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分析方法.pptx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分析方法.pptx
复制数据
移动数据 用鼠标移动
插入行,列
二、能力构成分析法(层级分析法)----逆向分析
教学目标
能力
从属 能力
从属 能力
从属 能力
从属 能力
从属 能力
从属 能力
原有 能力
从属 能力
从属 能力
教学 起点
层级分析法(能力构成)
文件:………
我的电脑
基本 概念
文件夹:………
文
文件属性……
件
辨别图标……
的
查 找
2.内容选择的自我评价 所选择的内容是否为学习所必需? 还需要补充什么? 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应该删除? 内容的逻辑关系如何? 内容的处理体现了什么教学方法? 排列顺序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学习者掌握了哪些内容? 学习从哪开始?
3.内容的安排应注意
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 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按事物的发展规律排列 注意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的
查 找
我的文档(参考“我的电脑”)
和
使 用
展开文件夹 窗口结构
资源管理器
关闭展开
操作方法……
输入文本
编辑栏中输入 单元格输入 下拉菜单输入
输入数值
货币型数值 小数
将
日期和时间
数
据
特殊符号 使用填充柄填充数据
输
使用快捷菜单填充
入
填充数据 使用组合键填充
到
使用有效性填充
计
算 机
修改数据 在单元格中修改 在编辑栏中修改
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
➢ 一、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 ➢ 实现教学目标而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 用图示或列提纲,把实现教学目标需学习的知识归
纳成若干方面,从而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
➢ 适用范围:教师初步备课或课程、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归类(图解)分析法
窗口结构
我的电脑
认识图标……
文 件
特点 操作方法……
2地.对增于加重其要广的度课和程深内度容,,即在把教每材一展后开继过学程习的建各立个在部前分面重经复验涉的及基时础,之整要上合不,与断同 时又在更高层次上对其作更深入、更广泛的探讨,而不是完全只在迁同移一水
平上一遍又一遍地重现。
3.教材的组织应该有利于学生觉察一个领域与另一个领域之间有意义的联 系,以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从而使学生的看法、技能和态度逐渐统一起 来;并使他能够把在若干领域里日复一日学到的内容,整合进他的行为中, 当他遇到适当的情境或问题时,他就能联系到他在所有领域里所学到的东 西并综合地利用它们。教材的组织不应该是各个领域相互隔离、甚至相互 冲突。
杜威
从综合到分化 从具体到抽象
教学要处理好
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从实际的操作开始 追求结果的兴趣
事物的研究
注意培养思维的爱好
结构 性质 意义 结果 原因
知与行
具体与抽象
分化与综合
新知与旧知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泰勒的探索 课程领域经典问题:
1.期望学生通过受教育而发生哪些变化? 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 奥苏伯尔对学校情境中的有意义学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 究,根据这些心理学研究成果,他提出了教材组织的两条 原则──渐进分化与融汇贯通。
教师的教学方法(四年级)
• 789+567-289-167=? • 600×12÷15÷3=? • 原有的运算规则:从左到右。 • 你如何解释学生理解?又不影
响原有的规则?
• 789+567-289-167=789+567-(289-167) ?
• 600×12÷15÷3= 600×12÷(15÷3) ?
我的文档
窗口的认识
和
使
盘符认识、理解
用
资源管理器
鼠标的操作
经学校批准?
春游
去哪?
什么时候?
乐满地
明天
好玩吗? 多少钱?
还有谁去?(就我们班?)
坐什么车? 去几天? 换个地方行吗?
吃住问题
安全问题
三、信息加工分析(过程分析法)
心理操作过程及其所涉及的能力构成
加涅认为:在许多学习内容中,完成任务的 操作步骤不是按“1、2、3… N”的线 性程序进行的。当某一步骤结束后,需根据 出现的结果判断下一步怎么做。
过程分析法:文件的查找和使用
什么是文件?
(为什么)需要查找?
需要
有哪些方法?
文件的类型 文件的属性 文件夹
我的电脑
我的文档
资源管理器
进入的方 法?
我的文件在哪(怎么 找)?
图标表示线图”
①首先确定具体清晰的终点目标。 ②为了达成终点目标,学生必须先掌握哪一个过渡目标? ③为了掌握这一个过渡目标,必须先知道什么或先会做什么? 逐级推演,一直到找出全部过渡目标和先决条件为止。 ④按照终点目标—过渡目标—先决条件的层级进行排序。 ⑤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能最有效地达成每一项学习任务。 ⑥根据学生的起点行为确定“可能的教学起始点”。
教学重点: 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同
时又是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达到 目标的关键路径中的知识)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教学难点要经验、新手学习分析、检查得出。 要从易到难,分散难点。
奥苏伯尔 学习
教材组织 原则
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上位学习 下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融汇贯通 渐进分化
教学 目标
2.应该选择、设计并提供给学生哪些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通 过从事这些学习活动而发生预期的变化,即为实现教育目标, 使学生发生预期变化,应该提供些什么学习活动?
3.如何将这些学习活动有效地组织在一个连贯的教学计划(其 各科目、各单元)中,才最有利于使学生通过按这个教学计划 从事其各科目、各单元中的学习活动而发生预期的变化,即为 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发生预期变化,应该如何组织这些学习 活动?
4.学生在受教育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哪些是预期的变化, 哪些变化是非预期的,即教育目标得到实现的情况怎样?
教学 内容
教学 程序
教学 评价
泰勒 三项主要的原则
重复作 用原理
1.对递于进重要式的课程内容,要在教材展开过程中在其各个部分反复地、一遍 以了一事遍。教地学涉及并强调这些内容,而不是只在一个部分中集中出现一次就算
特点:将内隐的心理的整个操作过程直观地 表现出来,还表现其中一系列决策点及可供 选择的不同行动路线。
非 非
钉子头平齐了吗?
是 输出
举锤子
是
落锤子
提高
非
锤击
➢作业行为的目的是使钉子的头与木板平齐。 ➢如果钉子头与木板平齐就不再钉了; ➢如果钉子还挺立着就锤击它,看它是否平齐,不齐再锤击, ➢依此进行。锤击钉子是反复进行的,直到完成最终的目的。 ➢这一程序就是负反馈环路的动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