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实中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一、画出下面句子的主谓宾语。
(主语:谓语:宾语:定:( ) 状:《》补:〈〉)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3、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4、鲁班用锯齿状的竹片在一棵小树树干上来回拉了起来。
5、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导入:按照(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格式写三个句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者”的后置。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宾语前置句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何陋之有?何远之有?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无尔诈,尔无我虞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景。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判断句A、“……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夫战,勇气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莲,花之君子者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被动句1、“见”、“……见……于”、“于”表被动。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为……所”表被动。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为予群从所得。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恐为操所先。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省略①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2、谓语省略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②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3、宾语省略①上使[扶苏]外将兵②便要[渔人]还家4、介词省略①置[于]人所罾鱼腹中②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习题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力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予本非文人画士B.不拘于时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B.夫晋,何厌之有石之铿然有声者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毋宁毙于虞人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何以战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12.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