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事务文书
二、公文的分类
(一)按使用范围分 1.通用公文
2.专用公文 (二)按系统分
1.党政机关公文 2.人大机关公文 3.政协机关公文
4.军队机关公文
(三)按行文方向分 公文按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
行文。 意见很特殊,可上行、平行、下行。
领导指导性公文 (四)按公文的性质和作用 知照性公文 商洽性公文 会议公文
在下)
正文的篇章结构 1.开头
概述式: 概述工作的基本情况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使读者有个总印象。 总结、报告、会议纪要、简报等常用这种开头方式。
目的式: 开门见山,交代行文目的。 常用“为了,为”等介词起笔,说明要达到的目的。
依据式: 开头交代制文的依据。 常用“根据、依照”等介词引起全文。
引述式: 在开头引其他机关的来文。批复和函的开头就需引述对方来文。 如:“你公司《关于成立的请示》收悉。”
1.份号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2.密级和保密期限 3.紧急程度 4.发文机关标志 5.发文字号 6.签发人 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二)主体部分 公文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
件说 明、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要素。 1.标题
《条例》规定: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 成。
过渡与照应 ⒈过渡 ⑴过渡词:因为……所以;综上所述等 ⑵过渡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现作如下通知:
特作如下通告:
四、应用文的语言 (一)语言运用的要求 1.准确 2.简明 3.平实-朴质无华,通俗明白,不追求华丽辞藻。 4.得体 5.生动 (二)表达方式 叙述、说明、议论是应用文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计划
计划是前进方向上的路标,是一切行动的先导,也是 实现目标的手段。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是指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一定目标,制 定相应措施和步骤的事务文书。 计划也是个统称,常见的安排、打算、设想、要点、 方案等都属于计划。
二、计划的特点 1.预见性 2.可行性 3.明确性
第一节 计划
3.合理运用书面辅助语言 合理运用书面辅助语言可以使应用文的表达更
为形象、直观、简明。 常见的书面辅助语言:图形、表格、公式、符
号等。
㈣应用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1.准确 2.简洁 3.朴实 4.得体
五、应用文表达方式 ㈠应用文表达方式概述
应用文的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说 明和议论。
㈡叙述 1.叙述的含义
标题的表达形式 ⑴完全式:
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①发文机关名称要用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 ②事由应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事由的结构:“关于…..的 ③文种要准确。
发文机关名称、文种 ⑵省略式 事由、文种
文种 如:
重庆市人民政府命令 关于2013年春节放假的通知 通知
⑶选用公文文种常出现的错误 ①混用法定公文文种
2.鲜明: 应用文:直截了当;态度明确。
作者通过文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应该让人 一目了然,一读就懂。
3.单一
一篇应用文只能表达一个主要意图或基本观点,即 “一文一事”、“一文一旨”。单一的要求含义有二: 一是事项的单一,二是主旨的单一。
4.深刻
5.新颖
(三)主旨的确立与表现
1.篇名点旨-就是用标题概况点明主旨 《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二)工具性
应实而生
生而实用
(三)规范性 内容须符合党和国家 法规
政策
规定 《条例》
格式、行文程序等按
《格式》 (四)时效性
时代性
及时性 效用的时限性
五、公文的作用
1.领导指导作用 2.处理公务作用 3.宣传教育作用 4.凭证依据作用
第二节 公文格式
《党
《条例》第十条规定: 公文的版式按照
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
一、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 度、 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 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 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
期、页码等十九个要素组成。
国标将组成公文格式的各要素划分为“版头”、 “主体”、“版记”三部分。
2.常用的说明方法 ⑴定义法 即对事物的内涵与外延作明确界定,讲明 事物、事理“是什么”。 ⑵诠释法 即对事物作比较详细具体的介绍,是定义 说明的具体化,对定义作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 ⑶分类法 对较为复杂的事物的构成作分门别类的说 明介绍。 ⑷引用法 引用相关论述、文件资料说明事物的形状、 特点、本质和规律。
2.篇首亮旨-开门见山,开头交代行文的目的、意义等 “为了,为或者根据”
3.篇中明旨-将文章的主旨分解为几个方面,每部分用小 标题或段首句概况其基本内容。(分条列项)
4.呼应显旨-采用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的方式表现主旨。 5.篇末显旨-文章结尾点出总的要求、目的的显旨方式。
二、应用文的材料 ㈠应用文材料的含义
如:公告—通告、决议—决定、 ②错用事务文书文种
把属于机关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的事务文书文种用 于法定公文。 ③自制文种
生造文种并以法定公文行文。
2.主送机关 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普发
性公文可无主送机关。 3.公文正文
公文的内容简单时,采用独段式表达;内容复 杂时,应采取分条列项的方式表达。 4.附件说明
材料是指作者用来表现主旨的一系列事实和证据, 包括具体的情况、措施、意见、数据、图表和 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
搜集和掌握大量的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聚材 (三)选材 (四)用材-数据材料和图片材料
1.先后有序;2.详略得当;3.注意色彩
三、应用文的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 是指对文章整个格局的布置与安排。
正文的篇章结构
3.主体——分条列项 ①小标题式 ②标序式 ③条目式(条款式)
层次和段落 ⒈层次又称为意义段,是指文章内容表
达的 逻辑次序,体现事物发展规律。
⒉段落又称为自然段,是指文章内容表 达因 为转折、间歇等原因所造成的文字上的分割,通 常有明确的分行标志。
⒊应用文常用的层次和段落安排 缘由—观点 事实----结论 结论----理由
第二章 公文写作知识
第一节 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涵义 1.广义公文
广义的公文即公务文书,是指党政机 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合法组织 在处理公务时形成和使用的各类文书。
2.狭义公文 狭义公文也称法定公文,即由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中规定的决议、决定、命令(令)、 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 批复、议案、函、纪要15种公文文种。
包括:外部结构格式; 正文篇章结构; 正文逻辑结构
应用文外部结构
1.标题 写法:发文机关+关于+事由+文种
Word文档中,第一段,字体-宋体,小二/二号,加黑,居中 2.发文机关 办理或答复公文的机关 写法:标题下空一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字标示 3.正文 一般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写法: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空两个字起写,3号仿宋体 4.落款 署名 (发文机关名称、姓名)+成文时间(名称在上,时间
报请性公文
(五)按涉密程度分 普通公文 绝密公文 机密公文 秘密公文
(六)按处理时限分 普通公文 特急 加急
保密公根据处理方式 阅件 办件
三、党政公文的适用范围,见教材P324
四、公文的特点
(一)法定性 作者的法定性 效用的法定性 制发程序的法定性
应用文一般都要涉及一定的事件或事项, 因此必须采用叙述手段陈述事实经、过程等。 2.叙述方法
以顺叙为主, 有时也可用倒叙和分叙, 一般不用插叙、补叙等其他方法。 3.叙述人称
主要以第一、二人称为主。
概括 4.叙述的基本要求 直接
真实 ㈢说明 1.说明的含义
说明,即阐释和解说。是用简明而准确的文字 对事物的特性、状态、功能、成因等作静态的介绍、 解释。
正文的篇章结构 2.结尾 总结式: 以简练的语言概况全文的主旨。 “总之,总的来说” 号召式: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以激励读者。 “希望” 说明式: 在结尾交代、说明一些问题,已引起读者的注意。 如:“本办法自2006年3月30日起实施。” 定型式: 以惯用语结束全文。如“特此通知,以上意见妥否请指示”
议论主要是叙述、说明的补充手段,处于从属 地 位,不能喧宾夺主。
2. 议论表达的主要要求
⑴夹叙夹议 边叙述、说明情况,边予以分析 评价,即就事论事。 ⑵简化论证 即直接用判断句式,表明“是什 么”、“要怎样”、“应该怎样”。 ⑶以立论为主 以立为主,以破为辅。 ⑷多正面论证 应用文一般以正面灌输,正面 导向。
第四节 应用文的写作要素
一、主旨 ㈠主旨的含义 主旨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 主要意图。 在一篇文章中,主旨是“统帅”和“灵魂”
(二)主旨的基本要求 1.正确 正确是指文章的主旨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阵 政策,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有社会效益。
作者通过文章表达的内容应该: ⑴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 ⑵符合客观实际; ⑶符合事物发展的本质或发展规律。
三、计划的构成与写法 标题+正文+落款
1.标题——发文机关+关于+事由+文种 《=+公司2011年公司计划》《++公司2012年技术革新计划》 2.正文——前言+主体+结尾 (1)前言:目的式开头,常用“为了,根据”+过渡语“为此,
特制订计划如下:”。表明计划的依据、目的或指导思想, 说明 “为什么做” (2)主体:任务+目标+措施+步骤(分条列项) (3)结尾:号召式结尾“希望”;省略 3.落款——单位名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