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翻译ppt

文言文翻译ppt


• 昧昧我思之 • 吾日三省吾身 •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 之墙不可圬也。”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张良入,要项伯。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 婚姻。
硕鼠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1. 古文翻译可以有两种考查方式:一种是将文句 翻译出来让考生做出判断,另一种是让考生直接翻译 句子。以后一种为主要考查形式。2014 年 18 套试卷 中仅北京卷将文句翻译出来让考生做出判断,其余 17 套都属于直接翻译。分值将保持 7—10 分。可见,近 几年这一考点还将会是考查重点。 2. 命题者在设计题目时, 往往注重考查以下因素: 一是成为理解句子关键或难点的若干常用实词,以一 词多义、古今异义为主;二是句中往往有词类活用现 象;三是往往存在文言特殊句式;四是句子往往具有 鲜明的语气特点;五是有时句子还会使用一些修辞手 法。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译:尖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夫晋,何厌之有?
译:有什么满足的?
(宾语前置)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 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
(状语后)
④“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译:你不聪明,太严重了!(你太愚笨了!)
在文言文翻译时,补出 省略 的成分。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发语词,删去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助词,表提顿,删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被事物拘束, 而能够随着世事转变 (自己的想法)。
① 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② 通假字换成本字, ③ 将单音词换成 双音词,④将古词换作现代词。
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 “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
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 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 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要达到的目的看,文言文翻 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不便用意译。
文言文是什么?
• • • • • • • • • 文言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 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 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 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 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 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 是遭遇膑足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 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 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留 删





人名
A.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B.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年号
地名
如: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 元以为下临深潭……”
“元封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 汝。”
总结一:凡朝代、年号、人名、 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 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 解释下面文段中的12个“其”字 • 狐谓狼曰:“羊肉其①鲜乎!君其②有 意,叼其③一而啖之,得饱其④口福。”狼 曰:“其⑤如猛犬何?”狐谓于犬曰:“羊 数詈君,其⑥言不堪入耳,君竟无所怨,其 ⑦无闻邪,其⑧畏主人邪?及其⑨嬉逐,愿 为一雪其⑩耻。君其 ⑪ 许之!” 犬笑曰:“欲加之罪,其⑫无辞乎?”护 羊愈谨,狐与狼愤然离去。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 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 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做到“达”“雅”还要注意虚词的翻译
在省略句中,补出省略的成分:
( 你) 度我至 ①沛公谓张良曰:“……
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 (鼓) (鼓) 三 而竭 。 (省略谓语) ③竖子,不足与(之) 谋。 (省略宾语)
(于) ④今以钟磬置 水中。 (省略介词)
⑤(人携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省略主语谓语)

文言之美在于干净、简练,就像古刹里一位 高僧的禅房,你不会看到多余的东西;文言之 美美在意韵,这意韵需要你去细细的品,就像 那种窖藏千年的美酒,其滋味历久弥香;文言 之美美在结构, 古文深谙华夏建筑美学的特 点,整体严密,画梁雕栋、错落有致,讲究层 层递进、委婉铺垫、曲径通幽;文言之美美在 音韵,抑扬顿挫、铿锵悦耳,让悲愤、温婉、 苍凉、欣喜的情愫在平平仄仄中流淌。
1.文言文翻译应注意六个采分点 高考文言文翻译,命题者总是选择一些带有关键 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来考查考生。要关注以下 六个采分点: (1)句子大意。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确 保句子通顺完整,译出句子的大意。 (2)重要实词。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 词语, 翻译时要联系全文, 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3)重要虚词。考试大纲 18 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 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 等,复习中应当注意它们的用法。 (4)词类活用。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 用词的词性及词义。
陨 盗
陶渊明
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拊 床一呼,二盗俱陨。
王蓝田性急
刘义庆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 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 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选自[南朝宋]《世说新语》)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
指出下面文言文句子中可以删去的词
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之)
例: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足下) 例:死生,昼夜事也。 (生)
例:宫中之事,事无大小。(事)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 也)
翻译下列句子: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删去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
• 狐谓狼曰:“羊肉其(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鲜 乎!君其(表假设如果)有意,叼其(代词,其 中的)一啖之,得饱其(代词,自己的)口福。 ”狼曰:“其(语气副词,表反问)如猛犬何? ”狐问于犬曰:“羊数詈君,其(代词,它的) 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是 ……还是……)畏主人邪?及其(代词,它们) 戏逐,愿为一雪耻,君其(副词,表商量语气) 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表反问语气 副词,难道)无辞乎?”护羊欲谨,狐与狼愤然 而去。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 例:1、 郑人使我 掌其北门之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 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意译为辅,适 当补充)
文言翻译 的种类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 和意译两种。
1、 把 文言文的某些词,换成与它相当的现代汉语的某些 词。 如: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其中“余”换成“我 ” “愈”换成“更加”; ;“闻”换成“听 到”; “悲” 换成“悲痛”。 2、用本字换通假字。 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用本字“早” 换通假字“蚤”。
翻译下列句子:
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 讳饰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 通地译出。
翻译下列句子:
借喻:喻指边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借喻:喻指污浊的官场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译: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
词类活用,形作动
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译:最终让上官大夫去在顷襄王前诋毁屈原 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通“剃”
译:第二是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 。 3.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译: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把文言句中的 ① 主谓倒装 句、 ② 宾语前臵 句、③定语后臵句、④介词结构后臵句及其 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1、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 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2、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 3、卢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4、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 文言词。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 有具体意义的虚词。情况:①句首 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 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④偏义 复词中的衬字。
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
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考纲在线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 说明》“考试内容”部分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考 试范围包括“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 B 级。 简要解读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 最有效的方式,一直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从 2002 年开始,文言文段落或句子的翻译已成为文言文 阅读的必考内容,而且逐渐由客观题发展为主观题。 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 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要求将 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 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 持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