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全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全

《学校管理学》本科复习题(含答案)第一章绪论提纲:第一节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概念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三、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第二节学科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学校管理学的萌芽阶段二、学校管理的形成阶段三、学校管理学的发展阶段第三节学习、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二、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思考题:1、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学校的育人理念和目标,遵循管理科学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活动来规范和实施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以达到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有程序的活动过程。

2、学校管理学学校管理学是专门研究学校内部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学校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1)学校管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它既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2)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其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

4、学校管理学的构建原则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2)综合研究与分解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3)“硬”管理研究与“软”管理研究相结合的原则5、研究学校管理学的现实意义1)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助于快速培养大批学校管理人才,提高整个学校管理队伍的素质。

2)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助于指导学校管理实践活动,改善学校的管理现状,提高学校的管理工作水平。

第二章学校管理理念第一节学校管理理念概述一、理念和管理理念的基本释义二、学校管理理念的基本释义第二节人本管理理念一、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二、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实现思考题:1、理念的概念“理念”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主观(认知、观念)见之于客观(规律、存在)的科学反映,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简言之,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2、学校管理理念的内涵是什么?学校管理理念是指人们对于学校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管理思想观念和管理哲学观点,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管理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3、什么是人本管理以人为本或人本管理的“本”是“本位”、“根本”、“目的”的意思,人本管理是指以人为本体,以人为根本的管理思想。

人本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1)依靠人一一全新的管理理念(2)开发人的潜能一一最主要的管理任务(3)尊重每一个人一一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4 )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一一组织成功的基础(5)人的全面发展一一管理的终极目标(6)凝聚人的合力一一组织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

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的核心提炼为三句话:(1 )点亮人性的光辉;(2)回归生命的价值;(3)共创繁荣和幸福。

4、如何实现人本管理1)科学地看人2)科学地用人3)科学地培养人5、什么是公正?公正或正义是指制度的道德、制度的德性,是指称社会基本结构的属性是否道德的一个概念。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

6、如何体现公正?从管理哲学和管理伦理学的角度看,公正是人、社会和组织相互关系的合理状态。

它所反映的是个人和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利益关系。

一是表现在人身关系上,公正反映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正首先是人身权利的正当占有和维护,以及对自我和他人基本权利的承诺。

二是从个人与社会(包括各种群体、集团、民族、组织机构等等)的关系来看,公正代表社会的合理利益分配尺度(包括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尺度)和正当秩序的安排。

公正在实质上是一种使个人、组织与社会能够公平、合理、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

7、学校管理公正理念的体现1)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需要---权利---义务2)坚持合理正当公平的利益分配尺度。

&效率概念的诠释效率具有构成要素和社会时空两个向度的价值要求。

所谓构成要素意义上的效率是指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投入少而产出多则为有效率,反之则为无效率。

所谓社会时空意义上的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的多少,它表现为社会时间的节约,以及活动领域的拓展和劳动在社会空间上的有效分配,它表现为活动的构成要素在社会空间上的有效分割。

9.学校管理中效率问题的发展早期的教育是不讲效率,也不讲公平的。

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第一次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班级授课制主要是为提高效率而提出的。

自此,效率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一个中心问题。

1839年,在哈佛大学一些教师和毕业生的发起和参与下,美国统计学会成立。

1867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建立,其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收集教育统计信息,帮助各地了解教育全面发展情况,促进教育管理科学化和标准化。

在美国心理学家E •桑戴克的倡导下,西方教育界掀起了 "教育科学化”运动。

学校规模的扩大,政府和社会对学校投资的增加,使寻求学校办学的高效率成为学校管理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

10.如何对待学校管理中的效率追求?11.实施校本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校本管理(School 一Based Management),旨在通过向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提供教育过程的更多权力,为学生创造更为有效的学习环境。

12.校本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学校管理模式有什么特点?一是学校是办学主体,学校办学的决策权力应下放给学校。

二是学校管理目标和任务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来确定的,不是由上级或外部强加的。

三是学校成员参与决策和管理是有效地实现学校目标的基本途径,应建立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社区成员组成的参与管理和决策组织。

四是学校决策者对自己的决策及其执行负有责任。

13.教育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吸收全面质量管理的哪些理念或观点?戴明于1989年总结了著名的“质量管理14要点”,是其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包括以下14点:(1 )创设坚定恒久的目标。

(2)采纳新的哲学。

(3)停止对检验的依赖。

(4)结束以价格为基础而行事的做法。

(5)持续而永久的提高。

(6)建立在职培训。

(7)采纳和建立领导。

(8)消除恐惧。

(9)打破部门间障碍。

(10 )取消口号标语。

(11 )取消定量和数字目标。

(12 )消除员工引以为豪和高兴的障碍。

(13 )建立富有生气的教育和自我提高计划。

(14)使每个人都为质量而转变。

英国学者爱德华?塞勒斯.Sallis)于1993年出版了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教育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

该书主张教育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贯彻以下理念:(1 )贴近顾客。

质量必须满足顾客和消费者的期望和要求,质量是让顾客喜悦而不仅是让顾客满意。

(2 )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是拒绝低劣、倡导优秀。

高质量靠持续的变革和改进达成。

(3)一步一个脚印。

全面质量管理并不强调大规模的改进,而是强调一个过程接着一个过程、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地改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4)文化变革。

为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努力形成以下理念:质量是由员工创造的,是通过过程形成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员工需要加以鼓励和认可,高层管理者的作用是支持和授权给教师、辅助人员和学生,而不是控制他们。

华东师范大学赵中建先生认为,要在学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并成功地予以实施,必须接受全面质量管理的两个核心理念,即“消费者中心”和“持续的质量提高”。

必须把学校视为一种“服务”,视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为“消费者”,视教师和教辅人员为内部消费者,学校中内部消费者之间和谐密切的关系是满足外部消费者需求的保证。

14.什么是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学校,就是充分发挥学校每个成员创造性的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学校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学校绩效得以大幅度提升。

在学习型学校中教职工通过继续学习得到不断创造未来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的能量,锤炼全新、前瞻、开阔的思考方法,全面更新教育、教学、科研和经营管理思想、内容、方法与技术,全力实现知识创造、传授和运用以及造就知识经济人的共同愿望,并终身学习和共同学习。

因而学习型学校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拥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拥有学习共享与互助的心理氛围,拥有实现知识创造、传播与运用以及造就知识经济人共同愿望的不断增长的学习能力,有着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鲜明特征。

第三章学校管理目标提纲:第一节学校管理目标的意义与作用一、目标与目标管理二、学校管理目标第二节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一、制定学校管理目标的依据二、学校管理目标的内容和体系三、制定学校管理目标的要求第三节学校管理目标的实施一、形成整合一致的目标系统二、科学安排实现目标的次序,确定目标实施要点三、把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与建立相应的制度结合起来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协调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第四节学校管理目标的评估一、学校管理目标评估的意义和内容二、学校管理目标评估的基本要求三、学校管理目标评估的过程思考题:1、何谓目标?目标具有哪些特性和作用?四个特性:指向性,社会性,可行性,层次性。

三个作用:指引作用(方向目标*工作效率=管理效能);推动作用;标准作用。

2、何谓学校管理目标?中小学管理目标一般包括哪些内容?3、校风的内容一般包括哪些方面?领导作风,教风,学风。

4、简述学校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5、制定学校管理目标要符合哪些基本要求?1 )系统性2)科学性3)现实性:学校管理目标的现实性是指它要正确反映社会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反映未来现实的可能性。

4)具体性。

6•在制定学校管理目标时,怎样使目标具体化?用四种指标表现法•7.在实施学校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如何把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与建立相应的制度结合起来?(请用自己的观点和语言表述)1)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学校成员充分理解目标,激发实现目标的热情;2)建立相应的制度,明确责.权利保证目标实现.第四章学校管理原则提纲:第一节学校管理原则的意义一、学校管理原则的含义二、学校管理原则的作用三、学习研究学校管理原则的意义第二节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一、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的含义二、贯彻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三节以教学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一、以教学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原则的含义二、贯彻全面质量管理原则的基本要求第四节工作责任制原则一、工作责任制原则的含义二、贯彻责任制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五节民主管理原则一、民主管理原则的含义二、贯彻民主管理原则的基本要求第六节效益性原则一、效益性原则的含义二、贯彻效益性原则的要求思考题:1、何谓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几条?各条原则的基本涵义是什么?2.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举例说明学校管理原则的贯彻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