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学习数学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1.2学习数学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7. 《邱学华与尝试教育》, 2003 年 19. 《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课例》, 1993年
8. 《尝试教学法新进展》, 1992 年 20. 《新编小学数学备课指导》, 1993 年
9. 《尝试教学理论研究》, 1994 年 21. 《小学数学尝试学习准备与测
10. 《尝试 成功 发展》, 1996 年
顾泠沅是青浦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在上海青 浦县主持长达十五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 十年的后续研究。使青浦县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处 于全市先进水平。主编《 21 世纪数学教育探索丛书》, 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系统的总结与 提炼,提出了“变式教学”。
4. 数学:邱学华——尝试教学
马芯兰( 1946——)
2. 陈重穆——主持“ GX” 实验
陈重穆, 1978 年晋升为教授, 1986 年任基础数学博 士导师。曾任数学系系主任,西南师范大学校长,四 川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中国数学会理事,四川省数学 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数学会理事长,四川大学兼职教 授。著有《有限群论基础》。
主持“提高教堂效益的初中数学教改实验”, 简称“ GX” 实验,长达十六年之久。主编《新编初中 代数》《内地版》《高层次》《 GX 初中数学教材》等 5 套中小学教材成为国内外中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和实 验最有影响的专家之一。《中国教育报》( 1994 年 2
对引例 3 的分析
a b 2 a2 2ab b2
方法一:依平方定义进行多项式乘法; 方法二:借助正方形,分割,面积守衡
a
b
b
a
2 、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发展 怎样让学生学好数学是数学教师的核心任务。通过学习数学 教育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自觉而有效指 导学生的数学学习。
3 、有利于数学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课程的有效 实施。通过数学教育学的学习可以提高数学教师对数 学课程的目的意义、内容结构、实施方法、评价标准 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的逻辑判断能力和调和能力。
独立著有数十万字的数学专著三本;曾为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录制过教学片; 2001 年应教育部邀请 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对《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及 《 21 世纪实验教学教材》的审定;她是北京市数学 实验教材编委,并参与了北京市数陞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十三院校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年 斯托利亚尔 数学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年 曹才翰 数学教育学概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张奠宙 数学教育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年 李文林 数学教育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波利亚 数学与猜想 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徐斌艳 数学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马忠林 数学教育史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郑毓信 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范良火等 华人如何学数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张奠宙 宋乃庆 数学教育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5. 吴正宪——师生共进、反思实践
吴正宪( 1954 ——)
吴正宪,女,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 教学研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 查委员会审查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 发展,并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 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 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 称作“爱与美的旋律”。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
习题与思考
1. 数学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如何? 2.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数学老师? 3. 怎么样才能教好数学?
谢谢!
数学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交叉学科
▲ 研究领域的综合性。 ▲ 理论来源的综合性。 ▲ 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 数学教育学是一门关于
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学科的交叉学科。
课堂讨论
1、“空集”的概念
2、一道分数加法题
1 2

1 4

1 8
1 16

1 32
1 64

?
3、
a
b2

a2
2ab
b2
二、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意义
1 、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质量的数学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数学师资队伍,需要数学 教师专业化。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肩负数学教师培养的任务, 数学教育学是其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数学
数学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学
对引例 1 的分析
1.“ 空集”概念 定义论述: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形象理解:文氏图(画一个圆圈); 生活想象:想象一个空房子。 (哪种方法易于理解?)
对引例 2 的分析
2. 一道分数加法题
1 2

1 4

1 8

1 16

1 32

1 64

?
通分计算; 回归模型:(一尺之棰)一根木棍的截与接; 现实情境:小朋友吃一块饼。 (哪种方法简约明了?)
邱学华( 1935 — )
邱学华,中国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 特 级教师 , 曾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 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 育研究发展中心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 大学教育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曾任常州市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等 。编著和主编 250 多本图书,在国内外教育报刊发表 600 多篇文章。
《数学教育概论》 第一章 绪论 : 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教育学
第二章: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讲: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提纲
一、对数学教育学的认识 二、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意义 三、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方法 四、数学教育的典型案例
一、关于数学教育学的认识
● 数学教育的含义 广义:传播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活动 狭义:在学校进行数学教学的活动 ● 数学教育学的含义 研究数学教育现象,揭示数学教育规律。 是关于“教什么、怎么教”; “学什么、怎样学”; “教得怎样,学得怎样”的相关理论。 ● 数学教育学的特征
创造了以“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 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的“马芯兰教学法”,为 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主持研究教育部规划课题《校园网络环境下学生 合作学习方式研究》,北京市重点课题《数字化 校园环境中校本教研方式研究》。
主持编写的《北京市小学数学试验教材》为推动 北京市的小学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4. 《尝试成功的学习》, 2002 年
4. 《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艺术》, 2000 15. 《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 1999 年

16. 《小学数学尝试教学设计》, 1999 年
5. 《尝试教学论》, 2005 年
17. 《小学语文尝试教学设计》, 2000 年
6. 《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 2002 年 18. 《中学尝试教学设计》, 2002 年
定》, 1999 年
11. 《尝试 开拓 创新》, 1998 年
22. 《尝试教学全书》, 2000 年
尝试教学研究的逐步发展,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理论,再到尝试 学习理论。这几十种尝试教学研究方面图书,总发行量达 100 多万册,对 推动尝试教学研究产生重大的作用。其中《尝试教学法》一书,在 1989 年 获全国首届教育理论优秀著作奖,《尝试成功发展》一书中“尝试教学理 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在 1999 年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 优秀成果二等奖。
综合学科、交叉学科( 历史性、发展性、实践性)
● 数学教育学是一门年轻学科,但其历史源远流长 ( 1 )年轻学科:
1969 年,法国里昂,第一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1970 年,《数学教育学》(苏联:斯托利亚尔) 1978 年,《中学数学教与学》(美国) 1980 年,《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十三院校) 1984 年,《数学教育学》(丁尔陞译) ( 2 )历史源远流长: 公元前 4000 年,古埃及,算术知识的记载 公元前 3000 年,古埃及,十进制 公元前 1100 年,中国西周,六艺—礼、乐、射、御、 书、数
四、数学教育的典型案例
1. 马芯兰 2. 陈重穆 3. 顾泠沅 4. 邱学华 5. 吴正宪
1. 马芯兰——“马芯兰”教学法
马芯兰,北京市朝阳区星河实验小学校长,特级 教师。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被选为中共十 四大、十六大代表并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称号 。
提倡小学数学的“三算”,包括笔算、珠算、口算。
三、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方法
1 .理论学习 数学、数学史、数学教育哲学、心理学、教育学 等对数学教育学学习的作用。
2 、实践探索 走进课堂、观察分析案例,听课、上课实践,向 教师请教,与教师交流,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3 、课题研究
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应性、教材编写、教法研究、学法 研究、教学评价研究、专题研究等。
月 15 日)载文誉他的观点“使中国教育出现‘柳暗花 ) 明又一村’的前景”。
提出 32 字 GX 实验课堂教学原则:积极前进,循 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 先做后说,师生共作。
陈重穆( 1926—1998)
3. 顾泠沅——主持青浦实验
顾泠沅( 1944— )
顾泠沅,现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教育功臣” 。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荣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兼任上 海及全国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教师教育等领域的多种 职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