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制T梁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

预制T梁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

工匠太行主题活动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段后张法预制T梁施工工艺河北省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段2017年6月目录一、编制目的 (1)二、编制依据 (1)三、适用范围 (1)四、后张法预制T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2)五、施工准备 (2)5.1技术准备 (2)5.1.1熟悉图纸 (2)5.1.2设计交底、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3)5.1.3各项数据指标计算 (3)5.2机具准备 (3)5.2.1 龙门吊准备 (3)5.2.2 张拉机具的准备 (3)5.2.3 振捣机具的准备 (4)5.2.4 其他机具准备 (4)5.3材料准备 (4)5.3.1 钢筋原材料准备 (4)5.3.2 水泥、外掺剂、砂石原材料准备 (4)5.3.3 钢绞线原材料准备 (4)5.3.4 锚具夹片准备 (4)六、作业条件 (5)6.1 预制场布置 (5)6.3 施工作业人员要求 (6)七、后张法预制T梁施工工艺 (6)7.1台座制作与底模安装 (6)7.2钢筋加工与安装 (7)7.2.1钢筋加工 (7)7.2.2钢筋绑扎及吊装 (8)7.3模板制作安装 (10)7.3.1模板安装施工工艺 (10)7.3.2模板制作 (10)7.4 混凝土浇筑 (11)7.4.1配合比的选定 (11)7.4.2混凝土拌和 (11)7.4.3混凝土运输及灌注 (11)7.4.4混凝土振捣 (12)7.5 模板拆除和凿毛 (13)7.6 混凝土养生 (14)7.7 预制T梁张拉及孔道压浆 (14)7.7.1预制T梁张拉 (14)7.7.2压浆 (15)7.8 预制T梁的移位与码放 (16)八、质量标准 (17)8.2 实测项目 (17)九、成品保护 (18)十、质量记录 (18)十一、安全、环保措施 (18)11.1 安全措施 (18)11.2 环境保护 (19)后张法预制T梁施工工艺桥梁结构的耐久性是影响桥梁安全、结构寿命的关键因素,上部结构的提前损坏及桥梁安全事故发生,是国内交通行业日益关注的问题。

其中预制梁板的施工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是梁板预制工程施工中的重点与难点。

为了保证预应力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依据施工技术规范、两阶段施工技术图纸,特编制后张法预制T梁施工工艺。

一、编制目的明确后张法预制T梁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预制T梁施工。

二、编制依据(一)《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二)《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三)《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四)《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五)河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六)设计图纸及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段相关管理制度三、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段后张法预制T梁施工。

四、后张法预制T梁施工工艺流程图五、施工准备5.1技术准备5.1.1熟悉图纸根据现场条件、T梁数量和工期确定预制场预制台座数量、存梁区大小,结合T梁架设方案编制详细的T梁预制施工组织方案,绘制详细的预制场施工布置平面图。

包括养生管线、轨道、电缆的布置等应详细标明。

其次,熟悉施工图纸各项要求、说明等,绘制台座施工图。

5.1.2设计交底、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对图纸进行详细解读,了解设计意图、设计标准、设计要点,对施工中的重要施工工艺及施工关键要点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5.1.3各项数据指标计算1)对台座布局进行合理计算规划;对梁板高度、梁板宽度、吊装口位置等进行详细计算,尤其是非标准横坡位置;及边梁处在曲线段上要精确计算保证梁板质量。

2)对超过20米T梁,为保证桥梁的平整,预制T梁时设置向下的反拱度,具体反拱值应在施工时先按照参考的反拱度预制一片梁并进行张拉后确定,确定反拱值时还必须考虑在存梁时间内预拱度继续发展的可能。

其线形设置可采用圆曲线或抛物线。

3)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可用下式计算:ΔL=P p L/(A p E p)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5.2机具准备5.2.1 龙门吊准备1)根据预制场宽度要求设置龙门跨径。

2)根据每片T梁自重设计龙门起重重量。

5.2.2 张拉机具的准备1)张拉机具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应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和校验。

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1.0级。

2)根据设计张拉力的大小选择千斤顶的吨位、行程以及与之配套的高压油泵和油表。

由于施加到梁体上的预应力值的准确性对预应力梁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张拉前必须将张拉机具送至有资格检定的单位进行校验;使用超过300次或半年后,或拆修更换配件、意外碰振时,必须重新校验。

5.2.3 振捣机具的准备1)附着式振捣器的准备,应根据模板的整体刚度、钢板的厚度选用合适功率的振捣器。

如钢板为5mm厚,可采用2.2KW附着式振捣器。

为避免、减少预制T梁马蹄处气泡较多的缺陷,采用高频附着式振捣器。

2)插入式振捣器采用普通较常用的50型配合30型振捣器。

3)梁板顶面采用平板式振捣器进行收面,防止梁板顶面裂缝的产生。

5.2.4 其他机具准备:钢筋加工、定型模板、混凝土拌和运输、养生压浆、安全设施、试验等。

5.3材料准备5.3.1 钢筋原材料准备1)钢筋应具备原制作厂的质量证明书,运到工地后,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查。

2)Ⅱ级钢筋如采用电弧搭接焊,单面焊缝>10d,双面焊缝>5d,焊缝平顺饱满,不得夹杂焊渣,并按规定提取试样,做拉力和冷弯试验,焊缝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3)气温较低时钢筋焊接,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4)加工成型的钢筋应堆放在防雨棚中,并加以标志,以防混用。

5.3.2 水泥、外掺剂、砂石原材料准备1)水泥选用42.5级以上级别水泥,且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各项指标合格。

水泥、外掺剂的检验及抽检试验应按照鉴定标准执行。

2)砂、石等原材料亦应经过严格的检验程序,以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满足各项指标。

5.3.3 钢绞线原材料准备所用钢绞线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逐盘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缝、毛刺、机械损伤、油污、锈蚀死弯等缺陷;钢筋、预应力钢材以同炉号不超过60t为一个取样单位,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3.4 锚具夹片准备1)锚夹具须经国家技术鉴定和产品鉴定,出厂前应由供应方按规定进行检验并提供质量证明书。

2)锚夹具须经过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伤痕、锈蚀,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对锚具的强度、硬度、锚固能力等,应根据供货情况,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才能验收和使用。

六、作业条件6.1 预制场布置预制场场地必须平整、坚实,避免低洼、积水。

将场地整平硬化且设置横坡排水沟,龙门吊轨道外侧设置矩形排水沟,预制厂内设置小型排水沟,通过小型排水沟汇集到矩形排水沟内。

根据地基及气候条件,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排除雨期积水及养生积水,防止场地松软沉降。

同时考虑构件场内、外运输(包括水、陆地)装卸、混凝土运输等因素,沿预制场、存梁区设置便道,以满足施工方便。

整个场地应安排合理,避免过分拥挤和不必要的占用土地。

1)台座间距的确定以T梁面板宽度加2~3m为宜。

2)台座纵向间距不小于8m。

3)注意台座和轨道之间的距离,并充分考虑龙门吊是否影响提梁。

4)布置养生用水管道应考虑布置在轨道外侧,在每排制梁区设置水龙头,方便养生使用。

5)预制场用电应总体规划,按总的用电量配备主电缆和电器设备,设置专用变压器。

总的用电量应包括下面内容:电焊机工作数量、插入式振捣器及附着式振捣器工作数量、龙门吊用电量、钢筋加工机具对焊机、照明等。

6.2 预制场地施工1)应优先考虑龙门轨道施工,首先进行精确放样,轨道固定采用铁轨道钉固定,轨道安装就绪安装龙门。

2)进行台座施工,根据图纸是否有特殊要求,台座顶面采用钢板。

台座基础应经过计算满足承载力要求,特别是两端基础应考虑张拉后梁的受力状态,有必要时配适当钢筋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台座设置须考虑梁的起拱影响。

3)场地需进行硬化处理,避免雨季施工场地泥泞影响施工。

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完备,施工机具、模板、混凝土拌合站、养生室、安全设施齐全,材料准备充分,临时设施(场地三通一平、底模、龙门吊等)均按照设计和上述要求实施,施工机械进行标定和检测验收合格,完成首件T 梁施工,根据首件工程施工情况进行了施工总结,修改完善了施工工艺。

6.3 施工作业人员要求1)各班组操作工人应由工长或现场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培训、技术、安全交底。

2)各班组操作工人必须具备各自工作班组的能力要求,同时,还要有应对安全紧急救援措施,且各班组人员要保持稳定。

3)各班组操作工人能力要求钢筋班工人:熟悉钢筋结构、预应力定位图纸,具有熟练的钢筋绑扎及焊接能力。

支模板工人:熟悉图纸尺寸要求,具有熟练的支模能力。

重视模板的除锈、打磨工作。

混凝土浇筑班:熟练掌握混凝土振捣技术,能对T梁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振捣措施。

预应力张拉压浆班:熟练掌握智能张拉设备及智能压浆设备的操作,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特种机械工人、电工、起重工必须持证上岗。

七、后张法预制T梁施工工艺7.1台座制作与底模安装台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基础不沉陷,以保证底模不变形,并应稳固、平整、边线顺直;底模接缝应严密,表面光滑洁净;钢筋绑扎前底模涂刷脱模剂。

台座的施工工艺:1)梁端基础施工:先开挖至扩大基础底面标高后继续向下挖40cm深,按照扩大基础位置及尺寸在下部铺设单层Ф12间距10×10cm的钢筋网,浇筑C30混凝土。

扩大基础端头宽度应超出梁底0.5m。

2)台座施工:扩大基础施工完成后,浇筑台座垫层。

在垫层上对台座进行位置和标高放样,进行定位钢筋及L形骨架施工。

在距台座顶面7cm处每隔75cm设置一道PVC管、直径为5cm,作为以后穿设对拉螺栓的孔道。

当基础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进行台座混凝土浇筑。

浇筑到顶面时,按照图纸要求设置预拱度。

浇筑完毕后,将表面抹光、压平,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内,并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生7天。

3)底模安装:为了解决梁底边缘漏浆现象,先在台座两侧放置4×4cm工字钢,工字钢放置的位置按预制梁宽度每侧向内缩短2mm作为放置条形泡沫的预留量。

工字钢之间预留3mm焊接缝防止焊接时钢板热涨变形。

在绑扎钢筋前要对条形泡沫进行安装,外露宽度5mm。

使侧模合模后,可以与条形泡沫紧密贴合,避免了底缘漏浆现象。

台座上铺设6mm以上厚度的钢板,并用膨胀螺丝锚固在台座混凝土上,作为T梁底模,保证接缝严密,表面光滑洁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