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案例(一)

行政管理案例(一)

行政管理案例(一)
行政管理案例(一)
1.近年来,我国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如:三聚氰胺、南京冠生园等。

请根据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按照紧急、重要性提出处理的步骤和措施。

2、政府再造运动就是当代西方国家进行的一场政府改革运动。

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以及其他内外因素的发展变化,政府行政改革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重要,并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的变换,特别是从“重管理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

【问题】1)请你分析从“重管理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2)请你分析市场化管理条件下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3、在政府与社会关系中,一方面,如果社会自主性缺失,可能造成社会的虚弱,也可能造成社会对政府的依赖,从而使社会最终失去其自身发展的动力。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政府权威不足,则可能使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呈现
出一种愈益明显的分散化的倾向,其结果是造成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矛盾与困难,甚至造成多民族国家的分裂。

【问题】请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评价上述观点,并论述政府与社会关系。

4、1992年6月1日,《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实施,引发了全国的“禁放”潮。

1993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规定自当年12月1日起,北京市城八区为禁放烟花爆竹区。

在禁放区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准生产、运输、携带、储存、销售烟花爆竹。

此后,全国280多个城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

禁放烟花爆竹法规出台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面临的一项挑战。

近些年春节期间的实际情况表明,违反禁放法规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城市政府在不同的程度上放宽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允许居民在规定的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问题】请你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说明一律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是否是超越政府职能?(2)在本案例中,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政府应该管的是什么?
5、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

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

”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

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
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

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

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

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

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

在此基础上温州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

1992
年温州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

总之,温州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的成本。

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主体干预,简化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问题】请结合本章政府基本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对温州市政府的“有为”
与“无为”,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
6、有一位官员A认为自己已经超负荷工作了,一般来说他有以下三种可能的解决方法:辞职;要求与官员B共同完成这项工作;要求增加两名下属人员C和D。

可以推断,官员A肯定会采用第三种选择。

如果辞职,就会失去晋升的机会和领取退休金的权利。

如果将B作为自己的同级同事来共同负责这项工作,A实际上为自己增加了一个竞争对手,这也许会影响A的晋升。

因此,A宁愿要C和D作为助手,他们的地位低于自己。

不仅如此,A还可以将工作分成两类,分别让C和D完成,而自己就可以作为协调C 和D的唯一主宰,其所从事的工作也就可以更多地由操作性变为管理性。

这里有一点极为重要,即C和D是不可分割的。

单独使用C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此C就与A平分工作,这样C 与A的地位实际上就几乎平等了,而这恰恰是A 不愿意看到的。

由此看出,下级或助手必须是两个或14 更多,他们由于担心别人被提拔,所以会安分守己,服从上级。

当有一天C感到工作太重时,A作为上司又会增派两名助手、F 给C,以减轻其工作负担。

为避免内部摩擦,A
A县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县级机关的非常设机构又从20个增到55个,增加的非常设机构中7个是恢复的,28个是新成立的。

尽管现在又感到非常设机构越来越多,需要抑制和整顿,但几经研究,觉得还是应该尊重现实,以不动为好。

尤其是曾经办过此事的同志更是心有余悸,认为与其兴师动众,辛苦一场,还不如节约一点人力,听之任之。

【问题】在政府机构中是否有必要设置非常设机构? A县非常设机构为何撤而复增?应如何解决非常设机构膨胀问题?
8、近年来国内外地铁事故频频发生,如果你是地铁部门领导者,提出你的应对方案。

9、行政层级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例关系。

在行政层级的改革实践中,我国有许多事例和模式。

就广东大佛山建设和汕头市改革来说,南海、顺德原来是省直管的县级行政单位,形成了省——南海市、省——顺德市的两级行政层级。

随着大佛山建设的开展,2003年将南海、顺德分别纳入为佛山的两个区,形成了省——佛山市——南海区、省——佛山市——顺德区的三级行政层级。

而对于汕头市的改革来说,20年
前汕头是一个管辖潮州、揭阳、汕尾在内的经济特区城市。

但是,后来将汕头分为了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和汕尾市四个地级城市。

【问题】请运用行政组织结构的有关理论,分析说明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的关系,并分析影响二者关系的具体因素。

10、某处长主张在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他把绝大多数权力都分配给下属机关,自己只负责最重要的事情。

有人找他反映问题,他总是说,这件事不归我管,你去找XX去。

他充分信任下属机关,从不过问他们的具体工作。

半年里,他只开了四次会,每次会上他都首先对大家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非常原则的意见。

后来,上级领导前来检查,发现下属机关之间互相扯皮,人心涣散,很多工作都落实。

张处长非常伤心,决定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一个人说了算。

【问题】(1)导致下属机关之间互相扯皮,人心涣散的原因是什么?
(2)某处长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3)要克服某处长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做到
(4)分析说明某处长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