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总论——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总论——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

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
(教辅资料参考:内科学八年制教材第3版下册)1.一般血液检查
血液分析仪进行的血常规检测可同时测出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白细胞总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C),有的仪器尚可检测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血液分析仪虽可提供多项指标,但对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形态变化的分析仍需经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确立。

2.骨髓检查
(1)骨髓涂片检查
骨髓涂片检查主要用于:①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对于白血病、再障、多发性骨髓瘤、巨幼细胞贫血等疾病具有确诊价值;②帮助诊断某些代谢障碍性疾病,如怀疑戈谢病、尼曼—匹克病,于骨髓涂片中找到特殊细胞即可确诊;③诊断骨髓转移癌;④诊断某些原虫性传染病,如骨髓涂片中找到疟原虫、黑热病的利什曼小体;⑤骨髓也常用于病原菌的培养,有较高的阳性率。

a.骨髓增生度:以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的比值表示。

增生极度活跃见于白血病,尤其是慢粒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见于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增生活跃见于正常骨髓或某些贫血;增生减低见于造血功能低下;增生极度减低见于造血功能明显低下,如再障。

b.粒/红比值
粒/红比值正常见于正常骨髓象,或骨髓病变局限于其他细胞系,未累及粒红两系,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或粒、红两系平行减少,如再障。

粒/红比值增高(大于8∶1)见于粒细胞增多,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幼红细胞严重减少,如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红比值降低(小于2∶1)见于幼红细胞增多,如各种增生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或粒细胞减少,如粒细胞缺乏症。

c.原始细胞数量增多:见于各种急性白血病
d.血细胞化学染色
以血细胞形态学为基础,结合化学或生物化学技术对血细胞内各种生化成分、代谢产物作定位、定性和半定量的观察,对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必不可少。

(2)骨髓组织检查
用骨髓活检术取骨髓组织作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了解骨髓造血细胞的密度、骨髓造血间质的改变、骨组织结构变化等,弥补了骨髓涂片检查的某些不足。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等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3)骨髓细胞电镜检查
对骨髓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目前该检查已不用作常规检测。

3.血液生化检查
(1)有关红细胞的生化检查
①铁动力学测定;②叶酸、维生素B12测定;③溶血性贫血实验检查。

(2)有关白细胞的生化检查
β2-微球蛋白(β2-MG)在淋巴细胞增值性疾病中常升高并与预后相关;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可作为幼稚淋巴细胞的标志酶;
血清溶菌酶,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常升高。

(3)有关出凝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4)其他:在白血病、淋巴瘤时,当细胞大量降解,血清中常有尿酸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

4.组织病理学检查
除骨髓活检外,还有淋巴结活检、脾脏活检以及体液细胞学病理检查。

5.免疫学检查
(1)白血病的免疫分型
不同发育阶段细胞的表面或胞浆内可出现不同的标记物。

白血病细胞的表面标志与相应分化阶段的造血细胞相似,但存在异常表达,这是利用单抗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的基础。

临床上常用于免疫分型的CD分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主要类别:①T淋巴细胞标志;②B 淋巴细胞标志;③粒、单核细胞标志;④血小板、巨核细胞标志;⑤活化细胞标志;⑥非谱系细胞标志。

(2)抗血细胞抗体检测
a.抗红细胞抗体:有温抗体和冷抗体两种。

b.抗白细胞抗体:分4种类型。

①抗异种白细胞抗体,见于输入异种白细胞;②抗同种白细胞抗体,见于输血、妊娠后;
③抗自身白细胞抗体,见于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药物致敏等;④药物过敏性抗白细胞抗体,见于药物致敏。

c.抗血小板抗体
(3)免疫球蛋白含量及免疫电泳
(4)造血细胞调节因子及其受体的测定
6.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1)染色体检查:e.g. Ph染色体
(2)基因诊断
7.造血细胞的培养和测试技术
(1)协助诊断各种血液病
(2)测定血清中是否存在刺激或抑制造血的活性物质,或测定是否有抑制性细胞成分(3)研究药物对造血细胞的作用
8.放射性核素检查
(1)血容量测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红细胞容量显著增加,血浆容量往往减少或正常;假性或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容量减少,虽然红细胞比容增高,但全身红细胞容量正常。

(2)红细胞寿命测定
可作为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指标之一。

临床上常以22天作为红细胞半衰期的正常值下限。

(3)铁代谢检查
(4)脾扫描
(5)骨髓显像
主要临床意义有:①骨髓增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②探测骨髓局限性病灶;③肿瘤转移到骨髓的诊断;④寻找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残余的血细胞生成组织;⑤了解溶血时骨髓造血增生状态;⑥骨髓穿刺活检部位的选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