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
第一章 绪论
1、园林的定义
2、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
3、奥姆斯特德,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他所从事的工作内容
4、“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含义
天人合一有三层含义:一、人是天地生成的,故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相通、相类和统一。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自然”和“人为”也应相通、相类和统一。三、“天人感应”说。
5、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6、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7、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8、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各自的定义)
9、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话的情趣四、意境的蕴涵
10、意境的三种表述方式
第二章 园林的生成期
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形式:囿和台、园圃
囿是王室专门集中豢养禽兽的场所,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囿起源于狩猎),是园林的起源形式之一。
2、为什么中国古典园林一开始就向着风景式方向上发展
3、社木、弛道
4、殷、周时的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可通称为“贵族园林”,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两处“贵族园林”
5、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
如:楚国的章华台、吴国的姑苏台
6、秦代宫苑——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7、上林苑中以植物命名的宫观建筑物
8、上林苑的特点:①上林苑是一个范围极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②上林苑内的建筑密度较稀疏;③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
9、建章宫的布局及一池三山、图
一池三山是中国古代宫苑建筑中常见的规划形式,通常表现为在一片水域中布置三座岛屿。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在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为神仙居所。
10、兔园
11、南越王御苑石渠及水池的布局
12、宫、苑的定义
13、东汉西园
14、袁广汉园梁冀的园圃和菟园
15、生成期园林的特点
第三章 园林的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
1、“魏晋风流”。
2、《南方草木状》
3、邺城铜雀园、华林园(华林苑)、仙都苑
4、洛阳芳林苑
2 6、北魏洛阳城建设的意义
7、建业、建康的“华林园”
8、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特点
9、私家园林从地理位置上私家园林有两种:建在城市里或城近郊的城市型私园——宅园、游憩园;建在郊外的庄园、别墅。张伦园、玄圃、湘东苑、金谷园
10、城市私家园林的特点:①设计精致化;②规模小型化。
11、衣冠南渡
12、精舍: 早期的寺院,又叫“僧伽蓝”,简称“伽篮”。一般由国王或富人施舍,规模较大,数量也很多。汉译“精舍”,意思是佛向僧众说法的学园。
13、寺观园林的三种情况
14、《洛阳伽蓝记》中提到的寺观园林状况
15、寺观园林选址的三个基本条件
16、东林禅寺
17、曲水流觞:“曲水流觞”是上巳节中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那时,人们在举行祓禊仪式后,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故称为“曲水流觞”。
18、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特点
第四章 园林的全盛期
——隋唐
1、隋唐时期园艺技术进步的体现
2、隋大兴城供水等的综合工程
3、西内、南内、东内图和主景
4、禁苑图和主景
5、洛阳陶光园图和主景
6、隋西苑
7、华清宫
8、九成宫
9、隋唐皇家园林的特点
10、“山池院”、“山亭院
11、归仁里宅园、履道坊宅园
12、唐代别墅园的建置,大致分三种情况: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风景比较优美的地带。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依附于庄园而建置。
①平泉庄
②浣花溪草堂
③庐山草堂(草堂的含义)
④辋川别业和嵩山别业
13、文人园林: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推而广之,则不仅是文人经营的或者文人所有的园林,也泛指那些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
14、白居易修建的四处私园
15、佛寺的园林或者庭院园林化的建置情况:如唐昌观、慈恩寺等。
16、水庭
17、绛守居园池
18、长安城内开辟的公共园林有三种情况:
①利用城南一些坊里内的岗阜——“原”;
②利用水渠转折部位的两岸而创为以水景为主的游览地——曲江
③街道的绿化
19、隋唐时期(全盛期)造园活动的特点
3 第五章 园林的成熟期(一)
——宋代
第一节 总说
1、宋代建筑和园艺方面的进展
2、山匠、花园子、花石纲
3、艮岳的造园艺术成就
① 筑山 园林掇山构思奇特,精心经营。万岁山居于整个假山山系的主位,西边的万松岭为侧岭,南面的寿山居于山系的宾位,隔水体与万岁山呼应。
②置石 经过优选的石料千姿百态,因此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
③理水 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沼、溪、涧等。
④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使皇家园林平添诗情画意。 植物品种丰富,包括乔、灌、藤本、水生、草本、药用、果树等等。
⑤建筑 园林建筑几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建筑布局大部分从造景需要出发,充分发挥“点景”、“引景”和“观景”的作用。
⑥假托道教风格,创设多样意境。
艮岳称得起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从属于自然景观。
4、琼林苑、金明池。著名的“东京四苑”指琼林苑、玉津园、金明池、宜春苑。
5、临安的行宫御园:湖北岸的集芳园、玉壶园、湖东岸的聚景园、湖南岸的屏山园等;外城的德寿宫、樱桃园。
6、《洛阳名园记》中19处园林及对洛阳19座私家园林景观特点的描述
7、《梦梁录》、《武林旧事》中提及的私家园林
8、《吴兴园林记》中提及的私家园林
9、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
10、城市寺观园林:“天王院花园子”
11、佛教禅宗五刹位于西湖的有灵隐寺、净慈寺
12、南宋西湖湖山的布局和景观效果
答: 西湖处在南、北两山的三面环抱之中,经过几代开发,在南宋相当于一座特大型公共园林,环湖一带的众多小园林则相当于大园林中的许多景点——“园中园”。总的看来,小园林的分布是以西湖为中心,南、北两山为环卫,随地形等的变化,采取分段聚集,大体分为三段:南段、中段和北段。南段的园林大部分集中在湖南岸及南屏山、方家峪一带,以行宫御园居多,私家和寺观园林也不少,随地形高低错落布置。中段起点为长桥,环湖北行至钱塘门,到孤山。孤山是中段造园的重点和高潮,与南段及中段滨湖园林高潮凝为一体,贯通全局之气脉。北段自昭庆寺循湖而西,过宝石山,入葛岭,多为山地小园。借助西泠桥畔的水竹院落衔接孤山,使得北段的园林高潮又与中段的园林高潮凝为一体。
总观三段园林的布置,各园基址的选择均能着眼于全局,因而形成总体结构上疏密有致的起承转合和轻重急徐的韵律。长桥和西泠桥是三段之间的衔接转折的重要环节。这许多皇家、私家、寺观园林既因借于湖山之秀色,又装点了湖山之画意。保俶塔是湖山整体的构景中心,又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西湖山水通体既有自然景观之美,而又渗透着以建筑为主的人文景观之盛,无异于一座优许许多多小园林集锦而成的特大型天然山水园林。
13、浙江南溪江苍坡村。
第六章 园林的成熟期(二)
——元、明、清初
1、元明清在建筑和观赏植物方面的成就。《花镜》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刊行的一部花卉园艺学专著。
2、元代的大内御苑园林布局
3、明代的大内御苑:御花园(图)、慈宁宫花园、万岁山
4、明代的西苑
西苑总体布局:建筑疏朗、树木蓊郁,既有仙山琼阁之境界,又富水乡田园之野趣,犹如城市中保留的一大片自然生态的环境。
4 西苑水面大约占园林总面积的二分之一。
扩建工程包括三部分内容:⑴填平圆坻与东岸之间的水面,圆坻由水中的岛屿变成了突出于东岸的半岛,把原来的土筑高台改为砖砌城墙的“团城”;⑵扩大太液池水面,奠定了北、中、南三海的布局;⑶在琼华岛和北岸增建若干建筑物,改变了这一带的景观。
5、清代的西苑
6、畅春园(图)
7、避暑山庄营建过程(结合清中叶、清末内容)
8、圆明园营建过程(结合清中叶、清末内容)
9、扬州影园
10、苏州拙政园
11、无锡寄畅园
12、北京清华园、勺园
13、张南垣、张然、张南阳的叠山手法及代表作品
14、计成《园冶》:《园冶》明末造园家计成著;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园冶》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15、李渔《一家言》(无心画,尺幅窗)、文震亨《长物志》中与造园有关的内容
16、香山寺、碧云寺
17、兰亭、什刹海、岩头村
18、元明清初时期造园活动特点
第七章 园林的成熟后期
——清中叶、清末
1、三山五园
2、大内御园西苑的景观布局(图)
北海景观:
⑴琼岛南坡:顺治年间建成的永安寺。景观特点:布局规整。
⑵琼岛西坡:地势陡峭,建筑物布置依山就势,配以局部的叠石显示其高下错落的变化趣味。主要表现山地园林的气氛。
⑶琼岛北坡
地势下缓上陡。建筑按地形特点分上下两部分。
⑷琼岛东坡
以植物景观为主,建筑密度最小;东坡主要建筑物是建在半月形高台“半月城”上的智珠殿。
总上可知:
琼华岛的总体形象:婉约而又端庄,尤其从北海的西岸、北岸一带观赏,整个岛屿由汉白玉石栏杆镶嵌衬托而浮现在水面上,岛的顶部以小白塔收尾,使景观达到高潮。琼华岛不愧为北京皇家园林造景的一个杰出作品。
北海周边景观
⑴北海东岸
东岸景区包括自南向北的四部分:
第一部分,筑土为山,山上建云岫、崇淑二室与爬山廊相连。
第二部分,以水池为主体的小园林濠濮涧,水池用青石驳岸,纵跨九曲石平桥。
第三部分 平地筑土山,以植物景观为主。
第四部分 即画舫斋。是一组多进院落的建筑群,作为皇帝读书的地方。既有北方庭院浑厚持重的建筑风格,又不失江南园林柔媚细腻的点景特色。
总上可知,北海东岸景区四个部分自南向北依次构成山、水、丘陵、建筑的序列,是一个富于变化之趣,有起结开合韵律的空间序列。
⑵北海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