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五版),(第二章)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五版),(第二章)

7
即: 原 问 题
max Z = CX AX ≤ b X ≥0
对 偶 问 题
min W = bT Y A Y ≥C
T T
Y ≥0
2011-12-2
8
§2 原问题与对偶问题
对于一般的线性规划问题, 对于一般的线性规划问题,
max z = c1 x1 + c2 x2 + ⋯ + cn xn
→ y1 a11 x1 + a12 x2 + ⋯ + a1n xn ≤ b1 a x + a x + ⋯ + a x ≤ b → y2 2n n 2 21 1 22 2 ⋯⋯⋯⋯⋯⋯⋯⋯⋯⋯⋯⋯ a x + a x + ⋯ + a x ≤ b → ym m1 1 m2 2 mn n m x1 , x2 , ⋯, xn ≥ 0
用矩阵将上述原问题对偶问题写出
min W = 12 y1 + 16 y2 + 15 y3
s.t
{
2 y1 + 4 y2 ≥2 + 5 y3 ≥ 3 2 y1
y1 , y2 > 0
x1 max Z = CX = ( 2,3) x 2 12 2 2 x1 AX = 4 0 ≤ 16 = b x 0 5 2 15 X ≥0
≤−7 − 4 y1 + 3 y2 − 2 y − 6 y + 5 y = 4 1 2 3 6 y1 − 4 y2 + 3x3 ≤ −3 y1 , y2 ≥ 0, x3无约束
2011-12-2
x1 x2 x3
14
小结:对偶问题与原问题的关系: 小结:对偶问题与原问题的关系: 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MAX 原 问 题 约束条件: 个约束 约束条件:m个约束 对 偶 问 题 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MIN 变量 : m个变量 个变量
乙方租借设备: 乙方租借设备: 租借设备
甲方以何种价格将设备A、 、 甲方以何种价格将设备 、B、 C租借给乙方比较合理? 请为 租借给乙方比较合理? 租借给乙方比较合理 其定价。 其定价。
Ⅰ,Ⅱ各生产多少, 可获最大利润 各生产多少 可获最大利润? 假设A、 、 的单位租金 解: 假设 、B、C的单位租金 分别为
且两者最优目标函数值相等, 且两者最优目标函数值相等,即 证明 设有线性规划问题
m z =m w ax in

max Z = CX ; AX + X s = b; X , X s ≥ 0
经单纯形法计算后, 经单纯形法计算后,令Y
基可行解
= C B B −1 > 0, 最终表中
非基变量
基变量
b′ σj →
如何写出非规范的原问题相应的对偶问题: 如何写出非规范的原问题相应的对偶问题: 1. 2. 3. 4. 目标函数MIN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 约束条件 = 变量 MAX

?
≤0
或 无约束
?
例:P55 例2,写出下面规划的对偶规划 ,
min z = 7 x1 + 4 x2 − 3x3 − 4 x1 + 2 x2 − 6 x3 ≤ 24 − 3 x − 6 x − 4 x ≥ 15 1 2 3 5 x2 + 3 x3 = 30 x1 ≤ 0, x2无约束,x3 ≥ 0
运筹学
OPERATIONS RESEARCH
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2011-12-2
1
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 Dual Linear Programming, DLP)
原问题与对偶问题 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 影子价格 对偶单纯形法 灵敏度分析 参数线性规划
2011-12-2
2
§1 对偶问题的提出
2011-12-2
9
类似于前面的资源定价问题,每一个约束条件对应一个“ 对偶变量” 类似于前面的资源定价问题,每一个约束条件对应一个“ 对偶变量”,它就 相当于给各资源的单位定价。于是我们有如下的对偶规划: 对偶规划 相当于给各资源的单位定价。于是我们有如下的对偶规划:
min W = b1 y1 + b2 y2 + ⋯ + bm ym
(原问题)无可行解。 原问题)无可行解。
2011-12-2 16
3、最优性 、
如果
ˆ xj,
ˆ yi , i = 1,..., m, j = 1,...n
ˆ ˆ ∑c x = ∑b y
j =1 j j i =1 i n m i

别是原问题和对偶问题的可行解, 别是原问题和对偶问题的可行解,且有

ˆ ˆ x j , yi , i = 1,..., m, j = 1,...n 分别是原问题和对偶问题的
y1, y2 > 0
y1 , y2 > 0
于是对偶问题即为: 于是对偶问题即为:
m in ( − Z ) = − 2 x1 − 3 x 2
- 2 x1 - 2 x 2 ≥ - 12 - 4 x ≥ - 16 1 - 5 x 2 ≥ - 15 x1 , x 2 ≥ 0
2011-12-2

最优解。 最优解。 证明 和
y ∗i , i = 1,..., m, j = 1,...n x j,

m
分别是原问题
n n m 对偶问题的最优解,则由弱对偶性, 对偶问题的最优解,则由弱对偶性, j =1 n j =1 m i =1
ˆ c j x j ≤ ∑ c j x ∗ j ≤ ∑ bi y ∗i ≤ ∑ bi yi ∑ ˆ
AX ≤ b
n个变量 个变量
AT Y ≥ C T
m个变量 个变量
X ≥0
Y ≥0
的原问题,由此写出其对偶问题如右方所示,那么, 这是规范形式 的原问题,由此写出其对偶问题如右方所示,那么,当原问题 不是规范形式时,应如何写出其对偶问题? 不是规范形式时,应如何写出其对偶问题?可以先将原问题化成规范的 原问题,再写出对偶问题。 原问题,再写出对偶问题。
min W = 12 y1 + 16 y2 + 15 y3
s.t
2 y1 + 4 y2 ≥2 2 y1 + 5 y3 ≥ 3
y1 , y2 , y3 > 0
2011-12-2 6
原问题
对偶问题
max Z = 2 x 1 + 3 x 2
2 x 1 + 2 x 2 ≤ 12 4 x ≤ 16 1 5 x 2 ≤ 15 x1 , x 2 ≥ 0
2011-12-2
11
例 写出下述规划的对偶问题
解 先将该问题化为规范形式
min W = 12 y1 + 16 y2 + 15 y3
max(−W ) = −12y1 −16y2 −15y3
s.t
2 y1 + 4 y2 ≥2 + 5 y3 ≥ 3 2 y1
s.t
- 2 y1 - 4 y2 ≤ - 2 − 2 y1 − 5 y3 ≤ −3
类似的,生产产品Ⅱ的资源用于出租时,租金收入应满足: 类似的,生产产品Ⅱ的资源用于出租时,租金收入应满足:
2 y1 + 5 y3 ≥ 3
总的租金收入: 总的租金收入:
12 y1 + 16 y2 + 15 y3
而就乙方而言,希望甲方的租金收入在满足约束的条件下越小越好, 而就乙方而言,希望甲方的租金收入在满足约束的条件下越小越好, 这样双方才可能达成协议。 这样双方才可能达成协议。 的线性规划模型: 于是得到下述 的线性规划模型:
≤ (≥ ) =
变量 : n个变量 个变量
≥0 (≤ 0) 无约束
约束条件:n个约束 约束条件: 个约束
≥0 (≤ 0) 无约束
约束条件右端项 价值系数
2011-12-2
≥ (≤ ) =
价值系数 约束条件右端项
15
§3 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
就上节所讨论的一般的线性规划问题及其对偶问题,有如下的性质: 就上节所讨论的一般的线性规划问题及其对偶问题,有如下的性质: 1、弱对偶性 、 如果
x j,
y i , i = 1,..., m, j = 1,...n
x j ≤ ∑ bi y i
i =1 m

别是原问题和对偶问题的可行解, 别是原问题和对偶问题的可行解,则恒有
∑c
j =1
n
j
考虑利用 2、无界性 、
cj ≤ ∑aij yi
i=1
m

∑a x
j=1 ij
n
j
≤ bi
代入。 代入。
如果原问题(对偶问题)有无界解, 如果原问题(对偶问题)有无界解,则其对偶问题
i =1
ˆ ˆ ∑c x = ∑b y

j =1 j j i =1 i
i
ˆ cj xj = ∑cj x∗ j = ∑bi y∗i = ∑bi yi ∑ ˆ
2011-12-2
n
,所以
n
m
m
j=1
j =1
i=1
i=1
17
4、强对偶性 、
如果原问题有最优解,则其对偶问题也必有最优解, 如果原问题有最优解,则其对偶问题也必有最优解,
2011-12-2
10
对偶问题与原问题的关系: 对偶问题与原问题的关系: 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MAX 原 问 题 变量 : 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MIN 对 偶 问 题 变量 :
max Z = CX
约束条件: 个约束 约束条件:m个约束
min W = bT 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