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
早搏中医诊疗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
2020年4月19日

心悸(心律失常一室性早搏)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
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5月)。
(1) 主要症状和脉象: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
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
主。脉象见数、促、结、代、缓、沉、迟等。
(2) 次要症状: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
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
2.西医诊断标准:(鉴于室性早搏多并发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
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内分泌或电解质异常,因此本科室对于该类病人常
选择血液化验、心脏彩超、Holter、冠脉造影等助诊。)
(1)临床表现
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能够出现心前区重击
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
状。
体征: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
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2020年4月19日

一心音。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2)心电图特征
①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其
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②室性早搏的类型:室性早搏可孤立或规律出现。每1个窦性搏动后
跟随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每
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
早搏三联律;连续发生2个室性早搏称成对室性早搏;连续3个以上室
性早搏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位于两个窦性心律之间的室性早搏称为间
位性室性早搏。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形态相同,且偶联间期固定
者,称为单形性室性早搏。若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但配对
间期相等者称多形性室性早搏。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出现两种或两
种以上形态,且偶联间期存在差异者,称为多源性室性早搏。
(3)病情分类
①按发作频率分类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ECG示<5次/min,DCG示<30次/h;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ECG示>5次/min,DCG示>30次/h。
②按形态分类
单源(单灶):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及配对间期均相同;
多源(多灶):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及配对间期均不相同;
多形(联律间期相同,形态迥异):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
但配对间期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
2020年4月19日

相等。
(4)病情分级:
Myerburg室性早搏危险程度分级
室性早搏的频率分级 室性早搏的形态分级
0无 1少见(≤1次/h) 2偶发(1-9次/h) 3常见(10-29次/h) 4频发(>130次/h) A单形、单源
B多形、多源
C连发、成对(2次连发)
成串或连发(3-5次连发)
D非持续性室速(6-30次连发)
E持续性室速(>t30次连发)

(二)证候诊断

1. 痰火扰心证:心悸,呕恶,口苦尿赤,痰多气短,舌暗红苔黄腻,
脉滑数。
2. 气滞血瘀证:心悸、胸闷,胸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
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
薄腻脉细弦。
3. 心脾两虚证: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不华,腹胀纳呆,舌淡苔
薄白,脉细弱结代。
4.水饮凌心证:心悸,胸闷,气短,双下肢浮肿,舌体胖,边有齿
痕,舌质淡,苔水滑,脉滑或结代。
5.阴阳两虚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自汗
或盗汗,舌质淡红或嫩红,舌苔薄白,脉结代。
6. 痰瘀互阻证:心悸怔忡,胸闷痛,形体肥胖,痰多气短,伴有
倦怠乏力,口黏,恶心,咯吐痰涎,舌质淡紫或紫暗,苔白腻,脉弦滑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
2020年4月19日

或结代。
(三)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
1.心悸与怔忡的鉴别
心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
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
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
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
动后加重,每属实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
兼见脏腑虚损症状。
2.胸痹心痛:除见心慌不安,脉结或代外,必以心痛为主症,多呈
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闷痛,常因劳累、感寒、饱餐或情绪波动而诱
发,多呈短暂发作。但甚者心痛不止,唇甲紫绀或手足青冷至节,呼吸
急促,大汗淋漓,直至晕厥,病情危笃。
3.心悸与奔豚的鉴别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
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2)西医鉴别诊断:
1.房性过早搏动P波提早出现,其形态与基本心律的P波不同,P-R
间期>0.12s。QRS波大多与窦性心律的相同,有时稍增宽或畸形,伴ST
及T波相应改变的称为心室内差异性传导,需与室性过早搏动鉴别。
2.房室交接处性过早搏动除提早出现外,其心电图特征与房室交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6
2020年4月19日

处性逸搏相似。早搏冲动侵入窦房结的形成不完全性代偿间歇,不干扰
窦房结自发除极的则形成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痰火扰心证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定悸。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味。
组成:黄连9g 法半夏9g 陈皮10g 茯苓10g
枳实10g 竹茹10g 丹皮10g 郁金10g
远志10g 焦山楂10g 全瓜萎15g 胆南星9g
水煎至400ml,早
晚分次服
2.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祛瘀,理气通脉。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组成:柴胡15g 当归10g 生地10g 牛膝10g
桔梗10g 赤芍10g 桃仁10g 红花3g
川芎10g 枳壳10g 酸枣仁10g 丹参10g
水煎至400ml,早
晚分次服
3.心脾两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7
2020年4月19日

方药:归脾汤加减。
组成:党参30g 黄芪30g 当归10g 龙眼肉10g
白术10g 茯神15g 远志10g 木香10g
炒枣仁10g 石菖蒲10g 浮小麦15g 炙甘草6g
水煎至400ml,早
晚分次服
4.水饮凌心证: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
组成:茯苓25g 桂枝12g 白术20g 甘草10g
半夏10g 陈皮12g 生姜10g 泽泻10g
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5.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补血,通阳复脉。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组成:炙甘草9g 西洋参6g 麦冬15g 五味子6g
生地10g 桂枝10g 当归10g 阿胶10g
(烊化)
黄芪10g 元胡10g 酸枣仁10g
水煎至400ml,早
晚分次服
6.痰瘀互阻证
治法:化痰泄浊,活血化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