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1、本套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题2分共计48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一、选择题(48分)1.“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态的偏二甲肼(C2H8N2),氧化剂是液态的N2O4,已知1.5 g偏二甲肼完全燃烧生成N2、CO2和液态H2O放出热量50 kJ。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在火箭发动机中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B.偏二甲肼在N2O4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C.该反应中偏二甲肼和N2O4总能量低于CO2、N2和H2O的总能量D.偏二甲肼在N2O4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C.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需要持续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3517Cl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C.HClO的电子式:D.对羟基苯甲醛的结构简式: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
A.Cl2+2I-==2Cl-+I2 B.稳定性:HCl>HIC.酸性:HClO4>HIO4 D.酸性:HClO3>HIO35.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为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和丙同主族,甲与丙、丁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丁>丙>乙>甲B.单质的氧化性:乙>丙>丁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乙>丙>丁D.甲与乙、丙、丁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6.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的质量增加了8.4g,该混合气体可能是()A.乙烷和乙烯 B.乙烷和乙烯 C.甲烷和乙烯 D.甲烷和丙烯7.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X与Z同主族,Y与W同主族,R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R>ZB.W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C.Z与W形成的是离子化合物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比R的弱8.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5、6、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c2-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b、c的离子半径大小为:c<bB.a和b、c均能形成电子数为18的分子。
C.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2、4D.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10.人们对未发现的第114号元素很感兴趣,预测它有良好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质,它被命名为“类铅”。
以下对“类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外层有6个电子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C.主要化合价为-4价、+4价D.电解硝酸铜与硝酸“类铅”的混合溶液时首先会析出“类铅”11.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12.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该装置在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镁比铝活泼,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B.铝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C.该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D.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处理13.有5种单核粒子,它们分别是(“□”内元素符号未写出),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14.A 的化学式为NH 5,常温下呈固态,构成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1mol NH 5中含有5N A 个N —H 键(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B .NH 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 .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5+H 2O==NH 3·H 2O +H 2↑D .NH 5的电子式为:1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 蔗糖和葡萄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同系物C. 苯酚、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酚醛树脂D. 石油裂解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16.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 .Li 、Be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 、S 、Cl 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 .N 、O 、F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 、K 、Rb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17.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位于第VA 族,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甲原子多1,乙与丁同族,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丁>丙>乙B .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C .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D .同周期元素中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B.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 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 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19.可逆反应:A +3B 2C + 2D 在4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 A mol L s ()./()=⋅015 ②v B mol L s ()./()=⋅06 ③)/(4.0)(s L mol C v ⋅= ④v D mol L s ()./()=⋅045该反应进行速率最快的是:A . ①B . ②和③C .④D .①和④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的炼制过程都是化学变化过程B .石油分馏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先气化经冷凝而分离出来C .石油经过常、减压分馏、裂化等工序炼制后即能制得纯净物D .石油分馏出来的各馏分仍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2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H 4H 的电子式为B.NH4Cl的电子式为C.NH4H含有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D.NH4H固体投入少量热水中,有两种气体生成22.在常温常压下,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甲烷 B.乙醇 C.苯 D.乙酸乙酯2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符号A B C D E原子半径/pm185160977066主要化合价+1+2-1-3,+3,+5-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素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A>BB.一定条件下,D单质与E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DE2C.D、E和氢三种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D.A、E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键24.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时,B为正极。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A>B>C>D B.A>C>B>D C.A>C>D>B D.B>D>C>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34分)25.下表是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IA01①II A III A IV A V A VI A VIIA2②③④Ne 3⑤Al S⑥(1)⑤表示的元素是;(2)④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3)由①和⑥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4)②和③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的是(填“②”或“③”)。
26.一定温度下在某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3B(g) ===2C(g),开始时,A的浓度为3 mol·L -1,B的浓度是5 mol·L-1,2 min后,B的浓度减少1.2 mol·L-1,则(1)v(C) = 。
(2)在2min末,B的浓度是 ____________。
27.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化成键线式,如: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1(2(3(428(1)元素X 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
(2)元素Y 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 ,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Z 与元素T 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 ___。
a .常温下Z 的单质和T 的单质状态不同 b .Z 的氢化物比T 的氢化物稳定c.一定条件下Z 和T 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T 的一种氧化物能使Z 单质的水溶液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__。
(5)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T 、X 、Y 、Z 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 ,理由是 。
三、实验题29.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8分) 探究活动一:取5 mL 0.1 mol ·L -1的KI 溶液于试管,滴加0.1 mol ·L -1的FeCl 3溶液5~6滴,振荡; 探究活动二: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 mL CCl 4,充分振荡、静置;探究活动三:取上述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滴加0.1 mol ·L -1的KSCN 溶液5~6滴,振荡。
(1)写出探究活动一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
(2)探究活动二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A .溶液分层,上层呈紫色 B .溶液分层,下层呈紫色 C .溶液分层,均为无色(3)在探究活动三中,可以证明该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的实验现象是四、推断题 30.(10分)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物质之间的转化:请填写下列空白:(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图中的F是__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