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系统与冷却系统
方法2:在“模具”菜单管理器中依 次选择“特征”>“型腔组件”菜单, 弹出“模具特征”菜单栏,选择“流 道”菜单项,为浇注系统创建流道
此外,也可直接选择 主菜单中的“插
入”>“流道”菜单, 利用流道特征工具快 速为浇注系统创建
(分)流道
5.2.4 主流道设计——顶盖模具之主流道
主流道是塑料熔体进入模具型腔时最先经过的部位, 它负责将注塑机喷嘴中的塑料熔体送入分流道或型腔。为 便于塑料熔体向前流动和顺利脱出塑料凝料,通常要将主 流道设计成圆锥形。
入型腔,类似爪形
矩形侧浇口:位于 模具的一侧,一般 开设在分型面上, 从制品的一侧进料
扇形浇口:沿浇口 方向的宽度逐渐增 大、厚度逐渐减小 的呈扇形的一种特
殊的侧浇口
膜状浇口:将浇口的 宽度做成和制品的宽 度一致,而把浇口的 厚度减薄,又称平缝
浇口或薄片浇口
点浇口:一种尺寸很 小的圆形截面浇口, 又称针点式浇口,广 泛用于成型各种壳和
5.2.1 浇注系统的构成
浇注系统是成型材料进入模具型腔的通道。以注塑成 型为例,熔融塑料从注塑机喷嘴开始经过主流道、分流道, 然后通过浇口进入模具型腔,最后固化成型得到塑料制品。
分流道
主流道
次分流道
浇注系统一般 由主流道、分 流道、冷料井 和浇口组成
浇口
铸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冷料井
主流道:从注塑机喷嘴与模具接触的部位起到分流道 为止的一段通道,是塑料熔体在进入型腔的过程中最先经 过的部位。
主流道常采用实体选 项中的拉伸或旋转工 具,通过拉伸主流道 横截面或者旋转主流 道纵截面以切除材料
的方式来创建
此为顶盖模 具的主流道
效果
5.2.5 分流道设计——顶盖模具之分流道
分流道是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连接部分,其截面形状 有多种,可以是圆形、半圆形、六角形、梯形和U形。
圆形 截面
半圆形 截面
用户定义特征:在零件模式中创建,通过修改其尺寸 和参照可以反复用于工件的通用结构特征。此类特征主要 用于在设计中调用,以提高效率。
5.2 浇注系统设计
5.2.1 浇注系统的构成 5.2.2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5.2.3 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法 5.2.4 主流道设计——顶盖模具之主流道 5.2.5 分流道设计——顶盖模具之分流道 5.2.6 浇口设计——壳件、MP3后盖模具
直浇口:熔体从 主流道直接进入 型腔,又称主流 道型浇口或中心
浇口
环形浇口:对型腔采 取圆环形进料方式的 浇口,其特点是进料 均匀,圆周上各处的 流速大致相同,空气
容易排出
轮辐浇口:在环形 浇口的基础上改进 而成,将整个圆周 进料改为数小段圆
弧进料
爪形浇口:和轮辐浇口 的区别仅在于分流道与 浇口不在一个平面内, 它不是通过圆弧,而是 通过沿圆周的几个点进
(4)合理选择浇口位置和形式,以利于熔料流动、 型腔排气和补料。
(5)合理配置冷料井,以满足铸件的质量要求。
(6)浇注系统的截面和长度(即体积)应尽可能地 小,以减少成型材料的用量。
(7)排气良好,能顺利引导熔料到达型腔的各个部 位,避免产生湍流和涡流。
(8)确保浇注系统凝料脱出方便,易于铸件分离或 切除整修简单,且无损外观。
5.2.3 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法
在Pro/E的模具设计环境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设计浇注系统。
方法1:在“模具”菜单管理器中依次选择 “特征”>“型腔组件”>“实体”>“切减材料” 菜单,打开“实体选项”菜单栏,利用各种 实体选项创建浇注系统,例如常采用旋转、 拉伸等方式切除材料以创建浇注系统的主流 道和浇口
5.2.2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浇注系统设计是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铸件能否 顺利成型的关键,在设计时要遵照以下几项原则。
(1)根据熔料特性和铸件形状,合理布置,确保流 量均匀,温度和压力分布均衡。
(2)尽量缩短进料流程,减少弯折,以降低热量和 压力损失,减少充模时间。
(3)避免熔料正面冲击小型芯和嵌件,防止其发生 变形和移位。
分流道: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一段通道,它是熔融塑 料从主流道流入型腔的过渡段,可以使塑料熔体的流向得 到平稳的转换。
冷料井:又称冷料穴,一般位于主流道的末端,用来 储存料流前锋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影响成型质量 或堵塞浇口。冷料井的直径稍大于主流道的大端直径。
浇口:熔融塑料自分流道进入型腔的一段狭窄通道, 其作用是使分流道输送来的熔融塑料在进入型腔时产生加 速度,从而迅速充满型腔。
盒类制品
潜伏式浇口:分流道设 置在分型面上,而浇口 像隧道一样潜入到分型 面下方的定模板或动模 板上,使熔体沿倾斜方 向注入型腔,又称隧道 式浇口或剪切式浇口
护耳式浇口:由矩 形浇口和耳槽组成, 从分流道而来的熔 料通过浇口进入耳 槽,再经耳槽进入
第5章 浇注系统与冷却系统
5.1 模具特征概述 5.2 浇注系统设计 5.3 冷却系统设计
结束放映
5.1 模具特征概述
模具特征即型腔组件特征,是添加到模具元件中的一 些组件级特征,可以分为两类:
常规特征:添加到模具模型中用来促进铸模或铸造进 程的特定特征,包括实体特征、曲面特征、修饰特征和模 具特征(如侧面影像、顶针孔、等高线、流道)等。
六角形 截面
梯形截 面
U形截 面
分流道常用的布置形式有两种,即平衡式流道布局和 非平衡式流道布局。
平衡式流道布局:分流道 到各型腔浇口的距离相等, 且截面形状和尺寸都完全 相同,以保证各型腔均衡 成型,适用于对精度要求
较高的制品
非平衡式流道布局:分流道到 各型腔的距离不相等,由于熔料 到达各型腔的时间不相同,制品 的尺寸和性能会有所差异,适用 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制品,通常 为了缩短流道长度,减少弯折和 变向,方便模具加工制造而采用
此种布局形式
顶盖模具 中的分流
道
5.2.6 浇口设计——壳件、MP3后盖模具
浇口是连接分流道和型腔的一段细短通道,是浇注系 统的关键部位。除作为料流通道外,还具有对料流加速、 防止熔体倒流以及控制补料时间等作用。
浇口的形状、位置和尺寸对制品的性能和质量具有很 大的影响。常见的浇口形式有直浇口、环形浇口、轮辐浇 口、爪形浇口、矩形侧浇口、扇形浇口、膜状浇口、点浇 口、潜伏式浇口、护耳式浇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