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矿厂标准化9.2应急预案

选矿厂标准化9.2应急预案

9.2应急预案XXXXXX矿业公司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公民生命安全及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规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国家主席令[2002]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年国家主席令[1993]65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主席令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1年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5)《生产安全事故和调查报告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6)《****省安全生产条例》(*****省*****公告第*****号)7)《****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安办[******]*****号)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9)《*****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备案评审实施办法》(***安委办[****]****号)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1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山铁石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Ⅱ级以上的边坡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爆破事故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

1.4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分为: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爆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4.1当发生坍塌事故时,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如果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坍塌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如不能处理,需将人员设备撤离至安全地带,并设置警戒线及警示标志,同时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1.4.2当发生爆破事故时,现场发现人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判断是否可能再次发生事故,撤离所有人员至安全地带。

当爆破引起建筑物发生坍塌,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应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同时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1.4.3当发生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事故时,现场发现人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

如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同时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1.4.4当发生车辆伤害事故时,驾驶员应立即停车,防止发生其他事故,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负责人接到通知后,马上组织人员到事故现场开展自救工作。

如发现手上人员压在运载物资下面,立即清开货物,抢救受伤人员。

如不能处理,应设置警戒线及警示标志,同时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1.4.5当发生触电事故时,现场发现人应立即通知设备运行人员断开相关设备电源,并汇报相关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援救处置,在抢救过程中需要注意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在挑开带电线路时应使用干竹竿、干木棍等绝缘器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勿用手拉扯。

如不能处理,应设置警戒线及警示标志,同时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1.4.6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现场发现人应立即通知设备运行人员断开相关设备电源,并汇报相关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援救处置,发现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受伤者伤势较重或无法现场处置的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同时做好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进行事故调查。

矿山应急预案体系图如下:XXXXX矿业有限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图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爆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1.5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切实加强员工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员工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生产安全事故抢救调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指挥部办公室和救援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

3)自身为主,支援为辅: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生产安全事故抢救调查处理指挥部为主,必要时请求地方安监部门进行指导。

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本公司内各有关部门配合、指导、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发生事故的矿山企业是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工作。

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物资和技术储备工作。

2危险性分析2.1单位概况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赤城县炮梁乡于家沟村西,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XX°XX′XX″;北纬XX°XX′XX″。

矿区距XXX国道2.5km,距县乡村道路0.8km,入厂区有砂石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采选联合企业,年处理原矿230.0×104t,年产铁精粉33×104t。

现有职工209人,公司实行矿部—车间二级管理体制,管理组织机构健全,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企业运作基本达到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公司以创新、诚信、务实的精神,打造科学健康发展的冶金矿山企业。

矿区位于区域分水岭南侧,最高标高1444.30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1112m(炮梁东北),相对高差300余米,矿床附近最低侵蚀基准面1150m。

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西部紧邻XXXX矿业有限公司磁铁矿矿区,北部紧邻XXX磁铁矿厂矿区,东部300m为XXXXX矿业有限公司蛭石矿矿区,采场东200m为XXX村。

矿山为山坡露天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采用公路运输开拓,潜孔钻机穿孔,中深孔爆破技术爆破岩石,爆破作业由具有相关资质的XXX矿山服务公司承担。

按设计要求从上自下分台阶开采。

生产流程工艺图如下: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依据《XXXX矿业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确定本矿山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边坡坍塌、爆破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车辆伤害、触电伤害、机械伤害等危险源。

2.2.1边坡坍塌⑪边坡坍塌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未按设计确定的自上而下台阶法开采、台阶坡面角不符合设计要求、未对陡坡进行处理。

②雨季未采取疏水措施,雨水冲刷边帮。

③未建立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日常、雨后和化冻期忽视对边坡的检测和检查,发现滑坡前兆时,未及时报告和处理。

④未按设计规定的宽度预留安全平台,坡面角大于设计要求,未及时清理平台上疏松的岩土和坡面上浮石。

⑤开采过程不规范,采场工作面边帮形成伞檐。

⑥未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

⑦若矿体节理发育,造成边帮不稳定。

⑧非工作帮危险地段未进行护坡处理。

⑨在工作帮或爆堆底部超挖、掏采。

⑩最终边坡未采取预裂爆破等减震措施或控制爆破。

⑫边坡坍塌发生场所及后果边坡坍塌发生在采矿工作面、采矿平台、工作平台、采场运输道路。

一旦发生边坡坍塌,不仅会切断运输道路,破坏采矿工作面;受暴雨影响时易发生泥石流,掩埋作业人员和设备。

边坡坍塌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2.2爆破伤害⑪爆破伤害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管理混乱,炸药和起爆器材混装混运。

②安全警戒距离不够,起爆指令与警戒信号不明确,警戒不严,导致爆破飞散物伤害事故。

③安全员或爆破员无证上岗,麻痹大意,违章作业。

④爆破后,未经安全人员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情况,未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就恢复作业。

或未到15min人员即进入爆破地点。

⑤无爆破设计,或不安爆破设计施工。

⑥起爆器材(导爆管)质量不符合。

⑦打残眼。

⑧违章处理盲炮。

⑨爆破时人员及设备未撤离到爆破危险区外或人畜误入爆破危险区内。

⑩爆破器材在往采石场作业面运输过程中或临时放置时受剧烈碰撞或遇火种引发爆炸。

⑫爆破伤害发生的场所及后果爆破伤害主要发生在采场作业面和爆破器材装、运、卸过程中及临时放置处,发生早爆、盲爆(拒爆)和爆炸飞散物伤人等事故,其后果严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及经济损失。

2.2.3物体打击⑪物体打击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采场爆破作业时,人员未能及时躲避到安全爆破距离之外。

或未按设计设置符合要求的避炮设施。

②未按照设计的装药量和堵塞长度进行装药和堵塞,爆破时产生大量飞散物,造成人员伤害。

③装载机装卸过程中物料滚落。

④爆破后未及时清理大块和浮石,采场高处浮石滚落。

⑤工作面偏帮和松动危石掉落。

⑥凿岩时震动使危石掉落。

工作前未检查凿岩机,凿岩中钎杆断裂砸人。

⑦装载车辆时,有滚石落下。

⑧车辆装载过满造成石块滚落伤人。

⑨运输车辆在通过弯道时石块甩落伤人。

⑩上下相邻的两个工作台阶同时作业,工具或矿岩坠落。

⑫造成物体打击伤害的场所及后果物体打击伤害发生的场所主要在采场工作面,其次是装矿场地、装卸运输过程中和设备、设施下面。

物体打击伤害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

2.2.4高处坠落⑪高处坠落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未严格按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而形成高陡坡开采。

②工人作业高度大于2m,凿岩工、装药工、撬山工工作时未佩带安全带、安全绳固定不牢、多人同时使用一条安全绳。

③安全绳、安全带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失效。

④工人在冒险作业时的心理因素,精力不集中、判断失误、操作错误、过度劳累。

⑤在高处作业时,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如大风、暴雨,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撤离现场。

⑥工作平台宽度小,人员在平台上工作时由于闪失发生坠落事故。

⑦运输平台不符合设计要求,平台宽度小,装载机作业时坠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