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质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壳: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 地幔:地壳往下至2900km深度之间称地幔。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内部构造中本应由某种指点所占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的规律性的变化,而晶体构造不发生质变的现象。 同质异象: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结晶时,形成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岩浆作用:岩浆向着地壳上层压力减小和温度降低的方向移动的过程称为。 岩石变质作用:固态岩石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流体的作用,而使岩石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地层:就是地壳在发展过程中经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成层的和非成层的岩石的总称。 生物层序律:一定种类的生物或生物群落埋藏在一定时代的地层里,而相同地质年代的地层年代必定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种属的化石或化石群,这种关系就叫生物群落。 构造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重力势能和地球旋转能等内力所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就是岩层的一个旁曲。 分化作用:指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风化壳:被分化的岩石圈表层被称为分化壳。 块体运动:斜坡上的岩体或松散的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往下运动的过程斜坡重力作用,由于移动物质多系块体,也称块体运动。 蠕动:指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和风化碎屑,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坡向下缓慢移动的现象。 流水地貌:有流水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 河流阶地:有河流下切侵蚀,河床不断加深,原先的河漫滩地面超出形成河流阶地。 洪积扇:干旱、半干旱等地区暂时性洪流携带的物质在出山口大量堆积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 泥石流:有大量的砂石、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 喀斯特作用:指具有溶解能力的水溶性对可溶性岩石发生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风蚀作用:风沙对地表物质的吹扬和研磨作用。 风积作用:风沙流动过程中,当风速变弱或与障碍物以及地面结构或下垫面性质改变时,沙粒从气流中下落堆积作用。 冰川:是寒冷地区多年降雪积聚,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 冻土:是温度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 1.地球的圈层结构按其物质成分及性质不同,由外到内可分为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 以地表为界,前三圈叫 外圈,后三圈叫 内圈。 2.地磁三要素是指 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 3.根据晶体化学分类方法,矿物可分为 含氧盐大类、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大类、卤化物大类、硫化物大类、自然元素大类五大类。 4.根据硅氧四面体是否连续以及连续的方式不同将硅酸盐分为 岛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孤立环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连续链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连续层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连续架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 五种构造亚类。 5.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三类。 6.火山构造包括 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 等。 7.浅成侵入作用昰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着 断层、裂隙和层理 贯入的方式进行的,其结果形成 浅成岩体,其主要产状有岩盘、岩床、岩墙等。 8.玄武岩属火成岩,页岩属沉积岩,板岩属变质岩。 9.大区域性的以时代为准的地层划分,地层单位由小到大划分阶、统、系、界、宇 五个级别,与其相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为期、世、纪、代、宙。 10.根据生物的出现和最低硬壳化石带,化石带以及较高级动物的大量出现,把全部地层分为冥古宇、隐生宇 和显生宇3个宇,其中显生宇包括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11.河流中水质点运动状态有层流、紊流和环流。 12.河流侵蚀表现为下蚀、侧蚀和向源侵蚀。 13.河流搬运形式有推移、悬移和溶解质搬运 三种形式。 14.河谷的形成发展一般要经历“V”型谷、河漫滩河谷、成型河谷 三个阶段。 15.根据河床平面形态和河床演变规律,可将冲击性河流的河床分为直道河床、弯道河床、汊道河床、网道河床 等四种河床。 1、 根据河流阶地的物质组成,将河流阶地分为侵蚀阶地、基地阶地、堆积阶地、埋藏阶地。 一、 那些证据能够说明地球具有弹性和塑性? 弹性时间段,持续时间短;塑性时间长,持续时间长。 1.弹性表现:1)能够传播震波2)地球具有固体潮3)地球的形状是发生变化的。 2.塑性表现:1)地球为固定的椭球体,长轴与旋转轴垂直。2)岩石组成的岩石具有褶皱、柔软和塑变性能。 二、引起地质作用的能的主要来源? 1.地球内热能2.重力能3.地球旋转能4.太阳辐射能5.潮夕能6.生物能 三、硅酸盐亚类主要有哪些特征? 1.内部构造复杂,类质同像替代广泛,因而硅酸盐类矿物成分复杂,种类多。2.所有硅酸盐类矿物晶体构造中,每个硅离子皆被四个分布在四面体顶上的氧离子所包围,形成硅氧四面体。3.硅氧四面体中每一个氧以半价与硅结合,而另一半尚带负电,可用来与其它氧离子或另一个硅氧四面体中的硅结合。因此在硅酸盐矿物中,硅氧四面体既可以孤立存在也可以通过共用氧的方式相互连接成各种复杂洛阴离子。 四、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石如何形成的?沉积岩有哪些类型? 沉积岩石在地表和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下,原有岩石经过分化剥蚀,在原地或经过搬运到不同环境的地方沉积下来,再经过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形成过程:(一)破坏1.风化破坏2.剥蚀风化(二)搬运1.机械搬运2.化学搬运(三)沉积1.机械沉积2.化学沉积3.生物沉积(四)成岩1.压固成岩2.脱水成岩3.胶结成岩4.矿物重结晶 沉积岩的类型:1.碎屑矿物2.粘土矿物3.化学和生物成因的新矿物。 五、变质作用有哪些类型?并列举其代表岩石? (一)局部性变质作用1.热接触变质作用 代表岩石:大理岩、石英岩2.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代表岩石:硅卡岩 3.动力变质作用 代表岩石:碎裂岩、麽棱岩4.冲击变质作用 代表岩石: 5.燃烧变质作用 代表岩石: (二)区域变质作用 代表岩石:板岩、片岩、千枚岩(三)混合岩化作用 代表岩石:花岗混合岩。 六、如何确定相对地质年代? 我们可以利用地层之间相对的新老关系或他们的形成顺序,来说明地层形成的年代。 具体依据:1.地层层序率2.生物层序律3.地层间的接触关系4.沉积相与沉积旋回5.地质事件。 七、地层的整合接触与不整合接触有何区别? 1.整合接触是指当沉积作用连续进行时,新地层覆盖在老地层上面。表示这段时期内没有发生明显的大陆剥蚀作用。地壳表现为下降或没有显著的上升作用。 2.不整合接触指当地壳向上运动,由沉积作用转变为剥蚀作用,导致沉积作用中断,经过一段时间的剥蚀作用后,地壳有下沉,再次接受沉积,这时新的沉积地层与老的沉积地层之间隔了一个侵蚀面,存在明显的地层缺失。 八、地震震级和强烈度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震级是反映地震能量的大小,震级等于震中距为100km时地震已记录到最大振幅的对数值 2.强烈度是反映地震是地面受破坏的程度。 九、断层有哪些表现形式? 1.根据断层走向与两盘岩层产状关系有: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交断层、顺层断层 2. 根据断层走向与褶曲轴构造线关系有: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 3. 根据断层两盘相位移的关系分: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断层组合:阶梯状断层、叠瓦砖断层、地堑、地垒 断层地貌:断层崖、三角面、断层谷、地垒和地堑、断块山。 十、风化作用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物理风化1.热力风化2.冻融风化3.矿物的水分与结晶膨胀作用 (二)化学风化1.溶解作用2.水化风化3.水解作用4.碳酸化作用5.氧化作用(三)生物风化 影响因素:(一)环境条件1.气候2.地形(二)岩石的性质1.岩石的矿物成分2.岩石的结构构造3.岩石的节理状况。 十一、崩塌发生的条件? 1.地形条件:只发生在陡峻的斜坡地段①坡度②坡高 2.地质条件:受岩性、构造、结构影响,在节理和断层发育的山坡上岩石破碎,很易发生崩塌。3.气候:物理风化作用很强。4.触发因素:暴雨、强烈风沙、地震、人为条件等。 十二、滑坡发生的条件及形成条件? 滑坡发生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蠕动变形阶段、滑动阶段和停息阶段。 形成条件:1地质条件(内因)易滑地层、软弱面、临空面2.触发条件(外因)暴雨、强烈风沙、地震、人为条件等。 十三、泥石流形成的条件、类型。 形成条件:1.物质来源,有大量松散固体堆积物2.动力条件充足:有流水和重力共同作用3.地形特征有利:肚大、口小、坡度陡 类型:稀性泥石流、过渡性泥石流、粘性泥石流、塑性泥石流 十四、河漫滩有哪些类型? 河曲型河漫滩、汊道型河漫滩、堰堤式河漫滩、平坦型河漫滩 十五、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有哪些? 有四性:可溶性、透水性、流动性、溶蚀性 1.岩石的可溶性:岩石溶解于水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岩石的成分和结构2.岩石的透水性: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取决于岩石的裂隙度和孔隙度3.水的溶蚀力:指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溶解和侵蚀能力4.水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和地下水循环。 十六、地表及地下喀斯特地貌有哪些? 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与溶沟、石芽地、漏斗、落水洞、溶蚀谷地、干谷和盲谷、峰丛、峰林和孤峰、喀斯特丘陵、喀斯特盆地、喀斯特平原 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溶隙、溶孔、石钟乳、石笋、石幔、边石堤等 十七、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各有哪些? 风蚀地貌有:石窝、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龚槽、风蚀谷、风蚀残丘、风城、风蚀洼地 风积地貌有:沙丘、沙滩、沙波纹、沙条 十八、荒漠类型有哪些? 岩漠、砾漠、沙漠、泥漠、岩漠 十九、黄土侵蚀地貌有哪些? (黄土侵蚀沟)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沟间地貌、黄土潜蚀地貌、黄土谷坡地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