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分析-共12页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分析-共12页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06月20日14:00-16:00 jx5-6-207 第一章: 绪论 1、如何理解行政 2、公共行政的含义、特点 3、了解威尔逊、古德诺、怀特 4、了解企业家政府理论 5、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基本主张 P22、23 6、了解行政生态学(雷格斯)P21 第二章: 行政体制 1、行政权利的含义 2、权利和权威的联系和区别 3、省直管县改革的必要性 4、什么是大部制改革以及重要意义 第三章: 行政职能 1、行政职能的含义和作用(地位) 2、政府干预主义职能理论的内容、作用和局限 3、改革开放前,我国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 4、如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第四章: 行政主体 1、行政组织类型中的参谋咨询机关、派出机关的含义 2、行政组织构建的基本原则 3、行政领导的含义、地位 4、人事行政的任务、发展趋势 第五章: 行政决策 1、行政决策的几种模式(有限理性模式、渐进决策模式) 2、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含义,如何实现民主化、科学化 3、行政执行的几种手段(行政、经济手段为重点,各自的长处不足) 4、行政执行的原则 第六章: 机关行政 1、机关管理和现代化的含义、特征 2、会议的功能(作用) 3、会议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作用,怎样管理 4、文书与档案的联系与区别 第八章: 行政信息 1、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的相互关系 2、行政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第九章:行政监督 1、行政监督的含义 2、行政监督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对策 行政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1、如何理解行政 行政的基本含义:指推行政令,执掌政务,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 对行政的三种理解: (1)狭义行政说:行政是指国家机关中除立法、司法系统以外的行政系统所从事的活动。依据:三权分立说。以美国行政学家魏劳毕为代表。 (2)广义行政说:行政是指一种与政治相分离的,为了实现国家目的而实施的执行活动、方法和技术。以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为代表。 (3)最广义行政说:行政就是指国家所有机关(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各系统所属部门)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的管理。

2、公共行政(管理)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公共行政管理简称公共行政,在中国也常简称为行政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运用国家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特点:最主要特点是公共性 (1)公共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力,使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2)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使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广泛性。 (3)公共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使其具有全局性、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 (4)公共行政管理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使其具有规范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特点。 (5)公共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其具有社会性和民主性的特点。

3、威尔逊、古德诺、怀特 ——·威尔逊:美国教育家、政治家、行政管理思想家。 观点: ①主张政治和行政分离。国家的权力主要是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因此,从结构上说,三权分立学说是不符合实际的,政治和行政的两分法才是正确的。 ②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注意不够,所以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行政管理方面。 ③要发挥和实现政治的功能,就必须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为了效率,应适当牺牲民主。 ④一个良好的政府应有两大支柱,即坚强有力的政务官和效能精干的文官。 此外,威尔逊还论及了创造精神、行政责任、文职官员培养等问题。

——·古德诺:美国政治学家,行政学家,行政管理学的重要创始人。 1900年出版《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提出“政治-行政两分法” ,主张把行政从政治学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研究,奠定了公共行政学产生和得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 ·观点: ①认为传统的三权分立的学说不符合民主国家的实际,因为民主国家的主要职能只有政治和行政两种,司法只不过是行政的一小部分而已。主张否定立法、行政、司法的三分法,带之以政治与行政两分法。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②行政学不研究政治问题,那是政治学的任务,也不使用民主或程序的标准,而是研究政府的行政效率、使用方法或技术的标准。 ③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最好将政党和政治权力等政治因素排斥在行政之外,将政府文职官员区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并规定事务官在政治上中立。

——·怀特:美国行政学家,历史学家。行政学奠基人之一。 1926年出版的《行政学导论》 是美国第一本行政管理学教科书,标志着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怀特的公共行政学理论围绕效率准则来建立,把效率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怀特把行政要素归纳为四范畴说: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4、企业家政府理论:(百度)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方传统政府官僚体制危机的加深,发达国家政府掀起了新一轮的行政改革热潮,其间,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提出了“企业家政府”这一概念并进而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指出应该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或重新塑造政府。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宗旨就是试图把企业管理的精髓移植到政府中来,通过改变官僚政府内部的管理机制和内部驱动力,来达到重新塑造政府形象的目的。

5、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和主张 ·特点:突破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以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政府及其官员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核心概念和关键性问题——主要代表人物 弗雷德里克森 ·理论观点 (1)主张入世的公共行政。传统的公共行政建立于技术理性基础之上,因而约束了公共行政的视野和活力。而新公共行政学必须研究与环境相关、与社会相关以及与行政人员相关的问题,走出“象牙塔”。 (2)采用后实证主义。传统的公共行政的方法论是实证主义,重视的是经验理论的建构,主张价值中立。而新公共行政重视价值在公共行政研究过程中的作用,重视规范判断与反思,强调社会公平。 (3)适应变化动荡的环境。新公共行政学修正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那种忽视环境影响的理论观点,主张积极面对动态的社会、政治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调整公共组织的形态和运务对象为中心的途径,不仅强调通过提供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而且还强调为其提供关于产品与服务如何提供、何时提供等方面的发言权,并忠诚于服务对象和计划。

6、行政生态学 行政生态学研究的基点在于政府赖以生存和运作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与其环境的互动和动态平衡。一般认为最早运用生态观点来研究公共现象的是美国人高斯。集生态行政研究之大成,用生态理论和模式来解释行政现象的是美国人雷格斯。 雷格斯借助“结构——功能分析法”和物理学上的“光谱分析”的概念,根据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过渡社会3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提出来与之相适应的3种行政模式——融合型的农业型行政模式、棱柱型的过渡型行政模式、衍射型的工业型行政模式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反映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因而能够适用和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和开发中社会国家的行政现象。 第二章 行政体制 1、行政权力:行政体制的核心要素——行政权力 一)行政权力概述 权力是一定社会组织中被少数人掌握和控制,以影响他人的能力。 权力是一种控制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 权力是一种社会职位的标志 权力的实质是一种价值控制和资源控制。 权力强调的是事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不平衡性,也就是一定主体对一定客体的支配,通过这种支配使客体的行为符合主体的目的性。

行政权力的定义 (4)作模式,提供行政机构与社会公众“政策对话”的机会,以解决现实问题。 (5)发展新型的组织形态。传统的官僚组织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公共行政必须发展新型的组织形态,为此,新公共行政学提出了“协和式组织模式”。 主张以服 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行政主体,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履行国家职能,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而获得的一种强制力量。

内涵: 第一,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第二,行政权力行使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地执行国家意志,履行行政职能,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第三,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和各类政策; 第四,行政权力的客体是整个社会,具有普遍性; 第五,行政权力的是一种合法的强制力量,其性质从属国家政权的性质。

3、权力与权威的联系、区别 4、推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市对县的辐射带动作用日趋减弱。县域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有不少地市在发展速度上落后于所辖县区,对所辖县的发展,尤其是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所能起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小,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这就使所谓的“市带县”越来越名不副实。 (2)“市管县”环境下市县利益冲突加剧。一些市视县为附属行政单位,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侵占县及农村地区利益的现象。同时,由于市辖区的财政由市统揽,市领导直接对城市居民负责,首先要保证市级财政任务的完成,优先解决好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市刮县”的现象,这更加剧了市县之间、城乡之间的矛盾与差距。 (3)行政效率偏低 。市管县体制人为地制造出一个中间层级,凡是县与省之间需要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的问题,无论是政策性的还是业务性的,不得不经由市一级中间层次,信息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