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定语后置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定语后置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定语后置
河北张运娇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

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

分类与举例说明
一、“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为学》)(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二、“中心词+定语+者”
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这是挑选狭长形的桃核来雕刻的)
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活板》)(有些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当即就把它刻出来)
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促织》)(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
④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况且将军您的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
长江)
⑤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
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

三、“中心词+之+定语”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处在高高的朝廷,就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在偏远的江湖[即民间],就担忧他的国君。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健强的筋骨)
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清洁的身子,蒙受污浊的外物[污染]呢!)
四、“中心词+定语”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西门豹治邺》跟随着十来个女徒弟/跟随的女徒弟有十来个……)五、“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

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五人墓碑记》)(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
人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