些细菌感染的疾病得到了有 效的控制。
• 另一类与青霉素相似的重要抗生素是头孢 菌素,这两类抗生素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 药物。
(四)生物防治
由于许多化学药剂(如除草剂、除 虫剂)严重污染环境,且农产品的农药 残留问题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而生 物防治利用有些真菌对宿主严格的选择 性,寄生的专一性,可以在害虫得到控 制的同时,使大量的有益昆虫得到保护。 如0.9%、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 6000倍液可有效防治棉铃虫。
三 酵母菌
第三节 酵母菌(yeast)
酵母菌一般泛指以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特点: ➢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多数为出芽繁殖 ➢能分解糖类并产能 ➢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 形态多样:有球状、椭圆状、卵圆状、藕节状、 香肠状等。
种类:已知的酵母有56属,500多种。 酵母菌与人类的饲用、药用和食用单细胞蛋白 外源蛋白的表达 少数致病
三、酵母菌的形态和构造
✓ 1细胞核 ✓ 2细胞壁 ✓ 3核糖体 ✓ 4细胞膜 ✓ 5内质网 ✓ 6线粒体
(一)、细胞壁
厚约25nm,约占细胞干重的25%。主要成分为多糖(酵 母纤维素),其次是蛋白质。
• 此外,真菌还引起木材、皮革、药材等物品的 霉变腐败。
二、 真菌的分类
真菌的分类系统很多。目前,Ainsworth的 真菌分类系统被广泛接受并采用,该分类系统认 为真菌不属于低等植物,而是属于单独成立的真 菌界。分类如下:
界以下分为黏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再分为5 个亚门:
• (一)、鞭毛菌亚门 • (二)、接合菌亚门 • (三)、子囊菌亚门 • (四)、担子菌亚门 • (五)、半知菌亚门
Figure A. Tip growth of fungal hyphae. These three images from a videotape sequence were taken over a period of 20 minutes after a glass coverslip was placed on the margin of a colony of Neurospora crassa. The left-hand image is typical of a hypha, with extension growth at the hyphal apex, and branches arising from points behind the main apex. The addition of a coverslip disturbs the normal tip growth, causing several branches to emerge from the existing tips (centre and right-hand images).
– B o th can b e g ro w n rap id ly o n plates an d in cu ltu re.
(二)有性繁殖
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的
临近的酵母细胞各自伸出一根管状的原生质突起相互接 触形成一个通道,再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4 个或8个细胞核。每一子核与其周围的原生质形成孢子, 即为子囊孢子,形成子囊孢子的细胞称为子囊。
③食品制造方面,如酱油的酿造和干酪的制造
④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霉菌是良好的实验材料
⑤引起物品发霉变质,动植物病原菌
二、霉菌的菌丝
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 ( hypha ) , 它 的 直 径 一 般 为 3μm ~ 10μm,比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10 倍。
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 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成团,即菌丝体 (mycelium)。
霉菌菌丝类型
按分化程度分:
1)营养菌丝体(Vegetatile hypha):
深入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的菌 丝体,又称基内菌丝体。
霉菌(青霉)的菌丝
2)气生菌丝体(Aerial hypha):
吸收营养后伸展到空气中的 菌丝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分 化成 孕育(繁殖)菌丝 (Reproductive hypha)。
【难点】
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一
真核微生物 概述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
➢ 细胞核具有核膜和核仁; ➢ 菌体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 ➢ 能进行有丝分裂; ➢ 细胞质中存在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
具有上述特征的微小生物
一、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细胞大小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四)、细胞质
是一种黏稠液体,它是细胞新陈代 谢的场所。
(五)、其它构造
▪ 液泡、 线粒体 (缺氧时,无 嵴)、微体
四、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酵母菌的 繁殖方式
无性
芽殖:各属都存在 裂殖:在裂殖酵母菌(Schizaccharomyces)中存在
节孢子
产无性孢子
掷孢子
厚垣孢子
有性(产子囊孢子)
➢只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菌称假酵母 ➢具有有性繁殖的酵母菌称真酵母
按是否有隔膜分:
(1)无隔膜菌丝(nonseptate hypha )
菌丝中无隔膜,整个菌丝体就是一个单细胞(长管状) ,细胞质内含多个核,称作多核菌丝。其生长表现为菌 丝的延长和细胞核的增多及细胞质的增加。 这是低等真菌(即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中的霉菌) 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nonseptate
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界:显微藻类
真核微生物
动物界:原生动物
假菌 黏菌
菌物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真菌 丝状真菌——霉菌 大型真菌子实体真菌——蕈菌
酵母:单细胞; 霉菌:外形疏松、绒毛状菌丝体的真菌,如毛霉、 根霉、青霉等; 蕈菌:具有组织分化个体很大的多细胞生物,如 蘑菇、木耳等。
8
二 真菌概述
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属大型真菌。 •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所必须的
八种氨基酸在食用菌中都有。 • 还具有抗癌、抗衰老、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二) 酿造及食品发酵
• 如我们吃的面包、馒头,喝的啤酒等都离 不开酵母菌的作用。
• 除酵母菌外,根霉、毛霉、曲霉等真菌在 酿造业和发酵工业上,具有分解淀粉和蛋 白质的作用。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真菌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其特点是:
➢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细胞壁多含有几丁质 ➢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以产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形式进行繁殖 ➢陆生性较强
一、 真菌的益处
(一) 食用、药用真菌 • 如香菇、平菇、木耳以及茯苓、灵芝等具
它呈三明治状——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都 是分枝状聚合物,中间夹着一层蛋白质。(芽痕周围,有少 量几丁质)
磷酸甘露聚糖
甘露聚糖
蛋白质
葡聚糖
细胞质膜
(二)、细胞膜
甾醇 磷脂
球状蛋白 与原核微生物相似,位于细胞壁的内侧,由蛋白质 和磷脂组成 。此外还含有甾醇。
(三)、细胞核
是细胞遗传信息的主要储存库,呈球形。 酿酒酵母(S. cerevisiae)基因组 有17条染色体。
(一)无性繁殖
1、芽殖(budding)
芽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一种繁殖方式
子细胞 假菌丝
出芽痕
酿酒酵母细胞的扫描电镜图像 B表示发育中的芽孢,箭头所指为芽痕
酵母菌(Saccharomycres cervisiae)的芽殖过程
过程:母细胞形成小突起;DNA复制;核裂;原生质分配;新 膜形成;形成新细胞壁
2、裂殖(fission)
少数酵母具有与细菌相似的二分裂繁殖方式
如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八孢裂殖酵母)。
E x a m p le s o f M o d e l O rg a n is m s
• S tu d ie s o f th e d is ta n tly re la te d fis s io n y e a s t S c h iz o s a c c h a r o m y c e s p o m b e , a r e c o m p le m e n ta r y to S . c e r e v is ia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