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砌片石护坡施工方案 1 浆砌片石护面墙施工
二、施工技术要点 1. 本段边坡必须严格按照每开挖一级及时支护一级的顺序施工,上级边坡防护结构施工
完成前不得开挖下级边坡; 2. 砌筑之前必须将基面或坡面夯实平整后,方可砌筑;
3. 砌体外露面的坡顶,边口应选用较平整的石块并加以修整; 4. 砌筑时应立杆挂线或样板控制,并要经常复核验证,以保持线形顺适,砌体平整; 5. 坡面不平整,凹陷部分应挖成台阶后,应以墙体相同的圬工砌补,不得以回填土或干
砌片石; 6. 护面墙背与坡面要结合密切,砌体咬口要紧密,错缝,砂浆饱满,不得有通缝、叠砌,
贴砌或浮塞,砌体的勾缝应牢固美观; 7. 本案护面墙体施工中存在耳墙,不得漏项。施工时,先检查耳墙位置的台阶是否开挖
正确,然后允许砌筑; 8. 伸缩缝、沉降缝在砌筑要控制上下贯通,不要做假缝。其泄水孔、耳墙,反滤层应与
墙体同步进行。 9. 护面墙每10米长为一段,两端设置沉降缝,缝宽2cm,内填沥青防水材料;
10. 锚杆钻孔施工采用旋转型钻机进行钻孔,严禁使用有水方式成孔。锚杆插入方向与水
平面呈20度,沿杆体每隔1.5m设置一组钢筋托架(形式见图1),确保锚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
图1 浆砌片石护坡施工方案
2 11. 锚杆长度8.6米,采用双锚杆体系,锚杆间采用双面焊接;
12. 施工过程中注重边坡清理,锚杆埋设前需清孔,锚杆灌浆采用M30纯水泥浆,水灰比1:
0.4,选用P.O42.5硅酸盐水泥,采用一次性自孔底注浆方式进行,注浆压力1MPa左右,孔口冒浆约10~15秒即可停止注浆;
13. 待孔内水泥浆强度达到70%以上时方可进行扎网,现浇钢筋砼框格,锚杆端部弯曲与
横向联合骨架间逐点绑扎; 14. 施工时自边坡底部向上按顺序施工,施工用脚手架应提前做好,必要时需采用C20砼
浇注维修踏步; 15. 要提前下好各类钢筋材料,交准备好相应模板,合适的材料及机械要提前进场。 三、施工工艺与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法 ① 边坡处理 路基土石方队伍在开挖该段边坡时,严格控制开挖坡率1:0.9,每级边坡高8米,每级设置两米平台向外倾斜3%斜坡,采用M7.5浆砌石封闭。
② 施工放线 在路基土石方队伍开挖边坡后,进行人工修整边坡,测量人员进行施工放线,每10米一个点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上下,倾斜方向全部用线绳拉好,根据交叉点位确定锚杆孔位,然后由人工进行搭设钢管脚手架子,安放好机械,准备开孔。
③ 机械钻孔 由于本段锚杆长度比较长,全部为8.6米的锚杆,所以需要大型机械进行钻孔,本部准备采用旋转型钻机进行钻孔。 首行,脚手架子搭设好以后,把机械按照事先定好的孔位,由下部一排一排的进行钻孔,打好一个钻孔,在安放锚杆前,一定要用材料把孔口堵住。钻机进行钻孔时,一定在垂直于边坡面,匀速缓慢地将钻杆打入岩层内,点位误差不允许超过5厘米,钻孔深度不能小于设计要求,在施工中如遇致到塌孔现象,必须清理以后,方可继续进行钻孔。
④ 锚杆定位及注浆 锚杆孔钻成型后,首先进行清孔,其次把加工好的托架(形式见图2),用人工轻轻插入锚杆孔内,锚杆上必须焊接好定位钢筋 ,以保证锚杆固定在孔位中央,外露长度按照设计要求为20厘米,并均匀地朝着一个方向进行弯曲(形式见图3)。 锚杆定好位后,最好立即进行注浆,本标段采用注纯水泥浆,水灰比采用1:0.4,采用注浆泵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保持在1Mpa;首先,在安放锚杆时,就把注浆软管随锚杆一起放入锚杆孔内,以便注浆时方便注浆,在注浆时保持压力,缓慢地进行注浆,边注浆边缓慢地拔管,最后以锚杆孔口流出水泥浆10~15
施工放样 锚杆施工 竖肋施工 护面墙体施工 浆砌片石护坡施工方案 3 秒为标准来确定注浆满孔,注浆注满后,用材料把孔口堵住,准备绑扎钢筋。
图2图3 4.钢筋绑扎 竖肋钢筋必须提前加工好,并分类堆放好,以便施工时方便取用。 所有钢筋应准确安设,当浇筑砼时,用支承将钢筋牢固地固定;钢筋应可靠地系紧在一起,不准在浇筑时安设或插入钢筋。 浆砌片石护坡施工方案 4 用于保证钢筋固定于正确位置的预制砼块,其形状大小应为监理工程师所接受,同时,其设计还应避免砼浇筑时倾倒。垫块砼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其配合比应和竖肋用砼标号相同,用1.3mm直径的退火软铁丝预埋于垫块内以便与钢筋绑扎在一起,不得用卵石、碎石、或碎砖,金属管及木块作为钢筋的垫块。 钢筋的垫块间距纵横向均不得大于1.2m。 加工竖肋所用的钢筋,在浇筑砼前,必须进行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 5. 排水口埋设 本案使用φ10塑料管排水孔,3x2梅花型布置,在排水孔进水端采用耐老化有一定强度的土工织物绑扎作反滤层。 6.模板立设 模板安装应当与钢筋安装工作配合进行,妨碍钢筋绑扎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模板立设时,每块模板在立设前进行模板表面清理,保持板面平整。 安装时,模板加固尽量不与脚手架发生联系,以免在脚手架上运存材料和工人操作时引起模板变形。 为防止模板外移和凸出,模板用对称拉杆固定,并在外侧适当设立支撑固定。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保持位置准确,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出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修正。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稳定性进行检查,报检后方可浇筑砼。 7.砼的浇注
(1) 砼的材料要求: A水泥:按业主指定生产厂家,采用剑川P.O42.5硅酸盐水泥。 B细集料:采用颗粒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天然中粗砂(板栗园)。 C粗集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业主指定的料场生产的卵石(巴倮石场)。
(2) 砼施工配合比: 严格按照实验室提供C25砼施工配合比执行。 (3)砼拌合: a采用具有自动计量装置的砼强制式搅拌机进行现场拌合,对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集料和水的用量。精确度±4%。 b放入拌合机内的第一盘砼材料应含有适量的水泥,砂和水,以覆盖拌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浆量。 c经常检查砼拌和物的均匀性及坍落度。砼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d浇筑砼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 (4)砼的运输: 运送采用斗车或有自动卸料装置的自卸车进行运输,保证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砼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运送设备应保证不漏浆,不吸水,有顶盖且能直接将砼倾倒入浇筑位置的设备,优先选用。 (5)砼的浇筑: a 浇筑砼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b砼浇筑时按照顺序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300 mm。砼下落高度不超过2m。应在下层砼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砼。 c用插入式插捣器进行振捣,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插入下层砼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并避免振捣棒碰撞浆砌片石护坡施工方案 5 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至该部砼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 d砼的施工应连续进行,因故间断时,时间应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e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砼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砼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砼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f承台砼完成后,对砼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每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当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砼面。 g浇筑砼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h填好砼施工记录 (6)砼的养生 砼浇筑完成后,表面收浆后即进行养生,洒水养生保持7天以上,尽量不出现由于砼收缩而引起的裂缝,养生期间,砼强度达到 2.5mpa之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四、施工进度安排
五、主要施工人员及机具 1、主要施工人员配备 序号 工 种 人员数量(人) 备 注
1 测量工 2 全站仪 2 技术员 2
3 钻工 5 4 电焊工 4 5 脚手架工 6 6 切割工 4 7 模板工 6 8 砼工 10 9 杂工 4 10 管理人员 4 合计 47 2、 主要施工机具配备 浆砌片石护坡施工方案 6 序号 设备名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潜孔钻机 台 1 2 挖掘机 台 1 3 电焊机 台 4 4 切割机 台 1 5 钢筋冷弯机 台 1 6 柴油发电机 台 1
3、 施工原材料 序号 设备名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剑川P.O425水泥 T 2 φ8钢筋 T 3 Φ12钢筋 T 4 Φ25钢筋 T 5 Φ32钢筋 T 6 φ10塑料管 m 7 反滤土工布 ㎡ 8 土工膜 ㎡ 9 φ22 PVC管 m 10 脚手架管 m 11 扎丝 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