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部测试现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1 目的为了使测试现场清洁整齐、物件有序规范、人员遵章守矩、对人礼貌友善、工作一丝不苟、操作严谨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适用于测试部所有员工和环节。
3 职责由部门现场检查小组成员监督实施。
4 标准4.1 工作纪律4.1.1 员工进出测试现场需按规定从人行通道进出,不允许走物流通道。
4.1.2上班时间操作人员手机不得在现场打手机。
确有要事时经领班同意后可到更衣间打电话。
时间不超过5分钟。
4.1.3 上班必须测试防静电腕带,测试不通过必须及时更换。
违反以上1-3条属于第一类不合格4.1.4上班时间不得以任何借口消极怠工。
违反以上第4条属于第二类不合格4.1.5上班要求准时,交接班要求提前30分钟,不允许迟到、早退。
4.1.6上班时间不得高声谈笑,不允许谈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
违反以上5-6条属于第三类不合格4.1.7 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职业道德,不得发布妨碍公司管理、团队建设的言行。
违反以上第7条属于第四类不合格4.2 卫生4.2.1交接班前由接班人员打扫卫生。
4.2.2地板表面无灰尘污渍、杂物(如标签,塞子等)、划痕和水,各角落无蜘蛛网等。
4.2.3保持各类设备器具表面、背后及底部的干净、整洁,无灰尘污渍及杂物。
4.2.4每周一白班下班前进行一次大扫除,大扫除的内容为日常清扫不到的卫生死角。
4.2.5换闲置测试机测试时,技术员要提醒该工位操作人员及时清扫卫生,操作人员负责清扫。
违反以上1-5条属于第一类不合格4.2.6保持个人工作服、鞋及柜子的卫生。
工作服、鞋不得有可清除的明显污渍。
衣、鞋柜面保持干净,柜里无垃圾、异味。
违反以上第6条属于第二类不合格4.2.7不允许在各种设备、制具、工作台面、防静电台垫、记录本上乱涂乱画。
违反以上第7条属于第三类不合格4.3 物品、制具及设备摆放4.3.1 各类设备、制具或物品必须放置于规定区域,并要摆放整齐。
4.3.2 产品必须严格按要求放置,并保证现场环境的整齐有序。
4.3.3 要求各种柜门必须关紧。
4.3.4 分选机和测试机背后的各种线应归类捆扎,整理有序。
4.3.5 分选机和测试机上的门配齐、关好,电脑键盘、鼠标均应配齐、螺丝拧紧。
4.3.6 测试机、分选机测试过程中必须保证接地良好;4.3.7原则上各类设备的门、盖必须紧闭。
违反以上1-6条属于第一类不合格4.3.7技术人员维修、调机、换测后工具及相关物品、制具应及时归还或放回原位。
4.3.8各种状态的电路、料管必须放在规定区域,并要求朝向符合规定。
4.3.9 技术人员办公桌上不允许放测试卡和电路。
4.3.10若技术人员在当天下班时尚未调试(维修)完成,需将该区域整理干净,各类工具仪器放回规定区域。
4.3.11 测试工位的小推车在需要移出规定区域时,应平行放置于机械手的前方,抽屉开口处必须背离车间外过道。
违反以上7-11条属于第二类不合格4.3.12 两种不同状态装有电路的料管不可放在同一区域。
违反以上第12条属于第三类不合格4.3.13 技术人员分析、调试、换测后电路不允许乱放,应及时归还或放回规定区域。
违反以上第13条属于第四类不合格4.4 标识4.4.1对各类设备、制具、工作台、记录需做好明确标识。
4.4.2 保持标识的完整、清洁、可使用性、有效性、唯一性。
4.4.3 标识产品的标签内容填写必须完整、清晰、工整。
4.4.4货架上产品标识必须正确,清晰、一致。
4.4.5客户无要求时,对合格品管和不合格品红管外不得粘贴各类标签,客户有要求时,必须严格按照客户要求对产品进行标识。
4.4.6各类设备器具上不得粘贴无效标识。
4.4.7操作人员对本工位的异常状况须及时、正确的按规定予以标识。
违反以上1-7条属于第二类不合格4.5 操作规范4.5.1 不可在各类设备器具上乱划、乱敲。
4.5.2 不准坐、踏设备、器具、配电箱。
4.5.3 在测试时对需要分类标识的产品按规定贴上规定标签。
4.5.4 技术人员在调机、换测后必须将测试机盖/门和分选机门关好。
4.5.5 技术人员在调试、维修或换测时必须在工位上挂好相应标识牌。
4.5.6 各类质量记录应与实际所测电路相符合。
4.5.7 相关人员必须按规定做好点检、保养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4.5.8 操作人员不准乱拧设备各部件。
4.5.9不允许将相同封装形式不同批次、不同客户的产品混合传递或转序。
4.5.10传递车的同一层、同一工作台最多放置两种规格的产品。
4.5.11不允许将产品物料置于易跌落、摔坏、划伤、污染、挤压的位置。
违反以上1-11条属于第二类不合格4.5.12 手测人员必须严格按测试规范进行操作。
4.5.13操作人员上班时必须戴防静电腕带及手指套。
4.5.14操作人员在对产品进行操作前,必须先将防静电腕带插好。
其他人员在接触电路时也必须戴防静电腕带及手指套。
4.5.15 操作人员在测试前、后必须清点产品数量。
4.5.16 操作人员测试、检验时不准产品放在地板上。
4.5.17 物料转移,传递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产品卡物分离、不符。
4.5.18 传递、转移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翻车、混料、撒料。
4.5.19 在测试现场或工作台下不允许有撒落或遗忘的产品和原材料。
4.5.20 在测试现场不能有不明来源,不知去向,不明数字,不明规格,不明型号的产品。
4.5.21 测试过程中必须打开测停功能,预防烧片;违反以上12-20条属于第三类不合格4.5.21 机测时合格品管与不合格品管插至分选机相应分BIN信号。
4.5.22 操作人员不准对车间内设备零件随意乱拆,不得随意更改机械手的设置。
4.5.23 管装测试时不同状态电路必须用相应料管装。
4.5.24 管装测试时一个工位不得放有一卡以上的电路。
4.5.25不允许将电路放至别的工位进行操作(如:拔管、整管脚等)。
4.5.26 零散电路应及时放入待复测品料管或料盒,不允许将电路随意放至测试机、测试盒、显示器、分选机、编带站、工作台、产品推车等位置。
4.5.27操作员从配料员处领取需测试产品,不允许直接从货架上取产品。
4.5.28技术人员调试待测试产品时,从配料员处借用需调试的产品,不允许直接从待测试产品货架上取产品。
调试后必须及时归还。
4.5.29技术人员分析测试异常产品后,应及时将异常产品放回原位,并确保设备及周围无遗漏产品,防止造成操作人员混批。
违反以上21-29条属于第四类不合格4.6 质量4.6.1 每管/盘/编带/包装袋内数量要正确,与流程卡/标签所注数量应相等。
4.6.2 产品在管/盘/编带内的方向不能放反。
4.6.3 测试完的电路不可出现批号混淆。
4.6.4 测试时应仔细查看被测电路的管脚。
4.6.5 测试留存产品与公司局域网的报表及ERP应准确无误。
违反以上1-5条属于第一类不合格4.6.6 操作人员应避免人为失误而导致重测、返工。
4.6.7 待测品、测完品、保留品的品种/批号不能混淆。
4.6.8 该保留的电路应该按规定保留。
根据产品状态分别放置并标识明确。
违反以上6-8条属于第二类不合格4.6.9 操作人员、领班必须按规定对产品进行检验。
4.6.10 操作人员应避免人为失误而导致品管扣押或外检质量反馈。
4.6.11 地板上不准有电路。
违反以上9-11条属于第三类不合格4.6.12 操作人员应避免人为失误而导致塑料管、料盘、销钉、封塞、编带等包装材料用错。
4.6.13 保持标签的正确性,不可因标签贴错或写错而导致混盘、混批。
4.6.14 测完合格品电路中不得混有不合格品或待测品。
4.6.15 产品中不能混有不同印字内容、不同批次、不同客户的产品。
违反以上12-15属于第四类不合格4.7 生产4.7.1及时执行生产指令变更,避免出现生产加工错误。
4.7.2不能随意更改流程卡的数字,乱填废品数。
违反以上1-2条属于第二类不合格4.7.3测试完的产品应及时入库,避免造成生产延误。
违反以上第3条属于第三类不合格4.7.4领班必须对本班组生产问题及时处理,不能造成生产延误。
4.7.5对于领导安排的重点工作,无其他因素影响时,必须按期完成时。
违反以上4-5条属于第四类不合格4.8 各种记录、表单4.8.1各种记录、表单必须及时更新。
4.8.2记录本页面整洁,保存完好。
4.8.3记录、表单填写字迹应规范、工整,无缺项。
4.8.4 生产现场的记录、表单必须严格按要求放置,使用完后立即放回原位。
违反以上1-4条属于第一类不合格4.8.5 原始记录填写应准确,不能错填、乱填。
4.8.6 记录、表单填写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
4.8.7技术人员、领班、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准确填写相应记录、表单。
违反以上5-7条属于第二类不合格4.8.8记录、表单中的内容修改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后修改。
违反以上第8条属于第三类不合格4.9 着装穿戴与精神面貌4.9.1防静电工作服与工作鞋不准穿出规定区域。
4.9.2上班时间不得披头散发,应将头发盘入帽内。
4.9.3 测试时不得将手插入口袋中。
4.9.4 按规定穿防静电工作服,且必须将拉链拉至高于插笔的位置、按规定戴防静电帽、穿防静电鞋。
违反以上1-4条属于第二类不合格4.9.5 操作人员在测试时应精神饱满,不得坐、靠在分选机、墙、推车上或蹲在地上。
4.9.6技术人员在调试、维修或换测时不得坐在地上、推车上。
违反以上5-6条属于第三类不合格4.10 整改及效果:4.10.1对于每次检查后的不合格项目,相关责任人应该对不合格项进行确认,并进行整改。
违反以上第1条属于第三类不合格4.10.2员工必须避免相同的不合格项目在自己身上再次出现,在同一个月中各类不合格合计不允许出现4次以上,三、四类不合格合计不允许出现2次以上。
违反以上第2条属于第四类不合格4.11区域划分及其他4.11.1各领班负责车间区域划分工作,明确各区域5S责任人.4.11.2各区域责任人必须确保在当班时间内该区域符合测试现场管理要求.4.11.3区域划分后原则上不做调整,区域责任人可根据操作人员的变动而调整.5 检查及结果公布5.1品管部定期对本部门进行现场稽查,对于不合格项开具<<稽查通报>>,本部门将按检查所列不合格项目按本规定追溯到具体责任人和不合格类别,并作通报。
5.2本部门工程质量组定期对车间现场进行检查,根据每次所检查到的情况填写《测试部稽查纪录》,并对所查到的各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理。
5.3 对于员工出现影响本部门5S、物流、现场管理和其他要求的错误,但未在本文件找到明确的对应项,检查人员可根据事实的严重度判定不合格类别。
6奖励6.1优秀班组评选:班组每月的考核与测试效率、测试质量、现场管理相关,具体考评细则如下(每班每月的评比总分为100分):6.1.1 测试效率(50%),以下3项倒扣分后得分和为测试效率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