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四肢、皮肤及口腔黏膜有无瘀点和瘀斑。
2.观察肝、脾淋巴结肿大程度。
3.观察有无关节变形、活动障碍。
4.观察有无胸骨压痛、牙龈肿胀、眼球突出等症状。
5.观察血象改变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6.观察药物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1.按内科疾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按医嘱贫血严重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
3.贫血的护理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
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气促时给予吸氧。
4.感染的护理(1)高热病人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禁用酒精擦浴。
降温过程中病人出汗多,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
(2)注意保护性隔离,病室内予以紫外线消毒,每日1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鼓励并指导病人早晚刷牙,宜用软毛牙刷。
进餐前后和睡前给予0.5%甲硝唑和2.5%碳酸氢钠交替漱口。
对牙龈出血的病人,口腔护理每日3次。
对口腔溃疡的病人用1%的碘甘油或锡类散、甲紫(龙胆紫)涂敷。
有真菌感染时,可用2.5%制霉素甘油,饭后涂敷,每日3次。
(4)注意肛门、外阴部卫生,便后及每晚用0.05%氯已定碘(洗必泰)坐浴,以防肛周脓肿。
5.出血的护理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肌内注射局部须注意加压止血,鼻咽部出血严重者,及时给予止血,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咳嗽和便秘。
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液体石蜡或抗生素软膏涂擦或给予薄荷油滴鼻,每日4次。
6.化疗的护理接受化疗者,注意保护血管,腐蚀性药物不得溢于皮下,并鼓励病人每日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泄,防止出血性膀胱炎、尿酸性肾病。
【健康教育】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树立战胜疾病的性。
适当、规律的运动,劳逸结合。
2.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定期到门诊复查,定期遵医嘱巩固化疗。
贫血【观察要点】1.观察组织缺氧症状活动后心悸气促,皮肤黏膜苍白,全身肌无力、低热、记忆力下降、耳鸣失眠甚至昏迷。
2.观察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和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不足,易怒,易动、兴奋、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咽下困难或咽下时受阻感和异食癖。
3.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干燥、无光泽和角化、毛发无光泽易断裂和易脱、指甲扁平和呈勺状现象。
4.用药期间观察有无发热、寒战、皮痒,中性粒细胞减少,出血和血清病样等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1.按血液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缺铁性贫血病人宜多摄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豆类等。
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应多食新鲜蔬菜、动物肝脏、瘦肉,注意烹调方法,不宜烧煮过久以免所含叶酸被破坏。
2.排便不畅须用开塞露通便时,应注意润滑,勿损伤肛门皮肤,增加感染机会。
3.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的刺激,可与维生素C同服,避免与牛奶、蛋类、植物纤维、磷酸盐同服,以防磷影响铁的吸收。
注射铁剂要准确,宜深部肌肉注射。
4.遵医嘱准确给予成分输血。
【健康教育】1.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偏食,避免接触致本病的化学物理因素。
2.鼓励病人在能耐受的活动范围内坚持身体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3.正确指导病人服药,向出院病人说明贫血纠正后继续口服铁剂半年的意义,避免使用对造血干细胞有损害的药物。
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象。
4.加强妇幼保健,预防早产,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量高的辅助食品。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观察要点】1.观察皮肤黏膜、鼻腔、牙龈出血症状以及关节腔和肌肉深部血肿现象。
2.观察颅内出血症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呼吸急促、视力模糊、瞳孔大小不等甚至昏迷。
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遵医嘱监测血压,血糖、尿糖、白细胞计数。
4.用药观察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80%病人血小板计数两周内有所上升,停药后易复发。
长春新碱一般用药后1周左右血小板上升。
【护理措施】1.按血液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出血严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3.给易消化,富有营养,高维生素,少渣的饮食,有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待病情好转时,给予流质、少渣半流质饮食。
4.皮肤黏膜出血护理嘱病人剪短指甲,勿抓破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用温水擦洗,忌用热水和乙醇擦洗。
5.鼻出血护理局部冷敷,严重出血不止,用油纱条填塞。
6.齿龈出血护理用冷水、冷盐水漱口。
局部涂止血药,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液体石蜡涂抹口唇,以防干裂。
7.关节腔和肌肉深部血肿的护理应限制肢体活动,压迫止血并抬高肢体、必要时可加压包扎止血,尽量减少或避免肌肉注射或注射后充分压迫局部。
8.颅内出血的护理减少头部活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吸氧、随时吸出口腔呕吐物和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遵医嘱合理使用止血、止痛、镇静、脱水药物。
【健康教育】1.教导病人防止皮肤、黏膜损伤,衣着应稍宽大,避免粗硬食物,尽量避免手术,指导病人突然出血时的自救方法。
2.避免应用某些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3.按医嘱取用药物,不要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4.女病人应避免妊娠,发病应及早就医。
白血病【观察要点】1.观察口腔、咽喉、腋下、会阴、肛周的皮肤黏膜有无红肿感染征象。
全身皮肤黏膜有无瘀点和瘀斑2.观察有无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及血尿、黑便等出血症状。
观察有无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视乳头水肿、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浸润表现。
观察骨与关节疼痛情况。
观察有无头痛、发热、肢体瘫痪等鞘内注射并发症。
【护理措施】1.按血液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根据病情适当休息,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若WBC<1×1O9/L应入住密闭式隔离床或层流室内,行保护性隔离,入室人员不得超过两人。
定期监测血象,若WBC<3×109/L或中性细胞,<1.5×109/L 与医生联系考虑停药用化疗药物。
2.充足够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鼓励病人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消化道反应严重者给予清淡饮食。
3.于发热病人,除遵医嘱准确应用抗生素以外,尚需做好对症护理。
体温过高时可致病人脱水,每日饮水量应达3000ml以上,加强基础护理。
4.骨与关节疼痛时,予局部按摩、支托痛处、变换体位,冷敷、放松疗法、穴位压迫,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或镇静剂。
5.鞘内注射后,嘱病人平卧6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流引起的低压性头痛,或其他并发症。
6.确诊为颅内出血,要立即遵医嘱予脱水剂,头戴冰帽,输注血小板等。
7.做好造血肝细胞移植的护理。
【健康教育】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防止损伤。
提供高质量的饮食,保证色、香、味俱全。
为病人提供清洁、安静、空气新鲜的进食环境。
为减少恶心、呕吐,可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及吞咽动作。
2.注意休息、保暖,保持情绪乐观,,防止疾病复发。
教会病人及家属坚持巩固治疗和定期门诊的重要性。
学会对颅内出血、脑膜白血病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
3.慢性白血病的病人,告之预防急变知识,帮助病人建立长期养病方式和自我护理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观察要点】1. 观察骨骼疼痛症状,评估病人的活动能力与肌肉强度。
2. 观察病人高黏滞综合征,主要表现头晕、眩晕、眼花、耳鸣、突发意识障碍。
3. 在应用美法仑(马法兰)期间,注意观察尿色、量的改变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口腔溃疡、脱发等。
4. 观察有无手麻、脚麻、局部感觉异常,及排尿困难、肌无力等外周神经炎表现。
【护理措施】1. 按血液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绝对卧床休息,病变侵犯骨骼时应卧平板床,以平卧为主,翻身时动作轻柔,按骨中轴线要求翻身,以免造成意外损伤,引起骨折。
保持环境有条不紊,防止摔倒。
2. 宜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营养的食物。
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肾脏损害,改善高钙血症和高尿酸症。
3. 评估减轻病人疼痛的护理效果,根据需要调整药品的品种、剂量和给药途径。
选用非药物性措施,促进疼痛缓解,如减轻噪音和活动,室内光线柔和,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散步,通过看电视、收听广播转移注意力。
【健康指导】1. 定期在门诊复查血象、骨髓象。
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减药。
2. 作息规律,情绪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
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减少探视及陪住的人数,以免发生感染。
3. 避免对骨髓造血有抑制的药物,避免放射性物质及化学毒物的接触。
多发性皮肌炎、皮肌炎【观察要点】1.肌肉病变奔跑、起立、爬楼困难,步态蹒跚呈鸭步;抬臂困难,抬头困难;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气促和呼吸困难。
2.皮肤改变早期向阳性紫红斑,暴露部位皮肤皮疹,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或皮下钙化。
皮疹和反复发作,出现恶性红斑常提示伴恶性肿瘤。
3.关节病变关节痛和关节炎。
肺部病变间质性肺病,急性型表现为急性发热。
呼吸困难、发绀、干咳,此时常无肌无力症状,慢性型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易继发感染及少量咯血。
4.心脏病变心肌炎等。
【护理措施】1.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可适当进行肢体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2.饮食在饮食上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禁食油腻、辛辣、海鲜及刺激性的食物并戒烟酒。
海鲜及刺激性饮食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加重病情。
不吃或少吃芹菜、黄花菜、香菇,以免增强光敏感。
对于发病后出现吞咽困难的病人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同时要注意对该类病人在进食时需取坐位或半卧位,防止食物呛入气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必要时可将口服药研成粉末后服用。
3.药物治疗的护理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应用时注意预防感染。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消除不良情绪。
4.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感染。
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急救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1.注意营养摄入,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禁食油腻、辛辣、海鲜及刺激性的食物并戒烟酒。
2.皮肌炎病人对紫外线敏感程度高,因此,平时要注意避免日光晒,光照强烈时不要外出;一旦外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如撑伞、穿长袖上衣及长裤、戴宽檐帽,必要时涂避光剂。
在光线充足的室内应挂窗帘。
3.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加强皮肤黏膜的护理,勤更衣、勤沐浴、勤剪指甲、勤漱口、防止发生继发感染。
4.待皮肌炎症状减轻后应鼓励病人在床上进行适当的主动或被动活动,如屈肘、伸肘、抬双臂、屈膝、伸腿、抬腿等动作;若病情进一步好转可以适当加大活动量,如在家人扶持下床行走、自行下床行走、散步或打太极拳等锻炼。
锻炼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逐步增强锻炼的强度和时间,以减轻肌肉萎缩,锻炼时切忌剧烈运动。
对已有肌肉萎缩的病人应予以按摩或其他物理治疗。
5.定期门诊复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