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基本概况与要求

项目基本概况与要求

第1章项目基本概况与要求1.1主要内容与要求:本次招标包含分析仪表、系统集成及监控中心等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相关配套工程施工以及服务,包括5年期的质保与5年期的运维。

1.2主要规范及相关标准《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监测网质量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水质自动监测分册2016版》《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52-1999)《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6-2003)《化学需氧量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HJ/T337-2007)《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1-2003)《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3-2003)《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212-2017)《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HJ/T352-2007)1.3主要仪器仪表分析方法1.3.1化学需氧量: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1.3.2氨氮:水杨酸分光光度法1.3.3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第2章设备及服务清单序号设备和仪器数量(台/套)一、分析仪表1高锰酸盐指数在线分析仪9套2氨氮在线分析仪9套3总磷在线分析仪9套二、系统集成1采水单元9套2配水及预处理单元9套3控制单元9套4站房及其附属设施9套三、监控中心1监控中心1套四、质保与运维15年期质保与5年期运维9套第3章分析仪表、系统集成、监控中心技术参数3.1整体设计原则3.1.1在总体和宏观上能反映水系所在区域的水环境状况;3.1.2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3.1.3系统智能、运行可靠、系统开放、维护量小、运行成本低、环保;3.1.4总体设计具体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特点;3.1.5根据现状进行设计,要求系统运行稳定、运行噪音低、自动化程度高、维护工作量小、节能环保等,系统可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长期工作。

系统工艺流程简捷,组成精简,系统设备投资合理。

合理布设监测系统软硬件架构,系统集成满足国家相关计算机系统集成规范及要求;3.1.6根据实际水文状况、地理及周边环境,设计合理的采配水单元,可连续/间歇采水不堵塞,确保向系统提供可靠有效有代表性的水样,不受水位变化(汛期、枯水期)、气候等影响,便于维护管理,可连续或间歇性工作,并能够根据监测要求现场或远程设置监测频次。

3.2设计总体目标3.2.1应适应项目的实际情况,提供合理、完整的方案。

3.2.2提供的方案要求系统性能稳定,运行费用低,维护工作量小,维护方便,易局部更换。

3.2.3提供所需要的辅助设备。

3.2.4系统应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同时应配备稳定的电力供应系统。

3.2.5系统工艺流程简捷,组成精简,力求使系统设备的投资尽量合理。

3.2.6管线布置通畅合理,管材选择确保系统能长期有效运行。

3.2.7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远程监控;3.2.8系统中关键部件应使用优质知名产品。

3.2.9系统设置具有开放性,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运行中的各项参数,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3.2.10系统应保证水样的代表性。

3.2.11将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为先进、安全、科学、稳定、规范、可扩展和绿色环保的水质自动站点。

充分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站的优势,提高监测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确保本系统能长期、稳定、正常地运行。

3.2.12需要配置安全可靠的采水系统。

3.2.13稳定、准确的监测仪器设备。

分析仪器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准确地运行,监测数据可靠;运行费用低,便于维护;抗干扰能力较强。

3.2.14可靠的控制系统。

系统运行状况须能远程诊断和控制,响应及时、控制准确、预警可靠;3.2.15数据采集、处理与传输系统的准确性。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无误,传输准确通畅,数据传输采用无线(如GPRS)传输;3.2.16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应在确保长期可靠地运行基础上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可实现实时在线监测。

3.2.17功能目标3.2.17.1系统须能进行24小时连续在线监测。

3.2.17.2将监测站状态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发送间隔时间可以本地设置也可以远程设置。

3.2.17.3能现场显示测量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

3.2.17.4能存储至少3个月的数据。

3.2.17.5有设备故障、异常,监测数据超限自动报警功能。

3.2.18性能目标3.2.18.1系统采用的设备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维护方便,系统可在无人值守条件下长期工作。

3.2.18.2软件界面设计简洁、美观、实用,功能全面且操作方便,适合监测技术人员使用。

3.2.18.3系统工作稳定,确保自动监测站在有人看管无人值守时正常工作。

3.2.18.4自动监测站采集的信息传输到中心的时间不大于1分钟。

3.2.18.5数据处理软件能快速反应,避免测站数量增加导致系统运行效率明显下降。

3.2.19技术目标3.2.19.1自动监测站采集的数据经GPRS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接收数据进行显示、入实时库。

3.2.19.2投标人需根据本项目配置对自动监测站系统方案进行设计,投标文件需提供系统设计方案。

3.3分析仪表技术要求3.3.1CODmn在线分析仪3.3.1.1用途:用于实时在线监测、显示、传输水溶液中的高锰酸盐指数值。

3.3.1.2采用敏感度高、稳定性强的铂金电极,使外部影响最小化;3.3.1.3数据自动存储、断电不会丢失;3.3.1.4故障报警功能及超限报警功能,具备故障自动诊断功能;3.3.1.5具有自动清洗、自动校准;3.3.1.6具有过热保护:加热温度过高,加热器自动断电;3.3.1.7具有数据存储、下载功能。

3.3.1.8测量方法: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3.3.1.9★终点判定:氧化还原电位终点判定3.3.1.10测试范围:0-20mg/L3.3.1.11重复性:不超过±5%3.3.1.12★准确度:±10%或0.2mg/L取大者3.3.1.13★分辨率:0.01mg/l3.3.1.14采样周期:60~9999min任意可调模式、整点测量模式、外部触发模式可选3.3.1.15校准周期:手动校准和自动校准两种模式3.3.1.16自动校准模式下,(1天~99天)任意间隔任意时刻可调3.3.1.17维护周期:一般每月一次,每次约30min3.3.1.18电源:220VAC±10%,50HZ±10%3.3.1.19输出:4~20mA输出3.3.1.20通讯:MODBUS RS-232、RS-4853.3.1.21继电器:4路,继电器3.3.1.22环境条件:温度可调的室内,建议温度+5~40℃;湿度≤85%(不结露)3.3.2氨氮在线分析仪3.3.2.1用途:用于实时在线监测、显示、传输水溶液中的氨氮值。

3.3.2.2★双光束测量,可消除浊度的干扰,提高仪器测量精度、稳定性及重复性;3.3.2.3故障报警功能及超限报警功能,具备故障自动诊断功能;3.3.2.4具有自动清洗、自动校准;3.3.2.5加热温度过高,加热器自动断电;3.3.2.6具有数据存储、下载功能;3.3.2.7测量方法:水杨酸分光光度法3.3.2.8量程范围:0~200mg/l3.3.2.9准确度:不超过±10%3.3.2.10★重复性:不超过±5%3.3.2.11★分辨率:0.01mg/l3.3.2.12采样周期:时间间隔(0.5~24小时之间,按0.5的整数倍可调)3.3.2.13校准周期:手动校准和自动校准两种模式3.3.2.14自动校准模式下,(1天~99天)任意间隔任意时刻可调3.3.2.15维护周期:一般每月一次,每次约30min3.3.2.16电源:220VAC±10%,50HZ±10%3.3.2.17输出:4~20mA输出3.3.2.18通讯方式:MODBUS RS-232、RS-4853.3.2.19继电器:4路,继电器3.3.2.20环境条件:温度可调的室内,建议温度+5~40℃;湿度≤85%(不结露)3.3.3总磷在线分析仪3.3.3.1用途:用于实时在线监测、显示、传输水溶液中的总磷值。

3.3.3.2数据自动存储、断电不会丢失;3.3.3.3故障报警功能及超限报警功能,具备故障自动诊断功能;3.3.3.4具有自动清洗、自动校准;3.3.3.5加热温度过高,加热器自动断电;3.3.3.6具有数据存储、下载功能;3.3.3.7测量方法:钼酸铵分光光度法3.3.3.8量程:0~20mg/l3.3.3.9★准确度:不超过±10%3.3.3.10重复性:不超过±10%3.3.3.11★分辨率:0.01mg/l3.3.3.12★采样周期:60~9999min任意可调模式、整点测量模式、外部触发模式可选3.3.3.13校准周期:手动校准和自动校准两种模式3.3.3.14自动校准模式下,(1天~99天)任意间隔任意时刻可调3.3.3.15维护周期:一般每月一次,每次约30min3.3.3.16电源:220VAC±10%,50HZ±10%3.3.3.17输出:4~20mA输出3.3.3.18通讯方式:MODBUS RS-232、RS-4853.3.3.19继电器:4路,继电器3.3.3.20环境条件:温度可调的室内,建议温度+5~40℃;湿度≤85%(不结露)3.4集成部分技术要求3.4.1采水单元3.4.1.1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采水方式和取样泵,取样泵满足水站运行所需水量、水压的要求,需根据现场采水距离、水位落差进行相应配置;3.4.1.2采水单元取水泵需一用一备,满足实时不间断监测的要求,具备控制单元的自动诊断泵故障及自动切换泵工作要求;水泵电缆为防水型电缆;3.4.1.3采水单元需配置化学性能稳定的UPVC、PPR或PE材质的采水管路,采水前端应配置橡胶高压软管,采水管路需有保温防冻措施;3.4.1.4需充分考虑水位落差对取水的影响,避免取水口设置在死水区,确保取水深度在水面以下0.5m左右,取水口能随水位变化;当水深小于0.5米时,取水口在水位中部。

取水口可以在7级风浪中保持水平位置较小的位移;3.4.2配水及预处理单元3.4.2.1配水及预处理单元由水样分配单元、预处理装置及管道等组成。

应实现对分析仪器配水的功能。

预处理单元为不同分析仪器配置预处理装置,应根据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分析仪提供相应的预处理,保证预处理后水样不失去代表性的同时能满足仪器的分析要求。

3.4.2.2配水管路需设计合理,流向清晰,便于维护;保证仪器分析测试的水样能代表断面水质情况并满足仪器测试需要;3.4.2.3配水主管路需采用串联方式,各仪器之间管路采用并联方式,每台仪器都从各自的取样杯中取水,任何仪器的配水管路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其他仪器的测试;3.4.2.4需预留水样比对实验用的手动取水口;3.4.2.5需能配合系统实现水样自动分配、自动预处理、故障自动报警、关键部件工作状态的显示和控制等功能;3.4.2.6配水单元的所有操作需均可通过控制单元实现;3.4.2.7所选管材机械强度及化学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便于安装维护,不会对水样水质造成影响;管路内径、压力、流量、流速满足仪器分析需要,并留有余量;3.4.3控制单元3.4.3.1对采水单元、配水及预处理单元、分析单元等进行控制,并实现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保证系统连续、可靠和安全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