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相似难题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相似难题压轴题及答案

1、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是BC ,AC ,AB 上的点,DE AC ⊥,EF AB ⊥,FD BC ⊥,则DEF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等于( ) A .1∶3 B .2∶3C∶2D∶32、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3BC =,4AC =,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CE 的长为( )A .32B .76C .256D .23.提出问题:如图,有一块分布均匀的等腰三角形蛋糕(BC AB =,且AC BC ≠),在蛋糕的边缘均匀分布着巧克力,小明和小华决定只切一刀将这块蛋糕平分(要求分得的蛋糕和巧克力质量都一样). 背景介绍:这条分割直线即平分了三角形的面积,又平分了三角形的周长,我们称这条线为三角形的“等分积周线”. 尝试解决:(1)小明很快就想到了一条分割直线,而且用尺规作图作出.请你帮小明在图1中画出这条“等分积周线”,从而平分蛋糕.(2) 小华觉得小明的方法很好,所以自己模仿着在图1中过点C 画了一条直线CD 交AB于点D .你觉得小华会成功吗?如能成功,说出确定的方法;如不能成功,请说明理由. (3)通过上面的实践,你一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你解决下面的问题:若AB =BC =5 cm , AC =6 cm ,请你找出△ABC 的所有“等分积周线”,并简要的说明确定的方法.4.如图,点P 是菱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连结CP 并延长,交AD 于E ,交BA 的延长线点F .问: (1) 图中△APD 与哪个三角形全等?并说明理由. (2) 求证:△APE ∽△FPA .(3) 猜想:线段PC 、PE 、PF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A B AB B 图 1C B 图 2 C5、如图1,在Rt ABC △中,90BAC ∠=°,AD BC ⊥于点D ,点O 是AC 边上一点,连接BO 交AD 于F ,OE OB ⊥交BC 边于点E .(1)求证:ABF COE △∽△;(2)当O 为AC 边中点,2ACAB =时,如图2,求OF OE 的值; (3)当O 为AC 边中点,ACnAB =时,请直接写出OF OE 的值.6、已知∠ABC=90°,AB=2,BC=3,AD ∥BC ,P 为线段BD 上的动点,点Q 在射线AB 上,且满足AB ADPC PQ =(如图1所示).(1)当AD=2,且点Q 与点B 重合时(如图2所示),求线段PC 的长;(2)在图中,连结AP .当32AD =,且点Q 在线段AB 上时,设点B Q 、之间的距离为x ,APQPBC S y S =△△,其中APQS △表示△APQ 的面积,PBCS △表示PBC △的面积,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3)当AD AB <,且点Q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所示),求QPC ∠的大小.ADPCBQ 图1DAPCB (Q )图2图3C ADPBQ BBAACOE D DECO F图1图2F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80)-,,直线BC 经过点(86)B -,,(06)C ,,将四边形OABC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度得到四边形OA B C ''',此时直线OA '、直线B C ''分别与直线BC 相交于点P 、Q .(1)四边形OABC 的形状是 ,当90α=°时,BPBQ 的值是 ;(2)①如图2,当四边形OA B C '''的顶点B '落在y 轴正半轴时,求BPBQ 的值;②如图3,当四边形OA B C '''的顶点B '落在直线BC 上时,求OPB '△的面积.(3)在四边形OABC 旋转过程中,当0180α<≤°时,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和点Q ,使12BP BQ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3,AD=1,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设AP=x ,现将纸片折叠,使点D 与点P 重合,得折痕EF (点E 、F 为折痕与矩形边的交点),再将纸片还原。

(1)当x=0时,折痕EF 的长为_______;当点E 与点A 重合时,折痕EF 的长为_______; (2)请写出使四边形EPFD 为菱形的x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当x=2时菱形的边长;(3)令2y EF =,当点E 在AD 、点F 在BC 上时,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当y 取最大值时,判断EAP 与PBF 是否相似?若相似,求出x 的值;若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 (图3)(图2)x(备用图)(第26题)9、如图,在ABC △中,9010A BC ABC ∠==°,,△的面积为25,点D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D 不与A 、B 重合),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设DE x =,以DE 为折线将ADE △翻折(使ADE △落在四边形DBCE 所在的平面内),所得的A DE '△与梯形DBCE 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y .(1)用x 表示ADE △的面积;(2)求出05x <≤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3)求出510x <<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4)当x 取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10、将一个量角器和一个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1)放置,图(2)是由他抽象出的几何图形,其中点B 在半圆O 的直径DE 的延长线上,AB 切半圆O 于点F ,且BC=OD 。

(1) 求证:DB ∥CF 。

(2) 当OD=2时,若以O 、B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求OB 。

EA 'DBCAB C A11、问题背景 在某次活动课中,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于同一时刻在阳光下对校园中一些物体进行了测量.下面是他们通过测量得到的一些信息:甲组:如图1,测得一根直立于平地,长为80cm 的竹竿的影长为60cm. 乙组:如图2,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为900cm.丙组:如图3,测得校园景灯(灯罩视为球体,灯杆为圆柱体,其粗细忽略不计)的高度为200cm ,影长为156cm. 任务要求(1)请根据甲、乙两组得到的信息计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 (2)如图3,设太阳光线NH 与O 相切于点M .请根据甲、丙两组得到的信息,求景灯灯罩的半径(友情提示:如图3,景灯的影长等于线段NG 的影长;需要时可采用等式222156208260+=).12、如图,已知一个三角形纸片ABC ,BC 边的长为8,BC 边上的高为6,B ∠和C ∠都为锐角,M 为AB 一动点(点M 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M 作MN BC ∥,交AC 于点N ,在AMN △中,设MN 的长为x ,MN 上的高为h .(1)请你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h .(2)将A M N △沿MN 折叠,使AMN △落在四边形BCNM 所在平面,设点A 落在平面的点为1A ,1A MN △与四边形BCNM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当x 为何值时,y 最大,最大值为多少?F图2图1图313、如图,ABC ∆中,090C ∠=,4AC =,3BC =.半径为1的圆的圆心P 以1个单位/s 的速度由点A 沿AC 方向在AC 上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单位:s ). (1)当t 为何值时,⊙P 与AB 相切;(2)作PD AC ⊥交AB 于点D ,如果⊙P 和线段BC 交于点E ,证明:当165t s=时,四边形PDBE 为平行四边形.14、如图,已知抛物线y =34x 2+bx +c 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 A 点的坐标为(-1,0),过点C 的直线y =34t x -3与x 轴交于点Q ,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H ⊥OB 于点H .若PB =5t ,且0<t <1. (1)填空:点C 的坐标是_▲_,b =_▲_,c =_▲_; (2)求线段QH 的长(用含t 的式子表示);(3)依点P 的变化,是否存在t 的值,使以P 、H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 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5、如图,抛物线经过(40)(10)(02)A B C -,,,,,三点. (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 作PM x ⊥轴,垂足为M ,是否存在P 点,使得以A ,P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D ,使得DCA △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的坐标.16、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90°,CD ⊥AB 于D ,E 是AC 的中点,ED 的延长线与CB 的延长线交于点F 。

(1) 求证:FD 2=FB ·FC 。

(2) 若G 是BC 的中点,连接GD ,GD 与EF 垂直吗?并说明理由。

17、正方形ABCD 边长为4,M 、N 分别是BC 、CD 上的两个动点,当M 点在BC 上运动时,保持AM 和MN 垂直, (1)证明:Rt Rt ABM MCN △∽△;(2)设BM x =,梯形ABCN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N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 Rt ABM AMN △∽△,求x 的值.18、如图11,已知二次函数22)(m k m x y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1(0)A x ,、2(0)B x ,,与y 轴的交点为C .设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点P .(1)求P ⊙与y 轴的另一个交点D 的坐标;(2)如果AB 恰好为P ⊙的直径,且ABC △的面积等于5,求m 和k 的值.19、如图,在Rt ABC △中,906024BAC C BC ∠=∠==°,°,,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点P 与点B C 、不重合),过动点P 作PD BA ∥交AC 于点D .(1)若ABC △与DAP △相似,则APD ∠是多少度? (2分)(2)试问:当PC 等于多少时,APD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4分) (3)若以线段AC 为直径的圆和以线段BP 为直径的圆相外切,求线段BP 的长.(4分)20、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6cm AD =,4cm CD =,10cm BC BD ==,点P 由B 出发沿BD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同时,线段EF 由DC 出发沿D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交BD 于Q ,连接PE .若设运动时间为t (s )(05t <<).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为何值时,PE AB ∥?(2)设PEQ △的面积为y (cm 2),求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225PEQ BCD S S =△△?若存在,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连接PF ,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PFCDE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21、正方形ABCD 边长为4,M 、N 分别是BC 、CD 上的两个动点, 当M 点在BC 上运动时,保持AM 和MN 垂直,(1)证明:Rt Rt ABM MCN △∽△;(2)设BM x =,梯形ABCN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N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 Rt ABM AMN △∽△,求此时x 的值.22、如图,已知直线128:33l y x =+与直线2:216l y x =-+相交于点C l l 12,、分别交x 轴于A B 、两点.矩形DEFG 的顶点D E 、分别在直线12l l 、上,顶点F G 、都在x 轴上,且点G 与点B 重合.(1)求ABC △的面积;(2)求矩形DEFG 的边DE 与EF 的长;(3)若矩形DEFG 从原点出发,沿x 轴的反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设移动时间为(012)t t ≤≤秒,矩形DEFG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 的取值范围.23、如图 ,梯形ABCD 中,AB CD ∥,点F 在BC 上,连DF 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G . (1)求证:CDF BGF △∽△;(2)当点F 是BC 的中点时,过F 作EF CD ∥交AD 于点E ,若6c m 4c m AB E F ==,,求CD 的长.24、△ABC 是一块等边三角形的废铁片,利用其剪裁一个正方形DEFG ,使正方形的一条边DE 落在BC 上,顶点F 、G 分别落在AC 、AB 上. Ⅰ.证明:△BDG ≌△CEF ;Ⅱ. 探究:怎样在铁片上准确地画出正方形. 小聪和小明各给出了一种想法,请你在Ⅱa 和Ⅱb 的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问题解答. 如果两题都解,只以Ⅱa 的解答记分.Ⅱa . 小聪想:要画出正方形DEFG ,只要能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就能求出BD 和CE 的长,从而确定D 点和E 点,再画正方形DEFG 就容易了.设△ABC 的边长为2 ,请你帮小聪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结果用含根号的式子表示,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 Ⅱb . 小明想:不求正方形的边长也能画出正方形. 具体作法是: ①在AB 边上任取一点G ’,如图作正方形G ’D ’E ’F ’; ②连结BF ’并延长交AC 于F ;③作FE ∥F ’E ’交BC 于E ,FG ∥F ′G ′交AB 于G ,GD ∥G ’D ’交BC 于D ,则四边形DEFG 即为所求. 你认为小明的作法正确吗?说明理由. 25、如图11,在同一平面内,将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和AFG 摆放在一起,A 为公共顶点,∠BAC =∠AGF =90°,它们的斜边长为2,若∆ABC 固定不动,∆AFG 绕点A 旋转,AF 、AG 与边BC 的交点分别为D 、E (点D 不与点B 重合,点E 不与点C 重合),设BE =m ,CD =n.(1)请在图中找出两对相似而不全等的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进行证明. (2)求m 与n 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自变量n 的取值范围.ABCDEFG 图 (1)ABCDEFG图 (2)DC F EAB GABC D E F G 图 (3)G ′ F ′E ′D ′(3)以∆ABC 的斜边BC 所在的直线为x 轴,BC 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2).在边BC 上找一点D ,使BD =CE ,求出D 点的坐标,并通过计算验证BD 2+CE 2=DE 2.(4BD 2+CE 2=DE 2是否始终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6、在△ABC 中,∠A =90°,AB =4,AC =3,M 是MN ∥BC 交AC于点N .以MN 为直径作⊙O ,并在⊙O 内作内接矩形AMPN .令AM =x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MNP 的面积S ;(2)当x 为何值时,⊙O 与直线BC 相切?(3)在动点M 的运动过程中,记△MNP 与梯形BCNM 重合的面积为y ,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并求x 为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2010年浙江杭州)提出问题:如图,有一块分布均匀的等腰三角形蛋糕(BC AB =,且AC BC ≠),在蛋糕的边缘均匀分布着巧克力,小明和小华决定只切一刀将这块蛋糕平分(要求分得的蛋糕和巧克力质量都一样).背景介绍:这条分割直线即平分了三角形的面积,又平分了三角形的周长,我们称这条线为三角 形的“等分积周线”.尝试解决:(1)小明很快就想到了一条分割直线,而且用尺规作图作出.请你帮小明在图1中画出这条“等分积周线”,从而平分蛋糕.AAB D 图 2 图 1 图 3(2) 小华觉得小明的方法很好,所以自己模仿着在图1中过点C 画了一条直线CD 交AB 于点D .你觉得小华会成功吗?如能成功,说出确定的方法;如不能成功,请说明理由. (3)通过上面的实践,你一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你解决下面的问题:若AB =BC =5 cm , AC =6 cm ,请你找出△ABC 的所有“等分积周线”,并简要的说明确定的方法. 解:(1) 作线段AC 的中垂线BD 即可. (2) 小华不会成功.若直线CD 平分△ABC 的面积 那么DBCADC S S ∆∆=∴ CEBD CE AD ∙=∙2121∴ AD BD = ∵ BC AC ≠∴ BC BD AC AD +≠+∴ 小华不会成功.(3)① 若直线经过顶点,则AC 边上的中垂线即为所求线段. ② 若直线不过顶点,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a )直线与BC 、AC 分别交于E 、F ,如图所示过点E 作EH ⊥AC 于点H ,过点B 作BG ⊥AC 于点G 易求,BG=4,AG=CG=3 设CF=x ,则CE=8-x由△CEH ∽△CBG ,可得EH=)8(54x - 根据面积相等,可得6)8(5421=-∙∙x x∴ 3=x (舍去,即为①)或5=x∴ CF=5,CE=3,直线EF 即为所求直线.(b )直线与AB 、AC 分别交于M 、N, 如图所示由 (a)可得,AM=3,AN=5,直线MN 即为所求直线. (仿照上面给分)(c) 直线与AB 、BC 分别交于P 、Q ,如图所示过点A 作AY ⊥BC 于点Y ,过点P 作PX ⊥BC 于点X由面积法可得, AY=524设BP=x ,则BQ=8-x由相似,可得PX=x2524根据面积相等,可得6)8(252421=-∙∙x x∴52148>+=x (舍去)或2148-=x 而当BP2148-=时,BQ=52148>+,舍去.∴ 此种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直线共有三条.(2010年教育联合体)如图,点P 是菱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连结CP 并延长,交AD 于E ,交BA 的延长线点F .问:(1) 图中△APD 与哪个三角形全等?并说明理由. (2) 求证:△APE ∽△FPA .(3) 猜想:线段PC 、PE 、PF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1) △APD ≌△CPD理由: ∵四边形ABCD 菱形∴AD=CD, ∠ADP=∠CDP 又∵PD=PD∴△APD ≌△CPD(2) 证明:∵△APD ≌△CPD ∴∠DAP=∠DCP ∵CD ∥BF ∴∠DCP=∠F ∴∠DAP= ∠F 又∵∠APE=∠FPA ∴△APE ∽△FPA(3) 猜想:PF PE PC ∙=2理由: ∵△APE ∽△FPA∴PA PEFP AP = ∴ PF PE PA ∙=2 ∵△APD ≌△CPD∴PA=PC ∴PF PE PC ∙=2(2009年湖州)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是BC ,AC ,AB 上的点,DE AC ⊥,EF AB ⊥,FD BC ⊥,则DEF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等于( )A .1∶3B .2∶3C ∶2D ∶3【关键词】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相似的性质 【答案】A(2009年山西省)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3BC =,4AC =,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CE 的长为( )A .32B .76C .256D .2【关键词】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线段和角的概念、性质 【答案】B(2009武汉)如图1,在Rt ABC △中,90BAC ∠=°,AD BC ⊥于点D ,点O 是AC 边上一点,连接BO 交AD 于F ,OE OB ⊥交BC 边于点E . (1)求证:ABF COE △∽△;(2)当O 为AC 边中点,2ACAB =时,如图2,求OF OE 的值; (3)当O 为AC 边中点,ACnAB =时,请直接写出OF OE 的值.【关键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答案】解:(1)AD BC ⊥,90DAC C ∴∠+∠=°.90BAC BAF C ∠=∴∠=∠°,. 90OE OB BOA COE ∴∠+∠=⊥,°,90BOA ABF ∠+∠=°,ABF COE ∴∠=∠.ABF COE ∴△∽△;(2)解法一:作OG AC ⊥,交AD 的延长线于G .2AC AB =,O 是AC 边的中点,AB OC OA ∴==. 由(1)有ABF COE △∽△,ABF COE ∴△≌△, BF OE ∴=.90BAD DAC ∠+∠=°,90DAB ABD DAC ABD ∠+∠=∴∠=∠°,,又90BAC AOG ∠=∠=°,AB OA =.ABC OAG ∴△≌△,2OG AC AB ∴==.BBAACOE D DECO F图1图2F BAD E COFGOG OA ⊥,AB OG ∴∥,ABF GOF ∴△∽△, OF OG BF AB ∴=,2OF OF OGOE BF AB ===.解法二:902BAC AC AB AD BC ∠==°,,⊥于D , Rt Rt BAD BCA ∴△∽△.2AD ACBD AB ∴==.设1AB =,则2AC BC BO ===,12AD BD AD ∴===90BDF BOE BDF BOE ∠=∠=∴°,△∽△,BD BO DF OE ∴=.由(1)知BF OE =,设OE BF x ==,5DFx ∴=,x ∴=. 在DFB △中2211510x x =+,3x ∴=.OF OB BF ∴=-==322OF OE ∴==.(3)OFnOE =.(2009年上海市)已知∠ABC=90°,AB=2,BC=3,AD ∥BC ,P 为线段BD 上的动点,点Q 在射线AB 上,且满足AB ADPC PQ =(如图1所示).(1)当AD=2,且点Q 与点B 重合时(如图2所示),求线段PC 的长;(2)在图中,联结AP .当32AD =,且点Q 在线段AB 上时,设点B Q 、之间的距离为x ,APQPBC S y S =△△,其中APQS △表示△APQ 的面积,PBCS △表示PBC △的面积,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BADE COF(3)当AD AB <,且点Q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所示),求QPC ∠的大小.【关键词】等腰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 共高三角形的面积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答案】(1)∵Rt △ABD 中,AB=2,AD=2,∴AB ADPCPQ ==1,∠D=45° ∴PQ=PC 即PB=PC ,过点P 作PE ⊥BC ,则BE=2321=BC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