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事务性文书写作参考资料

常用事务性文书写作参考资料


14
第四章 第一节
(三)调查后的思考 调查报告可以说是思考的产物,调查
过程中,有些事实是明显的,谁看到都会 抓住去写;但有些问题的现象并不明显, 那么谁思考问题的角度新、深,你就会写 出别人写不出的文章。
有时候,写好文章是在于“发现”和 “思考”上。
“见人之所皆见,思人之所未思”。
15
第四章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中,
13
3、蹲点调查
第四章 第一节
到某一个被调查的地方或单位住下来,深入 全面地进行调查。这当中,可以用开调查会、 个别访问、现场察访等方式。这种方法,不 但会取得大量的材料,而且还会获得切身的 感受,写出深刻、有特点的调查报告。
4、现场察访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 背景和过程,获得直接的现场感受,特别是 能提供出某些细节,充实报告的内容。
7
第四章
三、调查报告的特点
第一节
调查报告是一种以说明、叙述、夹叙夹议 为主的文体,主要用来说明调查研究的情 况和结果。
(一)客观性、真实性
靠事实说话是调查报告最大的特点。
客观事实是调查报告赖以存在的基础,是 调查报告的生命。
8
在这一点上,注意和新闻报道的区别:
第四章 第一节
新闻报道——时限性很强,容量较小。只是从一 个侧面或几个侧面去反映对象。不一定要求完整、 系统地摆出事实。特别是一些通讯报道,可以在 写作中较多的用叙述、描写、抒情手法,对具体 人物、事件着力刻画,用一定的故事性和形象性 去说明道理,通过报刊公开发表的形式,去影响、 感染读者。
第一节
如何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一般有这样几种方法: 1、选择一个或几个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材 料,来说明观点。 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 3、用精确的统计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
16
第四章 常用事务性文书写作 第二节 简报
17
第四章 第二节
一、简报的含义
简报——即“简明扼要的情况报告”。 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用于汇报工作、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对简报作出的 规定。对简报的正式命名。
19
第四章 第二节
简报只是一个统称,还可称为:
XX动态 XX简讯 情况反映 内部参考 XX快讯 每日情况 XX通讯
20
第四章 第二节
二、简报的作用
(一)下情上达 (二)上情下达 (三)同级机关互通情报
简报虽然属于内部文书,但它不是公文, 不具有公文的约束力。
3
第四章 常用事务性文书写作 第一节 调查报告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章 第一节
一、调查报告的概念
调查报告是根据特定的意图,经过实际 的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有观点、有事实、 有分析、有结论的书面报告。
5
第四章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称谓,常见的有: “……的调查” “……的调查记” “……的考察报告” “……的情况调查”等等。
21
第四章 第二节
三、简报的种类
(一)根据简报的性质分 综合简报 专题简报
(二)根据发送对象的不同分 上行简报 下行简报 平行简报
(三)根据简报内容分 情况简报 会议简报 经验简报
22
第四章 第二节
四、简报的特点
(一)新颖 和新闻报道相同,具有新闻性。 在这里新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反映是事情是人们“欲知而不知的”。 如: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成就、新经验 等等。它不是人们已知信息的重复,它是与人们 完全不同的信息,重复的信息没有价值,这是信 息需求的功利性所决定的。 2、新闻价值。新鲜的事不一定都值得披露,这需 要由新闻价值来决定。
第四章 常用事务性文书写作
第一节 调查报告 第二节 简报 第三节 计划 第四节 总结
1
事务性文书的概念
机关使用文件,除了公文《办法》和《条 例》里所规定的法定公文外,还有许多应 用文要用到,而且经常使用,为了区别于 法定公文,我们把这些文种称为“事务性 文书”。
2
法定公文与事务性文书的区别 1、法定公文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政策性,一些公文
调查报告——容量较大,时间上有更大的伸缩性。 在写作方法上,用事实说话,提出问题、经验或 教训等等。文体上较严肃,也可以作为新闻报道 的一种类型公开发表,但更多的则是提供领导机 关作参考。
9
(二)选题的针对性
第四章 第一节
调查报告价值的大小,选题很重要。主要 看是否抓住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选题应从实际出发,选择社会热点问题和 焦点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和建议。
起着法规、准绳的作用;而事务性文书一般不具 备这种权威性和政策性。 2、公文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文 程序规范,非常严格;事务性文书,由于不是明 文规定的正式公文,办文程序随意性较强,没有 明确的规范。 3、就行文格式来看:除了“简报”有一定的格式要 求外,其他的文种格式是一种“约定俗成”没有 明文规定。
反映情况、交流信息的事务性文书。 我国最早的在内容和形式上趋于完善的
简报,是在汉武帝初年出现的。
18
第四章 第二节
1955年6月,国务院《关于所属各部门 工作报告制度的规定》中指出:各办、外 交、计委、建委、体委、民委、经委每两 周向总理写一次工作简报,明白扼要地报 告所掌握范围内的重大问题的处理,工作 中的重要情况和经验。
其中,针对性越强,文章价值就越大。
关于调查报告的选题原则:
1、题目宜小不宜大。
2、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材料要典型、观点要正确。
10
第四章 第一节
(三)材料的典型性 典型的材料可以“以一当十”。可以是人 物的典型,也可以是事物的典型。通过这 一个或几个典型,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实质。
(四)语言朴实、夹叙夹议 既说清楚事实,有表明了观点。
调查报告在单位范围内使用,属于公务 文书范围,一般供上级作决策参考用;也 可供报刊发表,带有新闻价值。其作用有 引导社会、百姓了解一些新的政策、了解 大家关注事件的真相等等。
6
第四章
二、调查报告的种类
第一节
从内容上分: (一)社情调查报告(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二)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三)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四)研讨性调查报告 (五)评介新生事务的调查报告 (六)综合分析的调查报告
11
第四章
四、调查的方式、方法及思考 第一节
(一)调查的方法 1、直接调查 2、间接调查
12
第四章 第一节
(二)调查的方式 1、开调查会
先明确调查会的目的,拟好提纲,用什 么方法和步骤。与会者要有代表性。 2、个别访问
这是一种面对面的调查。重要的是和被 调查对象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访问 中善于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