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章-核反应堆的核物理基础2014.
第1章-核反应堆的核物理基础2014.
2
2
19
放射性活度
• 某放射性样品,其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 衰变次数,称为该样品的的活度。
活度 = N
• 活度的单位:贝可Bq,居里Ci
1贝可=1次衰变/秒 1居里=3.7 10
10
贝可
20
例子:
• 人体中大约含有0.2 % 的钾,钾-40在天 然钾中的丰度为0.0117 %, 其半衰期为 12.77亿年。求体重75公斤的人体内的放 射性活度。
6
丰度和富集度
设样品中有一种元素,此元素有若干种同位 素。 • 某种同位素的原子数目在该元素原子总数 中所占的份额,称为这种同位素的丰度。 • 某种同位素的重量在该元素总重量中所占 的份额,称为这种同位素的富集度。
丰度和富集度一般都用百分比表示。
7
例如:
在天然铀中,主要有铀235和铀238两种同位 素。 • 铀235的丰度是: 0.72% • 铀235的富集度是: 0.712%
9
amu
• amu( atomic mass unit ),称为原子质量单位,简称u ,等于核素12C的一个中性原子处于基态时静止质量的 1/12 • 1u=(1.6605402±0.0000010)×10^-27 kg • 自由质子质量Mp=1.007825u • 自由中子质量Mn=1.008665u • 电子质量Me=Mp/1836=Mn/1840
15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
• 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放射性核的数目与该 时刻存有的该种放射性核的数目成正比。
dN N dt 称为衰变常数,它与时间无关, 与核素的化学状态、温度、压力等 因素都无关。
16
dN (t ) N (t ) dt N (0) N 0 (初始条件) N (t ) N 0 e
10
结合能
• 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这一部分能 量称为结合能。 • 据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公式, 2 1u相当于931.5Mev, 1MeV= 1.60217646 × 10^-13 J 1eV等于一个电子在一伏电压加速时获得的能量 1度电等于3.6×10^6 J
上例中的结合能是0.2415*931.5=224.9MeV
• 实际上人体中还含有18%的碳,天然碳 中放射性碳-14的丰度为1.2E-12,其半衰期 为5730年。考虑此因素后,人体内的放射 性活度大约是
21
考古断代-碳14
• 由于宇宙射线作用,大气中会产生一部分 放射性的碳-14。活的植物由于不断进行 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其体内的碳中的碳 14含量与大气中相同。死的植物停止了光 合作用和新陈代谢,其体内的碳-14核由 于不断衰变,含量越来越少。因此今天挖 掘出来古代植物遗体内,碳中碳14的含量, 低于大气中的含量。
t
17
放射性核的平均寿命
平均寿命是衰变常数的倒数 t 1
例如 =0.02/s
则 t = 50s
18
半衰期
某种放射性核的数目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称为该种放射性核的半衰期,一般用T1 表示
2 T1
N0e e e
T1
2
N0 / 2
T1
2
1/ 2
2 ln 2 T1
为什么富集度的值小于丰度的值?
8
质量亏损
自由质子和自由中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发 生质量亏损。也就是说,原子核的质量总 是小于组成它的所有核子的质量。
例: Al-27 的原子核含有13个质子和14个中子, 其质量为26.9744 amu 而 13个自由质子和14个自由中子的质量为 27.2159 amu 亏损的质量: 0.2415 amu
核反应堆的核物理基础
张竞宇
1
Contents
基本概念 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 中子截面和核反应率 共振吸收
核裂变过程
链式裂变反应
2
一、基本概念
核反应堆:一种能以可控方式实现自持链式 核反应的装置 按原子核产生能量的方式:分为裂变反应堆、 聚变反应堆、聚变裂变混合堆、次临界反应 堆等
3
核裂变反应堆分类:
– 按用途分:生产堆、实验堆、动力堆 – 按冷却剂或慢化剂分:轻水堆、重水堆、气冷堆、 液态金属冷却快中子堆 – 按引起裂变反应的中子能量分:热中子堆、快中 子堆
4
– 按发展历程分: • 第一代: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原型堆,前苏联Obninsk(压力管 式石墨水冷堆),美国shippingport(压水堆),法国UNGG (天然铀石墨慢化气冷堆) • 第二代:20世纪60/70年代建造的商业机组,PWR(西屋312, 法玛通M310,俄罗斯VVER),加拿大CANDU堆,日本BWR堆 • 二代加:CPR-1000,CNP-1000 • 第三代: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计研究的先进型核电厂:AP1000、 EPR
• 第四代:基于经济性、安全性、减少核废物及防止核扩散考虑的 新一代核系统,6种潜在堆型:超高温堆、超临界水冷堆、熔盐 堆、气冷快堆、钠冷快堆、铅冷快堆
5
核素,同位素
• 一般把具有相同质子数Z、中子数N的一 类原子(或原子核)称为一种核素。 •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核素称为 同位素。 例如,天然氧中含有氧-16, 氧-17, 氧-18三种 不同的核素。它们的原子核中都含有8个 质子,因而是同位素。
14
原子核的能态(能级)
在学习大学物理时,我们就知道,核外的电子可以 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能级/轨道),受到激发的电 子可以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也可以从高能级 跳回低能级,同时释放能量。
原子核也可以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能量最小的状 态称为基态,能量较大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激发态一般是不稳定的(寿命很短)。
1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mc
平均结合能
• 平均到原子核中每个核子的结合能称为平 均结合能(也称为比结合能)。 上例中的平均结合能是8.33Mev • 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合得越牢固。
12
13
裂变和聚变
•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轻核的平均结合能较小, 重核的平均结合能也较小,中等质量核的平 均结合能较大。因此: 两个轻核聚合为一个核时,可以放出能量 一个重核分裂为两个中等质量核时,可以 放出能量。 U235一次裂变释放200MeV,DT聚变一次释 放17.6MeV,为什么氢弹能量>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