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赣南师范学院
(二)外贸经营权下放地方、工业部门和 部分生产企业。 1.外贸专业总公司放权,扩大地方外贸经 营权。广东、福建、北京、天津、上海获得
自营出口;大中型企业和三资企业获得进出口 经营权。
2. 将原对外贸易部所属专业公司的一部分 商品进出口权分散到有关部委所属的进 出口公司。
赣南师范学院
(三)开展工贸结合的试点 外贸企业和工业企业相结合,双方共同 投资、联合组建、共同经营,在进出口 方面密切配合、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 补。
赣南师范学院
(一)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挥汇率对外 贸的重要调控作用。 结束双轨汇率制度,实施人民币汇率并轨, 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 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以银行结汇、售汇制取代外汇留成制,实 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并 取消外汇留成制和上缴外汇任务。
赣南师范学院
(二)减少进出口方面的数量限制 (三)运用法律、经济手段,完善对外贸 易的宏观调控体系
赣南师范学院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额从 1978年的97.5亿美元猛增 至1987年的394.4亿美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 206.4亿美元攀升至1987 年的826.5亿美元。
赣南师范学院
1987年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指出“必须按 照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企业自负盈亏、 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 向,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对外贸易体制”
赣南师范学院
(7)深化改革外贸财务体制
扩大了承包经营企业增盈资金的使用范围。
赣南师范学院
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 制出现的问题
没有建立对外贸易自负盈亏机制 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进口商品结构 助长部门和地区间的封锁和壁垒 造成地区和企业发展不平等 企业短期行为严重 助长国内物价上涨
赣南师范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
(八)鼓励外贸进出口公司实行代理业务 外贸专业公司对部分出口产品出口由收购 制改为代理制。
赣南师范学院
(九)外贸专业公司试行出口承包经营责 任制(“条条承包”) 承包的内容是出口总额、出口商品换汇 成本、出口盈亏总额等三项指标,实行 超亏不补,减亏留用,增盈对半分成, 并按三项指标完成情况兑现出口奖励。
赣南师范学院
二、1988-1990年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1)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体制 (块块承包)
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地方 政府,外贸专业总公司和工贸总公司向中 央承包出口收汇,上交外汇和经济效益指 标.承包单位自负盈亏,出口收汇实行差别 留成. (外汇使用、出口退税、宏观调控)
加强对外贸易立法, 取消所有外贸指令性 计划,强化经济调控 手段
赣南师范学院
(四)放宽了生产企业经营外贸的审批标 准 加快授予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科研院所、 商业物资企业外贸经营权,并进行允许 外商投资企业进入外贸经营领域的试点 改革,为实现外贸经营权的行政审批制 向依法登记制的过渡创造条件。
在五个经济特区首 先实行生产企业自 营进出口登记制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是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 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 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
赣南师范学院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思考与练习
赣南师范学院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 了解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以及对外贸易企业的经 营活动; 掌握1994年后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主要内容; 掌握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含义、提高对外贸易经 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赣南师范学院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
概念 对外贸易企业泛指我国境内从事对外贸 易业务,包括货物、服务、技术进出口 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活动的企业。
赣南师范学院
分类
1 )按业务性质:专营类、兼营类、服务类; 2)按所有制性质: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三资企业、民营、从事边境贸易和跨国小额贸 易的私有外贸企业; 3)按企业管理形式: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领 导下的经理负责制、生产企业厂长(经理)负 责制; 4)按管理隶属关系:国家对外贸易专业总公司、 国家工业部成立的专业工贸公司、综合性贸易 公司、服务贸易公司、三资企业等
赣南师范学院
各时期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主要思想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对外贸易企业的经 营与发展
赣南师范学院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国家统制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中的对外贸易体制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 第四节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赣南师范学院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 易国家统制
建立背景: 1949年9月29日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建立以中央高度集 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政府 权为特征、以国营 “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取保护 外贸企业为主体的 贸易政策。” 国家统制型对外贸 易体制 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目标:对内节 制资本,经济上自力更生,建立高度 集中的进口行政管理体制。
进口贸易方式 1)一般贸易进口 2)其他进口方式(寄售进口、租赁进口、 国际招标进口。。。。)
赣南师范学院
课后作业
题目:金融危机下中小外贸企业如何应对 今后发展? 形式:小论文、PPT 检查:课堂发言
赣南师范学院
第四节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概念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 入对外贸易领域的劳动(活劳动和物化 劳动)和由此取得的成果之比。
易部统一核算,财政部统收统支、统负盈亏)
外汇分配:国家统收统拨
赣南师范学院
对外贸易国家统制的演变
(1)新中国建立初期至完成对私营进出口 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 (2)完成对私营进出口商社会主义改造至 登记管理, “文化大革命”前的时期(1957-1966) 许可证制度 (3)“文化大革命”至改革开放前的时期 (1967-1977国家进 )
赣南师范学院
(四)鼓励“走出去”
对外贸易专业公司在主要国外市场设立 常驻贸易机构和各种贸易公司。
赣南师范学院
(五)实行政企分开 加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 国家逐步完善外贸管理,重新实行进出口许 可证制度,建立外贸经营权审批制。 对外贸易企业从原来所属的行政部门独立出 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成为经济实体。
三、1991-1993年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取消政府出口贸易的财政补贴,建 改革中心内容:完善 立自负盈亏机制 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
任制,建立外贸企业 自负盈亏机制, 外贸财政补贴取消是一次在观念上、体
制上和政策上的突破,是中国向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前进的一个重要步骤。
赣南师范学院
(二)改变外汇留成比例,加强出口收汇 管理
赣南师范学院
2008年中国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
2008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2352.6亿 美元,增长27.6%,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 值的48.2%。 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进 出口10535.9亿美元,增长6.8%,占当年 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1%。 一般贸易超过加工贸易有何意义?
赣南师范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
(五)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转换外贸 企业经营机制。
赣南师范学院
五、入世后中国外贸体制改革 (2002年至今)
主题:"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
建立与完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 2004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对外贸易法》,形成《对外贸易法》为 一级法,《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为二 级法,配套的部门规章为三级法的货物 进出口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赣南师范学院
(2)对轻工业品、工艺品和服装三个行业 的外贸企业实行自负盈亏的试点 允许这三个行业中的外贸公司将出口创 外汇中的大部分留归己用,通过灵活运 筹外汇,实现自负盈亏。
赣南师范学院
(3)深化改革外贸机构
强化宏观管理,弱化微观管理。地方对 外贸易公司、分支公司和自属生产公司 独立法人化。对外贸易专业总公司企业 化经营。
赣南师范学院
出口贸易方式
1)一般出口贸易 2)协定出口贸易 3)传统出口贸易 4)补偿贸易、租赁贸易、加工贸易等
一般贸易是与加工贸易相对而言的贸 易方式,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 指国家之间通过签订贸易协定,规 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 定交易额度、货单、作价方法、使 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 包销、代理、招标、拍卖、寄售、 用货币、支付方式和关税减让等交 口货物。 举办博览会及交易会等完成出口 易条件的出口贸易,
赣南师范学院
国家统制定义
对外贸易由国家统一领导、统一计划、 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以保护国家和人 民的利益。
赣南师范学院
对外贸易国家统制的主要内容
对外经营体制:国家对外贸易总公司统一经营。 对内经营体制:严格的出口收购和进口拨交制。 管理体制:行政命令成为对外贸易统制的主要手段。 计划体制:对外贸易指令性计划体制。 财政体制:高度集中的外贸财务体制。(对外贸
赣南师范学院
(六)简化外贸计划内容 凡经批准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单位和企业都 要承担国家出口计划任务。 部分中心城市的对外贸易计划在国家计划 中实行单列,视同省一级计划单位。 将指令性的计划体制改变为由指令性计划、 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
赣南师范学院
(七)改革对外贸易财政体制 企业在财务上与其主管部门脱钩,试行 企业基金、出口奖励金的办法。
赣南师范学院
四、“入世”前中国外贸体制改革 (1994-2001年)
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进行以 外汇体制改革为核心,以符合国际规 则为导向”的综合配套的新一轮外贸 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 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 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 外贸运行机制。
赣南师范学院
持续改革出口退税机制 第一,不同产品区别对待。 第二,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的退税机 制。
赣南师范学院
深化改革外贸管理机构 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取消外经贸部 和国家经贸委,组建商务部。从此, 中国内外贸分立的管理体制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