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第一章导论1.科斯最早“发现”并提出交易存在费用是在下列哪一篇文章()A.《社会成本问题》B.《企业的性质》C.《社会成本问题的注释》D.《联邦通讯委员会》2.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快速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以下不属于这一时代背景的因素是()A.西方发达国家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践所导致后果的反思和经济改革的尝试BC.全球化D3A.新制度经济学BC.旧制度经济学D4A.理性选择BC56B.机会主义行为假设7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
”这句话是谁说的()A.科斯B.诺思C.拉坦D.配杰威奇第二章交易费用理论1.康芒斯将交易分为三类,以下不属于其分类的是()A.管理的交易B.限额的交易C.馈赠的交易D.买卖的交易2.交易费用是“所有那些在鲁宾逊经济中不可能存在的成本,在这种经济中,既没有产权,也没有交易,亦没有任何种类的经济组织。
……简言之,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这句话是哪位新制度经济学家说的()A.诺思B.张五常C.阿罗D.威廉姆森3.一国(或地区)总交易费用等于()A.政治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B.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C.市场型交易费用+D.政治型交易费用+4A.交易的不确定性B.资产专用性C.交易的人格化特征D5外的是()A.人的有限理性BC6AD.由第三方实施的非人格化交易7()A.内生交易费用B.管理型交易费用C.外生交易费用D.政治型交易费用第三章科斯定理1.科斯定理最早是在以下哪一篇文章中提出来的()A.《社会成本问题》B.《企业的性质》C.《社会成本问题的注释》D.《联邦通讯委员会》2.经济主体的行为对这一区域内的所有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福利都造成了影响的外部性是()。
A.代内外部性B.代际外部性C.私人外部性D.公共外部性3.在研究垄断的社会成本问题中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寻租理论的是()A.哈伯格B.莱本斯坦C.塔洛克D.巴格瓦蒂4.“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产权的不同界定将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影响。
”这是()A.科斯第一定理B.科斯第二定理C.波斯纳定理D.科斯第三定理5.“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么,权利应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这是()A.科斯第一定理B.科斯第二定理C.波斯纳定理D6A.科斯第一定理BC.波斯纳定理D7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12B.产权是法律或国家(政府)强制性规定的人对物的权利,是一种形成人们对资产的权威的制度方式。
C.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D.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在于事实上它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的合理预期。
3.产权界定的“公共领域”说明了产权界定的()A.清晰性B.相对性C.绝对性D.排他性4.依据安德森和黑尔(1975)的产权起源模型,当界定排他性权利的投入品的价格降低或界定排他性权利的技术改进时,会使()A.边际收益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B.边际收益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C.边际成本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D.边际成本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5.依据安德森和黑尔(1975)的产权起源模型,当一种资产价值上升或外界侵权的可能性增加的时候,会使()A.边际收益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BCD6A.武力或武力威胁BC.习俗和习惯法D7A.私有产权B.共有产权C.集体产权D1A.技术B23.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的理论,对于偶然进行的混合资产的交易,与之最匹配的治理结构是()A.市场治理B.三方治理C.双方治理D.统一治理4.在委托代理理论中,交易双方在交易协定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地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的利益的行为被称为()A.逆向选择B.机会主义C.敲竹杠D.道德风险5.根据詹森和梅克林的观点,代理成本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
以下因素中不属于詹森和梅克林所谓代理成本的是()A.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支出B.代理人交给委托人的保证金C.委托人给代理人的激励酬金D.委托人的剩余损失6.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当人们一旦做出专用性资本关系投资后,担心事后重新谈判被迫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契约条款或担心由于他人的行为使他的投资贬值的现象被称为()A.逆向选择B.机会主义C.敲竹杠D.道德风险7.契约实施机制的演进过程是()A机制→契约的私人自我实施机制B机制→契约的私人自我实施机制C庭)作为第三方的契约实施机制D1D.利用价格机制的其他不利成本2是()B.市场契约是一种短期契约,而企业契约是一种长期契约。
C.市场契约是平等主体间签约,而企业契约是企业家权威与其他要素签约。
D.市场契约是新古典契约,而企业契约是关系型契约。
3.将企业的出现视为一种契约形式代替另一种契约形式的是()A.科斯B.威廉姆森C.张五常D.阿尔钦和德姆塞茨4.将企业的性质视为一种契约结构的是()A.科斯B.威廉姆森C.张五常D.阿尔钦和德姆塞茨5.根据团队生产的定义及理论,下面哪种情况是团队生产()A.演奏莫扎特音乐的小提琴四重奏B.“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中的三个和尚C.一个老板雇佣若干工人生产皮鞋的工厂D.共同设计一辆新车的20个工程师6.以下企业形式中,不存在由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的是()A.合伙制企业B.不公开招股公司C.国有企业D.公开招股公司7.人力资本所有者是否能够拥有企业所有权要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面不属于这一因素的是()A.技术BC.制度D1A惯。
BCD23.但不属于这三个因素的是()A.行为规定的严格度B.度量标准的清晰度C.奖惩措施的强度D.违规行为被发现的概率4.将制度区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种类型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是()A.舒尔茨B.柯武刚与史漫飞C.诺思D.卢瑟福5.以下不属于非正式制度的是()A.风俗习惯B.意识形态C.伦理道德D.行政规章6.在鹰/鸽博弈中存在几个纳什均衡()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7.制度最核心的功能是()A.提供激励与约束B.抑制机会主义行为C.外部性内部化D.降低交易费用第八章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1.在菲尼的制度变迁供求分析框架中,以下因素中哪一个是内生变量()A.宪法秩序B.制度安排C.规范性行为准则D.制度变迁供给2ABCD3AC.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4A B.市场规模C D.制度设计的成本5B.是否与其他经济接触D.制度设计的成本6A.制度的短期供给不足B.制度的长期供给不足C.制度的短期供给过剩D.制度的长期供给过剩7.我国各地的开发区竞争激励,每个开发区都想更多地招商引资,因而出台各不相同的优惠措施,由此构成的制度市场是()A.完全竞争的制度市场B.寡头垄断的制度市场C.垄断竞争的制度市场D.完全垄断的制度市场第九章制度变迁的过程与方式理论1.根据布罗姆利的观点,一些制鞋者组织起来进行游说疏通以对便宜的外国鞋实行进口限制。
限制便宜进口货的集体行动如果成功的话,这种制度变迁被称为()A.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变迁B.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制度变迁C.重新分配收入的制度变迁D.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制度变迁2.政府决定将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率提高,而将低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率降低,这种制度变迁是()A.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变迁B.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制度变迁C.重新分配收入的制度变迁D.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制度变迁3.以下不属于戴维斯和诺思所讲的制度变迁中的时滞的构成部分的是()A.认知和组织时滞B.启动时滞C.菜单选择时滞D.反馈时滞4A.渐进式制度变迁BC.诱致性制度变迁D5A.克服搭便车和带来规模收益C6.在诺思看来,公正,AB.必须是灵活的CD7B.适应性效率第十章制度变迁的影响理论1.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是指()A.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量增加B.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绝对量增加C.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量增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绝对量减少D.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绝对量都增加2.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问题上,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A.技术决定论B.资本决定论C.制度决定论D.人力资本决定论3.“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这句话是以下哪位学者说的()A.诺思B.布罗姆利C.米勒D.刘易斯4.“任何一个经济体制的基本任务就是对个人行为形成一个激励集,由此鼓励发明、创新和勤奋以及对别人的信赖并与别人进行合作。
通过这些激励,每个人都将受到鼓舞去从事那些对他们是良有益处的经济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对整个社会有益。
”这句话是以下哪位学者说的()A.诺思B.布罗姆利C.米勒D.刘易斯5A.法国和西班牙BC.英国和法国D.荷兰和英国6A.技术决定论B.互不决定论C.制度决定论D.交互决定论7A.技术决定论BC.制度决定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