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土力学课件--第六章 岩体的初始应力

岩土力学课件--第六章 岩体的初始应力


(6-17) (6-18)
或1h =32h -Pb +T0
如果岩体中有孔隙水压力Pw时,则式6-18)变为: 1h =32h -Pb +T0 –Pw (6-19) 若水泵重新加压使裂缝重新开裂的压力Pbo称为开启压力,即 此时To=0 ,则式(6-19)
1h =32h -Pb0 –Pw
2013-8-7 岩土力学
一般习惯把原岩应力分为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 由上覆岩体的自重所引起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地层中由 于过去地质构造运动产生和现在正在活动与变化的应力,地 质作用残存的应力统称为构造应力。
岩土力学
2013-8-7
研究岩体初始应力状态的工程意义:
1. 正确确定开挖岩体过程中的岩体内部应力变化 2. 合理设计地下工程的支护尺寸
上覆岩体剥蚀了厚度H,使岩石单元受到卸载作用,卸载后, 垂向应力 v 减小了 H,水平应力 n 则减少了 H /(1- ) (按弹性卸载考虑) 则此时岩石单元的侧压力系数为:
n v 0 v H 1 1 0 [(0 )H ] H 0 H 1 ( H 0 H )
6、由应力—应变曲线求岩体应力
1=1e+1p=GF+FO
o= op+ oe=KM+MN ,
2013-8-7
oC 1
岩土力学
4 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分布的主要规律
4 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分布的主要规律 一、垂直应力随深度的变化 多数:v/H>1 二、水平应力随深度的变化 水平应力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关系增大。 三、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K
H0 2c cos (1 sin )
(6-10)
当H>H0时,才开始出现侧向应力x,并随深度成正比增加。 二、岩体构造应力场 1.构造应力的确定 构造应力尚无法用数学力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而只能采 用现场应力量测的方法来求得,但是构造应力的方向可以根据地 2013-8-7 岩土力学 质力学的方法加以判断。
一般K>1,随深度增加K=1
四、两个水平应力之间的关系
2013-8-7
岩土力学
第五节 高地应力地区的主要岩石力学问题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一)、岩体地应力是研究岩体力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与其它力学学科根本区别:岩体中具有初始应力
(6-11)
由于剥蚀后岩石单元埋深 H=H0 -H,所以:
( H ) 0 [(0
1 )H ] 1 HFra bibliotek可见,由于上覆岩体被剥蚀,使侧压力系数有增加的趋势, 当深度小于一定数值时,会出现水平应力n大于垂直应力v。
2013-8-7 岩土力学
三、影响岩体初始应力状态的其他因素 (一)地形 1. 山谷谷底的应力很大: 与岩体的均质程度有关(图6-6 )
一、岩体应力现场量测方法概述 目的:了解岩体中存在的应力大小和方向,从而为分析岩体工 程的受力状态以及为支护及岩体加固提供依据。 岩体应力量测按目的可分为:岩体初始应力量测和地下工程应 力分布量测 岩体应力量测常用方法:
应力解除法、应力恢复法和水压致裂法。
工程中某种应力量测方法的精确度能控制误差在0.4MPa以内, 其结果通常被认为是令人满意的。 常用地应力测量方法表6-1
式中:px、py、pxy为待确定的与钻孔垂直截面上的原岩应力分量。
2013-8-7 岩土力学
四、应力恢复法 目的:直接测定岩体应力大小。 用途:仅用于岩体表层,当已知某岩体中的主应力方向时,采用 本方法较为方便。 基本原理: 在槽的中垂线OA上的应力状态 ,根据H,H穆斯海里什维理论,可
把槽看作一条缝,得到:
2. 地形对岩体初始应力影响的另一特征: (图6-7)
2013-8-7
岩土力学
(二)地质条件对自重应力的影响
图6-8 背斜: 两翼应力增大, 中部应力降低;
向斜: 两翼应力降低, 核部应力增大. 图6-8 断层: 山峰地应力低, 山谷地应力高 (三)水压力和热应力
2013-8-7
岩土力学
3.岩体初始应力状态的现场量测方法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推断层(d)岩脉(e)褶皱
图6-4 由地质特征推断的应力方向(a)~(e)均为平面图
2013-8-7
岩土力学
2.地表剥蚀时侧压力系数的影响
Z0 K0Z0
图6-5 侵蚀对某一深度上的应力的影响
2013-8-7
岩土力学
设某深度H0的一个岩石单元,该处初始侧压系数0
4 4 2 1 1x 2 1 2 ( 2 1) 3 6 3 4 3 2 1 1 y 2 1 ( 2 1) 3
(6-27)
式中:1x,y——OA线上某点B的应 力分量 2013-8-7 岩土力学
——B点离槽中心O的距离的倒数。
2013-8-7 岩土力学
(6-8)
对于具有一定粘聚力的松散岩体,侧向应力 x 与垂直应力 z 之间的关系为
x z H
1 sin 2c cos 1 sin 1 sin
(6-9)
显然,在一定深度范围,側向应力x 有可能为负; 令x=0,则由上式可得:
2013-8-7 岩土力学 其测量和计算都较复杂。(略)
图6-13
2013-8-7
岩土力学
(二)岩体钻孔套孔应力解除法 原理:进行岩体中某点应力量测时,先向该点钻进一定深度 的超前小孔,在此小钻孔中埋设钻孔传感器,再通过钻取一段同 心的管状岩芯而使应力解除,根据恢复应变及岩石的弹性常数, 即可求得该点的应力状态。 应力解除法所采用的钻孔传感器可分为:位移传感器和应变 传感器两类。 中科院武汉岩土所研究(制)的36-2型钻孔变形计,其变形计 的直径为32mm,适应的测量孔直径为36mm。《岩土力学》(中 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张振营 编著,66~67)
当在槽中埋设压力枕,并由压力枕对槽加压,若施加压力为P, 则在OA线上B点产生的应力分量为:
2x= -2p(4-4 2-1)/(2 +1)3
2y=-2p(4+1)/(2 +1)3
x=1x+2x=2 y=1y+2y=1
主要试验过程简述: 1~5略,
(6-28)
当压力枕所施加的力p=1时,这时B点的总应力分量为:
2013-8-7
岩土力学
说明 :该方法要求在能取得完整岩芯的岩体中进行,一般至少要 能取出达到大孔直径2倍长度的岩芯,因此在破碎和弱面多 的岩体中,或在极高的原岩应力区岩芯发生“饼状”断裂的 情 况下不宜使用。
该方法要求取出足够长的完整岩芯,一方面是保障直径变化 测量的可靠性,确保处于弹怀状态,弹性理论才是适用的; 另一方面要用它测定岩石的弹性模量。
1. 掌握初始应力、构造应力的概念,掌 握自重应 力的计算方法; 2. 了解原岩应力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原岩应分布的因 素; 3. 了解岩应力的实测方法
2013-8-7 岩土力学
1
岩体初始应力状态的概念与意义
原岩: 未受工程影响而又处于自然平衡状态的岩体。 原岩应力(亦称初始应力或地应力): 定义之一:原岩中存在的应力。 定义之二: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存在的内应力。
1h =32h -Pb +T0
2013-8-7
岩土力学
(三)根据水压致裂法试验结果计算地应力
水压致裂法的主要缺点是地主应力方向难以确定,可由式( 623)分析确定。 ( 1 ) 、 一 般 z=h , 作 为 地 主 应 力 之 一 , 若 z1 , 则 , 2h肯定为最小地主应力。
2013-8-7
岩土力学
2、 组成岩体初始应力状态的各种应力场及其计算
一、岩体自重应力场 1.假设岩体为均匀连续价值,并为半无限空间体
在距地表深度H处,岩体的初始应力场为
z = H x = y = z xy=0
式中:H——岩体单元的深度(m)
——上覆岩体的平均重力密度(kN/m3)
——侧压力系数
若岩体视为各向同性的弹性体,x = 0,y = 0,由广义虎克定律:
2013-8-7 岩土力学
x=1/E[x -( y + z )]=0
y=1/E[y -( x + z )]=0
所以,侧压力系数= /(1- ) 2.成层岩体
z
由此得:
(6-3)
(6-20)
对比式(6-19)与式(6-20),可得,
Pb –Pb0 =T0
(6-21)
在关闭压力Pso这一特征点上,孔壁已开裂,即To=0,所以 ,此时,Pso等于与裂隙面垂直的应力,亦即: 2h =Pso 2h =Pso Pb –Pb0 =T0 (6-23) (6-22) 由此通过分析:可得出主应力及岩体抗拉强度 值:
室内及现场资料表明:钻孔壁在液压下的初始开裂经常是垂直的。
r=1/2(1h + 2h)(1-a3/r2)+ Pb a2/r2
+1/2(1h - 2h)(1- 4a2/r2 + 3a4/r4)cos2
=1/2(1h + 2h)(1+a3/r2)- Pb a2/r2
-1/2(1h - 2h)(1- 3a4/r4)cos2 当 = a,即孔壁处,则,
2013-8-7
岩土力学
二、水压致裂法 (一)方法原理及技术 基本原理 :
Po——孔隙水压或地下水压力。
Pb——初始压裂压力。 Ps——液体进入岩体内连续地 将岩体劈裂的液压,称为稳定 开裂压力。
Pso——关泵后压力表上保持的
压力,称关闭压力。 Pbo——开启压力。
2013-8-7 岩土力学
(二)基本理论和计算公式 设孔周水平地应力为1h、2h孔壁还受有水压Pb,此时,钻孔周 围岩体内应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