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期的世界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背景
1.一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兵运粮, 运走军用物资,强迫印度负担巨额军 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 2.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 病流行,夺走1000多万印度人的生命。 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莫罕达斯·卡拉 姆昌德·甘地
民族革命
民主革命
反对外来入侵
反对专制统治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凯末尔的改革措施 1.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实行政教分离,确立国民 议会的立法权。
2.废除男女不平等的规定,提高妇女地位。
3.效仿苏联,统一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4.扩大世俗教育,规定学校必须传授西方科学技术。 5.实行文字改革,以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历史意义 1.凯末尔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民主革命的一次胜利。 2.它(凯末尔革命)巩固了国家(土耳其)独立,结束 了落后的封建统治,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背景 1.一战中,奥斯曼土耳其遭到惨败。 2.战后土耳其素丹政府接受了《色佛 尔条约》,4/5的土耳其领土要被瓜 分。
3.当时土耳其的经济已濒临崩溃边缘, 民族危亡迫在眉睫。
Mustafa Kemal Atatür (1881—1938)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1921年初,凯末尔组建了土耳其国民军。 1922年,国民军打败了由英国装备的希腊军队,俘虏了 希腊军总司令,迫使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停战协定。 1923年7月,土耳其与协约国在瑞士签订《洛桑条约》, 废除《色佛尔条约》。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宣布为共和国,凯末尔当选为 第一任总统。
甘地决定停 止运动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时间:1930年 主要形式:不服从形式(“文明 不服从运动”)
主要诉求:降低田赋、释放政治 犯、废除食盐专卖等。
最终结果: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 双方妥协。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历史作用: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 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 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 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 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 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
Mahatma Gandhi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时间 内容 1.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1920-1922年 1922年,农 民焚烧警察 局事件
2.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3.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 4.拒绝纳税。
甘地生平
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父亲是当地土邦首相。甘地19岁 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1893年,甘地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 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 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 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 作理论。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 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 立而奔波。“二战”后,印度分裂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面对两国的冲突,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的甘地多次以绝食来感 化他们,呼吁团结。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 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