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除虫菊酯
Part two
拟除虫菊酯概述
除虫菊
天然除虫菊
除虫菊素为黄色粘稠状液体,在
碱、强光、高温下不稳定,不溶 于水,安全无药害。
拟除虫菊酯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仿效天然除虫
菊化学结构的合成农药,其分子由菊 酸和醇两部分构成。分为Ⅰ型拟除虫 菊酯(引起 T综合征)和Ⅱ型拟除虫 菊酯(引起CS综合征)
概述
④呼吸系统:呼吸 困难、肺水肿等。
治疗方法
1
清除毒物,迅速脱离中毒环境, 去除染毒衣物,用碱性液体冲 洗污染部位, 2 %碳酸氢钠液
3 2 1
3
4
禁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 剂和肾上腺素
洗胃,然后注入硫酸钠导泻。
2
对症处理,有抽搐、惊厥可用地西泮
4
重症患者可考虑血液透 析或血液灌流治疗
(安定)5~10mg肌注或静注,流涎、恶
性状
绝大多数为黄色或黄褐色 粘稠油状液体,易溶于有
特点
02
01 04 03
拟除虫菊酯是一类能防治多种 害虫的广谱杀虫剂,其杀虫毒
机溶剂,难溶于水,大多
不易挥发,在酸性溶液中 稳定遇碱则易分解失效
力比老一代杀虫剂如有机氯、
有机磷类提高 10~100倍。拟 除虫菊酯对昆虫具有强烈的 杀作用。
品种
拟除虫菊酯分天然和合成两大 类,合成的有光不稳定和光稳 定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 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等
拟除虫菊酯农药
目录
1
3
中毒案例
2 4
拟除虫菊酯概述
毒作用机制
中毒症状和救治 措施
Part one 拟除虫菊酯中 毒案例
中毒案例
1
2006 年 7 月 13 日 夜 11 时 30 分,参加新乡市夏令 营军训小学生在喷洒过 氟氯菊酯灭蚊蝇的房间 44 岁女性因长期吸入拟 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引 里活动 7 h 后出现临床 症状。 2009 年 01 月 -2014 年 01 月某医毒患者 61例.中毒种类:氯氰 菊酯中毒 17 例,高效氯氰菊
起类似肌肉萎缩性侧索
硬化的运动神经元病, 临床和铅中毒和软骨藻 酸中毒相似似。
酯中毒14 例,溴氰菊酯中毒
11例,杀灭菊酯中毒 9例,氰
2
戊菊酯中毒 7例,三氟氯氰菊 酯中毒3例.
统计结果
夏秋季中毒多发 中毒原因以自杀(51.57%)和 意外及误服(28.87%)为主。 <18岁儿童和青少年意外及误服 占该组人群拟除虫菊酯类中毒的 83.46%。
心等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0.1 ~ lmg 。静 脉输液、利尿以加速毒物排出,糖皮 质激素、维生素C、B6等可选用,维持 重要脏器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
急救措施
残留拟除虫菊 酯处理方法
物理法 洗涤
去壳,剥皮
加工 生物法 微生物消解 昆虫解毒酶消解
化学法 光解 水解
氧化分解
谢谢观看
杀虫机理
扰乱昆虫神经的正常 生理,使之由兴奋、 痉挛到麻痹而死亡。
Part Three
拟除虫菊酯的 毒作用
毒作用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属中低毒性农药,对人、 畜较为安全,但也不能忽视安全操作规程,
不然也会引起中毒。而且环境中低浓度拟除
虫菊酯类农药可通过食物链和生物浓缩作用 进入动物体内。
作用机制
菊酯类农药属于神经毒剂,
产生不良反应,甚至诱发
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Part Four 中毒症状以及救 治措施
中毒症状
①局部刺激表现: 接触部位潮红、肿
胀、疼痛、皮疹 ③神经系统:头痛、
头昏、乏力、麻木、 烦躁、肌颤、抽搐、 瞳孔缩小、昏迷 ⑤心血管系统:心 率增快、心律失常、 血压升高等。
②消化道表现:流涎、恶 心呕吐、腹痛、腹泻、便 血。
某些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雌激
素、抗雌激素或抗雄激素功能, 可与下丘脑、垂体等脏器的雌激 素受体结合,或影响睾酮与雄激 素受体的结合,导致睾酮合成减 少,使雄激素的生物学活性受到 影响
大部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属于环境激素类物质,长 期接触会引发动物和人类
通过对哺乳动物中枢神经
和外周神经的损坏造成神 经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