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1.地球内部有什么一、我来填一填: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 B.3300 C. 3400四、科学探究: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

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意吗?为什么?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1.煤石油火山喷发物金属矿藏2.地壳地幔地核3.地壳地幔地核4.地核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 5.×三、我来选一选:1.B 2.A 3.C四、科学探究:1.答:地球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人类要在保护她的基础上研究她,而不能破坏地球。

2.答:石油,煤只存在于地壳一层,不是存在于地球深层,所以温度不会很高,另外它们燃烧需要氧气,在地下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它们燃烧。

2.火山一、我来填一填: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

2.火山石由火山喷发时落下的、、和涌出地面的冷却而成的堆成的锥形山。

3.有的火山喷发后一直没有再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有的火山喷发后隔一段时间还会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山叫做。

4.火山喷发给我们造成灾难,也给我们带来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等矿藏。

5.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那里的物质热得像烧熔了的玻璃一样,叫做。

二、当好小法官:1.我国现已发现的600多座火山,全部是死火山。

()2.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火山活动的星体。

()3.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

()4.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5.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我来选一选:1.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的火山叫。

A.活火山 B.死火山2.地壳厚薄不均,高山处地壳较厚,海洋下面地壳较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有千米。

A.20 B.30 C.403.地球内部的温度。

A.很低 B.与地面一样高 C.很高,能把岩石熔化4.岩浆冷却后变成的是岩石,说明岩浆的成分。

A.与岩石接近 B.与岩石完全一样5.火山喷发是,岩浆是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

A.靠自己的力量 B.靠地球的引力作用 C.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1.压力岩石火山2.火山灰石块岩浆岩3.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4.铁铜5.岩浆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 5.×三、我来选一选:1.A 2.B 3.C 4.A 5.C3.地震一、我来填一填:1.地壳内部的岩层在地球内部的作用下,会不断发生。

2.地壳中岩层,既受到自上而下的压力,又受到来自侧面的推挤压力,使岩石有的地方,有的地方,形成褶皱,在这个过程中,岩层本身也储存了巨大的。

3.当产生褶皱的岩层进一步受到压力作用时,岩层可能发生,这时储存在岩层中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使大地震动,这就是。

4.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的国家,早在1800多年前,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它叫。

二、当好小法官:1.构成地壳的岩层厚薄是均匀的,所以它们受到的压力也是均匀的。

2.岩层弯曲、褶皱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3.发生地震时,应拉开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

( )4.地震现象可以说明地壳的岩层也是在不断变动着的。

()5.凡是地震,人都能感觉得到。

()三、我来选一选:1.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弯曲 B.岩层断裂2.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A.进入室内B.离开屋子,到空旷的地方去3.地震发生前,常有或等前兆。

A.井水突然升降B.天气转暖C.动物惊慌D.天降大雨四、科学探究:如果你居住在地震多发地区,请你与家人制定一个抗震方案,要求包括以下内容: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如何关闭煤气管道?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1.巨大压力变动 2.上升下降能量3.断裂地震 4.早张衡地动仪二、当好小法官:(1)×(2)√(3)√(4)√(5)×三、我来选一选:1.B 2.B 3.AC4.做一块卵石一、我来填一填:1.河道里、河滩上的石块大小的分布特点是:上游、中游、下游。

石头的形状特点是:上游、中游和下游。

2.高山上的岩石,由于昼夜、夏冬冷暖反复变化,会产生。

3.植物的根伸进石缝,不断生长,这时根会对岩石产生作用,使岩缝扩大。

4.流水有力量,滚落河中的石块会被流水冲到很远的地方,这叫做流水的作用。

5.石块在被流水搬运的过程中,受流水冲击,彼此相互,这叫做磨圆作用。

二、当好小法官:1.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程度不同的膨胀或收缩,常常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2.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动等,也都可以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3.风化不能将巨大的山脉剥蚀成细小的沙粒。

()4.水、二氧化碳、氧气、生物有机体和酸雨也能风化岩石。

()5.卵石的形成显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说明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三、我来选一选:1.渗入岩缝的水结成冰时体积会,从而对岩石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A.胀大B.缩小C.不变2.属于风化作用。

A.流水冲击B.温度变化C.生物破坏D.碰撞磨圆3.岩石在受到烈日暴晒时,它的表层和内部受热情况是。

A.一样的B.不一样的4.高山上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会变成。

A.碎石B.卵石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1.大次之小棱角大圆滑2.裂缝3.破坏 4.搬运 5.碰撞摩擦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 5.√三、我来选一选:1.A 2.BC 3.B 4.A5.各种各样的矿物一、我来填一填:1.通常人们把叫做矿产。

2.矿产的开采方法是不同的。

分布于地表或埋藏得较浅的煤,可以开采;埋藏得较深的煤,需要开采。

3.在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的学说指导下,我国相继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使我国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地球上矿产资源,又不可,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

二、当好小法官: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2.从金属矿产中提炼金属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属就行了。

()3.“石油”一词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的。

()4.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许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低。

()5.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因而可以尽量开采,放开使用。

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1.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 2.露天地下 3.李四光石油 4.有限再生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 5.×6.地表的变化一、我来填一填:1.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说明这个地区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2.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3.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等。

二、当好小法官:1.地球内部和表面都在时刻不停地变化着。

()2.所有生物死后都能变成化石。

()3.人类活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的形态。

()4.化石不但能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还为研究古环境提供了线索。

三、我来选一选:1.下列哪项不是自然因素对地表的影响?A.地震 B.火山喷发C.修路架桥D.板块的挤压2.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形式有。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1.青藏高原化石2.遗体遗迹历史生物进化3.地壳运动风雨侵蚀地震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三、我来选一选:1.C 2.ABCD7.声音的产生一、我来填一填:1.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2.说话声是由产生的,琴声是由产生的,风声是由产生的,流水声是由产生的。

3.各种物体,只要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二、当好小法官:1.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录音机播放的声音。

()2.只有固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而气体、液体振动都不能发出声音。

3.大海的波涛声是由海水振动而产生的。

()4.人的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5.自然界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而产生的。

()三、我来选一选:1.对着空瓶子口吹气,就会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主要是振动产生的。

A.瓶子B.空气2.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A.耳朵的错觉B.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持续3.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

A.水面十分平静B.水向一个方向流C.水面会振动起来四、科学探究: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那么人说话的声音是否也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呢?请试着解释一下。

2.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呢?3.怎样让鼓、锣、小提琴等物体发出的声音立即停止?参考答案一、填一填:1.振动2.声带振动琴弦振动空气振动水振动3.振动振动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 5.√三、认真选一选:1.B 2.B 3.C四、科学探究:1.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用手按住鼓面、锣面,小提琴的琴弦,可以使正在发出的声音停止。

因为这样能使正在振动的物体停止振动,从而使声音停止。

8.谁能传播声音一、我来填一填:1.、、都能传播声音。

2.任何声音都是以的形式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的。

3.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的。

4.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用手轻轻挠桌底或桌腿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