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新制度经济学2. 完全理性3. 交易费用4. 市场型交易费用5. 产权6. 私有产权7. 共有产权8. 完全契约9. 不完全契约 10. 不完全契约 11. 道德风险12. 逆向选择 13. 剩余索取权 14. 剩余控制权 15. 公司治理 16. 正式制度 17. 非正式制度 18. 路径依赖二、判断说明1. 斯密看到了人的利己心,认为市场机制可以巧妙地利用人的利己心,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因而是完全正确的。
2. 技术进步既会降低交易费用,也会提高交易费用。
3. 政府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的唯一作用就是界定产权,因为,有了产权的初始界定,当事人可以通过产权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
4. 私有产权意味着所有与资源有关的权利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
5. 永远不可能清楚界定所有权。
6. 在学校食堂就餐后餐具必须由同学自己送到残食台,而在校外餐馆就餐后餐具由服务员收拾,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校外餐馆的饭菜比学校食堂的更贵。
7. 在计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赶速度的动机,由此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相比之下,在计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强烈的偷懒动机,必须对工人进行更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8. 公共物品一定是公共财产。
9. 公司的股权合约是为了节省度量企业家对企业利润贡献的费用。
10. 人们常说的“朝令夕改”就是说任何制度都可以在一天之中形成,也可以在一天内废除。
三、简答题1.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交易费用的性质3. 科斯第一定理4. 产权的激励与约束功能5. 如何根据交易的维度对交易进行分类6. 简述按剩余收入索取结构划分的企业类型7. 比较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区别8.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别四、论述与案例分析题1. 论述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类型2. 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机制是什么3. 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各具有哪些特征案例分析题略试题结构:一、5个名词解释二、4个判断说明三、三个简答题四、一个论述和两个案例分析第二篇:新制度经济学笔记新制度经济学笔记《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张卫东,华科大教授。
一、文章的主要内容:认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生长点,在其框架下,产权的界定和执行变得非常重要,由此产权理论可看成是交易理论的自然延伸,随后,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合约进行交易,以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产生合约经济学(张五常,《佃农理论》《合约的结构性与非专有资源理论》、《企业的合约本质》)。
随着合约形式的不同选择,组织问题出现,由此新制度经济学的市场理论、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相应产生,最后,当交易费用用来分析法律制度的形成与作用时候,法律经济学出现。
二、何为制度?制度究竟怎样理解呢?新制度经济学家,安德鲁·斯考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社会制度,就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赞同的社会行为中带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一规律性具体表在各种特定的往复情境之中,并且能够自行实行或由某种外在权威实行之。
”诺斯(1990),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游戏规则。
更严格的说,制度是人为制定的限制,用以约束人类的互动行为。
”(推荐访问)新制度经济学,核心思想是,产权结构和交易费用影响激励和经济行为。
因而制度安排对与人的行为和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变迁:科斯1937年《企业的性质》,用交易费用的思想解释了企业的存在、企业的本质、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边界,建立了现代企业理论。
1960年《社会成本》,用交易费用和产权解释了外部性问题,“科斯定理”——当交易费用为零时,权利的界定与资源配置的最终结果无关。
阿尔钦,产权经济学,《不确定性,生物进化和经济理论》。
张五常,合约经济学,《佃农理论》。
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的增长》(1971);威廉姆森,科层(hierarchies)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合约关系的治理》(1979);波斯纳,法律经济学,《法律的经济分析》。
四、制度经济学主要的例子。
新加坡联合早报,红色罚单让中国人很受伤,国庆结婚。
英国金融时报,缅甸停建伊洛瓦底江米松水电站,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36亿美元。
英国卫报,中国须防止城市化失控,公共治理,堵车,废气。
地下金融,钱由股市楼市流向高利贷,温州地下金融产业链值得深思。
第三篇: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名词解释: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和有形的意义上的转移发生时所产生的各种金钱的和非金钱的代价。
产权清晰:所谓产权清晰,指的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产权权属关系的清晰。
机会主义:机会主义行为指在交易过程中不仅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且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自身利益。
威廉姆森看来,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地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已,这就是机会主义。
资产专业性:资产专用性是指用于特定用途后被锁定很难再移作他用性质的资产,若改作他用则价值会降低,甚至可能变成毫无价值的资产。
完全契约: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愿意遵守双方所签订的契约条款,当缔约方对契约条款产生争议时,第三方比如法院能够强制其执行。
不完全契约: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契约当事人或契约的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一切,就造成契约条款是不完全的。
公地悲剧: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
代理成本:所谓代理成本,就是资产不同权之间分配时产生的费用。
敲竹杠问题:就是当人们一旦做出专用性资本关系投资后,担心事后重新谈判被迫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契约条款或担心由于他人的行为使他的投资贬值。
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是一项索取剩余(总收益减去合约报酬)的权力,也就是对资本剩余的索取。
剩余控制权:剩余控制权是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的,指的是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的余额的要求权。
公司治理:通过一套正式或非正式、内部或外部制度安排协调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匹配利益者间的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最终使得各方利益得到保护。
简答题1.威廉姆森是如何分析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的?对于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威廉姆森主要是从:1人的因素。
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建立在新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
在他看来,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的人并不是古典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人”,而是“契约人”。
“契约人”的行为特征不同于“经济人”的理性行为,而具体表现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
正是“契约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产生。
2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
威廉姆森的交易的三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及交易频率。
3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其指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
一旦存在了专用性投资,最初的完全竞争市场就被垄断市场所代替。
2.诺思是如何分析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的?诺思认为,交易费用包括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
1、商品和服务的多维属性。
作为交易对象的商品、服务具有许多属性,要对其充分理解和精确计算代价高昂。
2、信息不对称与人的机会主义动机。
3、交易的人格化特征。
5.试比较西方学者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关于产权的起源于本质? 关于产权结构? 关于产权市场环境? 关于产权变迁6.不完全契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有限理性、交易费用、非对称信息、语言使用的模糊性。
7.科斯的企业性质观和边界观是怎样的:企业观: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企业何以节约交易费用,企业契约观(长期契约、签约主体的不平等性、契约的不完全性)。
边界观:企业的边界就取决于由于企业代替市场而节约的交易费用与企业存在而引起的内部组织费用在边际上相等。
8.简述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特征:9.试比较西方学者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三、案例分析运输犯人:(1)提高补贴标准。
但对实际费用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2)提高船长的机会成本(按死亡率高低给予处罚)。
但如何确定处罚标准则面临高昂的谈判成本。
(3)关派员随行监督。
但会不会产生合谋?谁来监督监督者?(4)可行的办法:不按在英国上船时的人头付费,而是按到达澳洲后下船的人头付费。
收银机的发明(意义),田中路,狗头税(第三章)家禽与老虎(老虎越来越少家禽越来越多),七盏灯(第四章)四、论述题1.谈谈你对科斯定理的理解2.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谈谈你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认识和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力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目前国有经济似乎在经历全面的困难:国有企业亏损累计额大、资产负债比率高、企业资金短缺、产品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不足等。
同时,大多数企业产品单一,多以一般原材料粗加工为主,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难形成拳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一,新制度经济学中产权学派的理论及其分析:科斯认为产权的明晰化是最重要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一方面,制度使人类的经济交换行为在一系列共享的社会规范制约下成为稳定的和可预期的,从而减少了因非规范经济行为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制度作为一种交易各方共享的社会规范,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它使经济行为变成一种超越个体的集体运动,由此形成的规模经济和外部效果将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在我国,国家是所有国有资产所有者,国企领导人负责管理这资产;在企业的内部领导人与普通员工又形成了另一层委托代理关系,从而形成了委托代理链。
要保证制度变迁的最后成功,不仅要克服路径依赖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且必须使制度变迁的成本有有效的分摊,偿付途径。
名词解释: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置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用于满足消费需求的信用。
信用工具:信用工具也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直接融资也称直接金融,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其中,资金供给者是直接贷款人,资金需求者是直接借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