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2学时)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植物代谢的两大核心内容。
前者是物质合成与能量贮存过程,
属于同化作用;后者是物质分解与能量释放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呼吸作用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过程。
没有呼吸就没有生命。
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离不开能量,一切代谢过程包括水分与矿质的吸收,物质的运输等都需要能量的推动。
第一节 呼吸作用概述
一、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特点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1、
有氧呼吸: 指生活细胞吸收O2,把有机物进行彻底的氧化分解,放出CO2,同时释放能量
的过程。
2、无氧呼吸: 指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把有机物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同
时释放出部分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又称发酵。
有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二)呼吸作用的特点:氧化还原反应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ATP:主动吸水、吸盐
(二)为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如硝酸盐的还原和氨基酸的合成需糖酵解提供NADH;PPP
途径为脂肪合成提供NADPH。
(三)为其它生物合成提供原料:许多中间产物是合成核酸、蛋白质、糖以及其它物质的
原料。
如α-酮戊二酸为氨基酸、蛋白质合成的原料之一。
此外,呼吸作用还具有防御功
能。
三、呼吸作用的指标
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强度。
指单位重量的植物材料(鲜重、干重),在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
或吸收O2的量。
呼吸商(RQ,respiratory quotient)
又称呼吸系数,是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摩尔数或体积与吸收O2的摩尔数或体积之比。
RQ=Q CO2/Q O2
1、呼吸底物的性质
1)当呼吸底物是碳水化合物,又被完全氧化时,RQ=1。
如:C6H12O6+6O2→6CO2+6H2O RQ=6/6=1
(2)当呼吸底物是富氢物质,氧化分解需较多的O2,则呼吸商小于1,RQ<1。
如:脂肪、棕
榈酸的氧化。
C16H32O2+11O2→C12H22O11+4CO2+5H2O RQ=4/11=0.36
(3)当呼吸底物是富氧物质,氧化分解需氧较少,呼吸商大于1, RQ>1 。
如:柠檬酸为
1.33
2、氧气的供应情况
在缺氧状态下,RQ会异常地升高。
若呼吸过程中形成了不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释放CO2少,RQ小于1。
第三节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由代谢类型及结构差异决定的;
外部因素,如水分、O2与CO2浓度、温度、底物供应等。
一、内部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不同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同;
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呼吸差异也很大;
同一器官在不同生育期呼吸差异也很大。
二、外部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影响酶的活性;温度三基点
温度对呼吸的影响常用温度系数(Q10)来表示。
Q10:是指温度每升高10℃时呼吸速率相当于原温度的倍数。
(二)氧气和二氧化碳
O2
供应不足不仅呼吸速率下降,还会使无氧呼吸升高
长时间无氧呼吸致使植物死亡。
其原因:
¾产生酒精,引起原生质蛋白质变性;
¾产生能量少,物质消耗多;
¾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许多中间产物不能合成。
¾过高的O2浓度对植物反而有毒。
这与形成氧自由基有关。
多数情况下O2浓度达10%以下甚至2-5%呼吸强度已饱和。
¾呼吸速率不再提高时的氧分压称氧饱和点。
这时无氧呼吸已停止,使无氧呼吸停止进行的最低氧含量称无氧呼吸熄灭点。
CO2浓度
¾提高CO2浓度呼吸减弱,甚至被抑制。
高于5%的CO2浓度就有抑制作用。
根据温度、O2和CO2浓度对呼吸的影响,在果实、种子贮藏过程中常用降低温度和O2浓度,提高CO2浓度的方法来延长贮存期。
(三)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呼吸速率加快的原因:第一、正常情况下,末端氧化酶与底物是隔开的,机械损伤破坏了这种分隔,底物迅速被氧化;
第二、使某些细胞转变为分生组织状态,形成愈伤组织去修补伤口,这些生长旺盛的细胞呼吸提高。
当细胞受轻微破坏或组织衰老时,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反应,将酚氧化成棕褐色的醌。
果实、块茎、块根等受伤后出现褐变就是这一原因。
伤呼吸:植物组织受伤后提高的那部分呼吸,是通过酚氧化酶氧化底物的呼吸。
第四节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