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常用事务性文书写作
第四章 第二节
(3)需要传达领导指示或提出工作要求时, 也可用按语形式来表达。 一些内容比较单一,篇幅很短,内容 一目了然的简报,就不用写按语了。 按语的作用,是把所发的材料和现实 工作结合起来,加深读者对材料的理解和 认识。
第四章 第二节
写好按语是编好简报的一个重要环节,力 求写得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常见的按语写法有以下几种: 1、说明性按语 2、评价性按语 3、批示性按语 按语的长短、繁简,主要根据材料内容 来确定。
第四章 第二节
1955年6月,国务院《关于所属各部门 工作报告制度的规定》中指出:各办、外 交、计委、建委、体委、民委、经委每两 周向总理写一次工作简报,明白扼要地报 告所掌握范围内的重大问题的处理,工作 中的重要情况和经验。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对简报作出的 规定。对简报的正式命名。
第四章 第二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 第一节
(三)材料的典型性 典型的材料可以“以一当十”。可以是人 物的典型,也可以是事物的典型。通过这 一个或几个典型,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实质。 (四)语言朴实、夹叙夹议 既说清楚事实,有表明了观点。
四、调查的方式、方法及思考
(一)调查的方法 1、直接调查 2、间接调查
第四章 第一节
简报只是一个统称,还可称为:
XX动态 情况反映 XX快讯 XX通讯
XX简讯 内部参考 每日情况
二、简报的作用
第四章 第二节
(一)下情上达 (二)上情下达 (三)同级机关互通情报 简报虽然属于内部文书,但它不是公文, 不具有公文的约束力。
三、简报的种类
(一)根据简报的性质分 综合简报 专题简报 (二)根据发送对象的不同分 上行简报 下行简报 平行简报 (三)根据简报内容分 情况简报 会议简报 经验简报
第四章 第一节
一般有这样几种方法: 1、选择一个或几个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材 料,来说明观点。 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 3、用精确的统计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
第四章 常用事务性文书写作 第二节 简报
一、简报的含义
第四章 第二节
简报——即“简明扼要的情况报告”。 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用于汇报工作、 反映情况、交流信息的事务性文书。 我国最早的在内容和形式上趋于完善的 简报,是在汉武帝初年出现的。
二、调查报告的种类
第四章 第一节
从内容上分: (一)社情调查报告(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二)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三)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四)研讨性调查报告 (五)评介新生事务的调查报告 (六)综合分析的调查报告
三、调查报告的特点
第四章 第一节
调查报告是一种以说明、叙述、夹叙夹议 为主的文体,主要用来说明调查研究的情 况和结果。 (一)客观性、真实性 靠事实说话是调查报告最大的特点。 客观事实是调查报告赖以存在的基础,是 调查报告的生命。
第四章 第二节
简报正文的写作,与消息的写法有相似之处, 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 要求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全文的主要情 况、主要事实、基本情况,起到开门见山的 作用,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为主体的展开 做必要的铺垫。 可采用:叙述式、提问式、结论式等开头 的方法。
第四章 第二节
第四章 第二节
(二)简报的写法 报身是简报的核心部分,写好简报的关键, 在于写好报身部分的按语、标题和正文。 1、按语 又称为“导语”、“编者按”、“按”。 它是简报的编者,用一小段简洁明了的文 字,对此份简报的主要精神或者情况,作 出简要的说明或评论。 那些情况下,需要加按语?
第四章 第二节
那些情况下,需要加按语? (1)重要的简报必须加上按语。 (2)下级呈报给上级机关的材料很典型, 上级常用简报的形式予以转发。这时,需 要加上按语说明转发的目的、意义、作用, 或者对所转发的材料内容,做必要的提示 或评议。
第四章 第一节
(二)调查的方式 1、开调查会 先明确调查会的目的,拟好提纲,用什 么方法和步骤。与会者要有代表性。 2、个别访问 这是一种面对面的调查。重要的是和被 调查对象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访问 中善于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第四章 第一节
3、蹲点调查 到某一个被调查的地方或单位住下来,深入 全面地进行调查。这当中,可以用开调查会、 个别访问、现场察访等方式。这种方法,不 但会取得大量的材料,而且还会获得切身的 感受,写出深刻、有特点的调查报告。 4、现场察访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 背景和过程,获得直接的现场感受,特别是 能提供出某些细节,充实报告的内容。
1、报头
第四章 第二节
在简报首页的上方,约占首页的三分之一的位置, 报头的尾部用一横线与报身部分隔开。 报头的主要内容有: (1)简报名称 (2)期号 (3)主编单位 (4)印发日期 这四项是主要内容,除此之外,如有特殊需 要,可加上密级、编号等项内容。还可标上“内 部文件”、“内部文件,注意保密”等。
第四章 第二节
四、简报的特点
第四章 第二节
(一)新颖 和新闻报道相同,具有新闻性。 在这里新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反映是事情是人们“欲知而不知的”。 如: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成就、新经验 等等。它不是人们已知信息的重复,它是与人们 完全不同的信息,重复的信息没有价值,这是信 息需求的功利性所决定的。 2、新闻价值。新鲜的事不一定都值得披露,这需 要由新闻价值来决定。
第四章 第一节
(二)选题的针对性 调查报告价值的大小,选题很重要。主要 看是否抓住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选题应从实际出发,选择社会热点问题和 焦点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和建议。 其中,针对性越强,文章价值就越大。 关于调查报告的选题原则: 1、题目宜小不宜大。 2、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材料要典型、观点要正确。
第四章 第二节
2、标题 其写法和新闻、消息等有相似之处,即可 以是单行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 但简报的标题又不要求像新闻那样引题、 正题、副题一应俱全,它只需正、副标题 即可。这种写法在于: 正标题揭示文章的思想意义;副标题从不 同方面对正标题加以补充。
第四章 第二节
3、正文 即简报所刊登的文章。 一期简报,有时只有一篇文章,有时几 篇文章。如果刊登的是几篇文章,它们都 有各自的标题,正文独立成篇。几篇文章 必须是围绕这期简报的中心、主题而组合。
第四章 第二节
2、报身 这是简报的内容部分,即简报的核心部 分。它包括标题和正文。如果需要强调简 报内容或者转发材料时,一般还要在标题 前加上“按语”,即“编者按”。 有些正文结束之后,还有用括号说明供稿 人。
第四章 第二节
3、报尾 其内容有两点: (1)发送范围 报——给上级单位 送——给同级或不相隶属单位 发——给下级单位 (2)印发的份数
第四章 第二节
◆
人口普查简报 国务院人口普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 XX年X月X日 —————————————————————— 编者按:如何进行行业、职业调查归类工作,是 县、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的一项重要任务。广东省 兴宁县开展这项工作的做法经验,可供参考,现 予转载。 广东省兴宁县进行行业、职业 调查归类工作的体会 正文略………………。
第四章 第二节
(四)真实 真实可靠是简报的生命。 简报的材料,除转发的以外,一般都是第 一手资料,并且都是经过核实、确认无误 的。 (五)保密 部分简报有这个特点。 简报是在内部一定范围内传播,特别是一 些高层的简报,其内容是要求保密的。 有些在简报上注明“内部参考”,这一点 与“新闻报道”有明显的区别。
第四章 第二节
(一)简报的格式 简报有比较固定的格式 由报头、报身、报尾三大部分组成
(密级)
XX简报
(第2期)
(编号)
编发单位 印发日期 —————————————————————————— 按语:………………………………………。 标 题 正文………………………………………… …………………………………………………… …………………………………………………… …………………………………………………… …………………………………………………… ………………………………。 ———————————————————— 发送范围: (报、送、发) (共印XX份)
第四章 常用事务性文书写作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调查报告 简报 计划 总结
事务性文书的概念
机关使用文件,除了公文《办法》和《条 例》里所规定的法定公文外,还有许多应 用文要用到,而且经常使用,为了区别于 法定公文,我们把这些文种称为“事务性 文书”。
法定公文与事务性文书的区别 1、法定公文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政策性,一些公文 起着法规、准绳的作用;而事务性文书一般不具 备这种权威性和政策性。 2、公文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文 程序规范,非常严格;事务性文书,由于不是明 文规定的正式公文,办文程序随意性较强,没有 明确的规范。 3、就行文格式来看:除了“简报”有一定的格式要 求外,其他的文种格式是一种“约定俗成”没有 明文规定。
第四章 第二节
什么是新闻价值? 一般意义的新闻价值是指:对社会、人民有 益、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和信息。 简报作为一种内部新闻,其价值应着眼于本 单位工作,对本单位的工作是否起到积极作用, 其新闻价值是否服从、服务于本单位。 对于“新”也不要误解为“前所未有,闻所 未闻”的事,不少新事物是由旧事物演变而成的。 表现“新”:一要善于开掘,注意观察,发现平 常事物中的内涵;二要善于性质新的表现角度。
五、简报的内容
简报适宜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议消息
第四章 第二节
2、上级机关的工作部署和指导意见 3、领导的重要讲话 4、带有方向性的重要活动 5、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经验 6、广大群众关心的事物 7、政策、措施的反馈信息 8、值得注意的一些不正之风 9、指导性的例行情况通报
六、简报的格式和写法
第四章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