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件的机械加工》课程标准

《零件的机械加工》课程标准

一、实训课程考核成绩生成原则
1.学生实训课程学习总成绩,由学习每个项目的过程考核成绩即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组成。
2.教师必须在实训课程教学开始时将课程成绩生成原则、考核方案和要求告知学生,并反映在教学进度表中。每项考核成绩应记录在案,且允许学生查询。
二、理论+实作考试
1.试题
(1)命题要符合课程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表要求,并覆盖主要教学内容。
《零件的机械加工》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零件的机械加工
建议学时
48
实训任务描述
本课程为数控专业第一学期必修理论+实践课程,该课程依托于《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服务于《普通车床操作加工》、《普通铣床操作加工》、《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等课程,课程学分为2分,且考核方式属于考查科目。通过任务引导型项目活动,学生能正确对台虎钳拆装及保养;能掌握平面划线、锯削、锉削等钳工基本加工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划线工具,能正确识读与使用游标卡尺等常用量具。同时使学生养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创业创新能力,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学习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7.根据图样技术要求进行锯削、锉削;
8.填写产品流转卡、工作完成情况记录表。
工具、材料、设备与资料:
锉刀、锯弓、锯条、棒料、铁管料、薄板料、榔头、游标卡尺、90°刀口角尺、千分尺、台虎钳、钳桌、砂轮机、任务书、图纸
工作方法:
1.毛坯划线方法
2.锯削方法
3.锉削方法
4.鸭嘴锤的制作方法
劳动组织方式质目标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会查阅相关技术资料。
(2)培养创新创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创新思维、能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能将自己的设计分析过程流畅地表达交流。
学习内容
本次实训主要学习三个模块。
1.台虎钳的拆装及保养。
2.钳工安全操作规程与实训规范要求的学习。
(2)对教学环境的要求
建议根据授课内容,选在相关功能室(一体化学习工作站)讲授,教室需要
有投影仪及实训现场。
(3)对教学资源的要求
需要配备钳工一体化学习站,具备钳工工种的加工条件。
(1)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要求
具有相关基础知识。
3.教学场地:实训2楼钳工D区
教学考核
实训课程考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并对教学质量、教风和学风产生直接的重要影响。为使实训课程考核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本办法。
2.钳工独立完成;
3.工作完成自检合格后上报质检员,向班组长汇报整个完成情况及实施效果。
工作要求:
1.根据图纸要求按照国家标准《钳工安全》,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操作。
2.关注实训环境,及实训过程,做到现场7S管理。
3.现场安全文明生产。
4.小组成员能团结合作。
5.对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讲评和反馈。
实训内容分析
工作对象:
1.对任务单、图样的分析,明确任务要求;
2.根据工艺要求对课件锯削、锉削等
3.使用直尺、划规、高度划线尺、样冲等工具放样划线;
4.按照国家标准《钳工安全》,检查场地、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填写设备使用记录,领取原材料、设备和工具;
6.根据工艺卡选择锯条、锉刀对工件进行加工。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了解钳工常用设备的操作及保养。
(2)能正确、规范摆放工、量具,懂得钳工安全操作规程与实训规范要求。
(3)实训现场能做到7S管理。
(4)能掌握台虎钳的拆装、保养技能。
(5)能掌握一般平面划线的方法。
(6)能正确的安装锯条。
(7)能根据不同的材料来选择粗、中、细锯条。
(8)能掌握锯削的正确操作方法。
2.试卷
(1)课程考试试卷均由教研组教师共同讨论统一出题,对试卷覆盖的教学内容、题量、试题类型、难易程度、学生答题时间等进行说明。
(2)试卷应通过试做以判断难易度和答题时间是否适中,学生答题时间控制在90分钟左右。
3.考试资格审查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考试:
(1)缺课超过该门课程教学课时数三分之一及以上;
题型力求优化、题量恰当、难度适中、具有较强信度和良好的区分度。试题既要注重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情况,又要注意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给学生发挥创造性留有空间。同时要做好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按钳工课程建立试题库,减少试题重复现象。
(3)有两位或更多教师同时担任同一门课程(名称、学时、要求均相同)教学的课程考试,必须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9)能熟练掌握正确的锉削姿势。
(10)能掌握锤头加工工艺及正确的制作。
2.能力目标
(1)能规范使用游标卡尺、高度划线尺、刀口角尺等量具。
(2)能依据工序内容完成工件的加工。
(3)能根据7S管理要求,清理现场,正确摆放工、量具并按环保要求处理废弃物。
(4)能根据图纸加工出合格的课件。
(5)能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3.游标卡尺读数及使用方法的学习。
4.90°刀口角尺使用方法的学习。
5.平面划线练习。
6.锯条的安装。
7.锯削姿势的学习。
8.完成棒料、管子及薄板料与深缝的锯削。
9.锯条折断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10.锯缝歪斜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11.锉削姿势的学习。
12.锉削平面时,中间凸起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13.完成平面、长方体及榔头的锉削。
(2)实训期间缺交作业达到≧30%以上;
(3)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对于不具备考试资格的学生应于考试前1周通知到学生本人。
三、课程标准实施说明
本标准从0000年00月开始实施
学习任务
序号
名称
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
模块一 认知钳工工作环境
4
2
2
2
模块二 锯削
12
2
10
3
模块三 锉削、孔加工
32
8
24
教学实施建议
1.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分组教学、实践教学法、信息检索法、展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2.教学条件:
(1)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要求授课教师有机械相关专业背景,有扎实的机械基础知识及相关能力,具有高级技师资格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