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蚁搬米粒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唱游森林》歌曲《小蚂蚁搬米粒》。
教材分析
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的儿童歌曲,2/4拍,歌曲为F大调,歌曲结构方整,上下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中速演唱,适于表演。
教学准备
低年级学段的孩子具有好动、好奇、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注意力不大集中等特点,适合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法,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准备有关小蚂蚁头饰,《小蚂蚁搬米粒》PPT。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情景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在情境性的音乐活动中,怀着好奇之心关注故事情节与歌曲结构,体验玩中学的快乐。
2.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3.通过唱、念、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师通过玩“传递”的游戏,把节奏练习①X X X X X X
XX XX XX X学会,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数板。
2、句中“嗨哟嗨哟嗨哟”的搬运号子声配上八度跳进的旋律,形象、生动、童趣十足,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小蚂蚁头饰、圆舞板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谜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喜欢猜谜语是吧?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谜语:)
小东西,真有趣
见面碰碰小胡须
你碰我,我碰你,
报告一个好消息。
(蚂蚁)
(1)生答
(2)再把谜面填入唱一遍
(导入部分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并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完成本课的目标奠定基础。
)
2、介绍蚂蚁的习性
师导入:同学们,小蚂蚁它还很有礼貌,见了同伴相互对对触角打个招呼。
你们知道小蚂蚁还有哪些习性吗?
(学生回答:它们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
下大雨之前会集体搬家。
有科
学家在野外发现了蚂蚁的家,它的家好大啊,像是个蚂蚁王国,道路四通八达。
蚂蚁做事分工明确,很有秩序:有站岗的,有搬粮食,有挖地道的,还有蚁
后是专门繁殖后代的,它们天天都辛苦地忙碌着,它们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
)二节奏游戏
师:蚂蚁在发现食物和遇到危险的时候,是靠触角发出信号的。
今天我们就
来模仿小蚂蚁传递信息的游戏,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玩。
1、讲游戏规则:全班分成8小组向后坐,由每组排头给出信号,依次向后传递,由最后一个同学把接收到的信息展示给大家听。
第一位同学给出准确答案贴信息一:节奏XX X XX X (1、3、5、7组)
信息二:节奏XX XX XX X(2、4、6、8组)
2、数板
(1)教师将学生传递的节奏组合起来,请全体学生读一读、拍一拍
X X X X X X ᅵ X X X X X X X ᅵ X X X X X X ᅵ X X X X X X X titi ta titi ta titi titi titi ta titi ta titi ta titititi titita (2)按节奏填入猜谜的谜面
X X X X X X ᅵ X X X X X X X ᅵ X X X X X X ᅵ X X X X X X X 小蚂蚁,真有趣见面碰碰小胡须你碰我,我碰你,报告一个好消息。
A 老师示范边拍边念
B 学生全体练习(教师用圆舞板恒拍伴奏)
C 选取一组同学和个人进行检测(圆舞板恒拍伴奏)
师:把我们刚刚练习的这个节奏加上歌词,按节奏把词念出来。
这种形式称为数板。
(学生跟读“数板”)
D 认识数板的一般表现形式
设计意图:利用猜谜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节奏训练帮助他们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歌曲《小蚂蚁搬米粒》教学
1、学唱第一乐句
师:冬天就要到了,小蚂蚁们要准备过冬粮食了,蚂蚁乐乐走出家门,东瞧瞧西看看,哇,发现了一颗大大的米粒,这粒米又大又饱满!小蚂蚁乐乐兴奋地跑过去,恨不得立刻搬进洞里去。
一二三,大米粒一动也不动,这一粒米要比它的身体大好多倍,它怎么也搬不动这粒米。
它边搬边给自己喊着加油鼓劲的话,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喊的吗?(机动:小朋友们,我们帮乐乐一起来喊一喊,加加油:嗨呦嗨呦嗨呦!)
生答:加油、嘿呦……
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只小蚂蚁怎样搬这粒米的!先听老师唱一遍!
(1)听录音范唱生答:嘿呦嘿哟嘿哟……
师:这是劳动时给人以力量,鼓劲喊出来的整齐的口号,称为劳动号子
(2)学生模唱2遍
(3)师生接口唱生生接口唱
(4)学生演唱
(5)设计动作表演唱
动作分解:
“一只小蚂蚁”:脚跟旁点,一手叉腰,一手食指斜上指。
每2拍换方向“要搬一粒米”:双手体前抱。
每1拍蹲抱
“嘿哟嘿哟嘿哟”:抱的动作继续,每2拍抱起的动作
“搬呀搬不起”:跺脚甩手,立正扭头,双手两边自然下垂
(6)说说第一乐句的情绪,带着情绪再唱一遍(失望、难过地)
(7)跟范唱,学生劳动号子
(8)全班分两组(唱与劳动号子)合作进行唱、念
师:一只蚂蚁搬米粒太重,所以加油的动作是:嗨—哟—
设计意图:通过分句教唱,让学生完整掌握歌曲,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数板
师:一只蚂蚁搬不起,因为米粒太大了,那怎样才能搬起这粒米呢?
生:很多蚂蚁,一起帮忙搬……
师:你们知道小蚂蚁乐乐是怎么通知大伙来帮忙的吗?
生:小蚂蚁,碰胡须,报告一个好消息,齐步走,一二一,大家去抬一粒米。
师:乐乐通过触角告知大家来帮忙,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是怎样搬起这米粒的!
(7)加入最后一句:成功的呼喊“嘿-哟!”
四、演绎歌曲
1、起名字
师:这三段连起来,就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啊,咦,歌曲还没有名字呢?谁能为这首歌取个好听的名字?(生:小蚂蚁搬米粒)
2、教师范唱,学生张嘴默唱。
(可以动作)
3、学生跟伴奏完整演唱一遍
(基本学会歌曲;增强2/4拍强、弱的节拍感,掌握难点部分。
使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不知不觉地掌握音乐技能,此为重点。
)
4、分2组演唱二声部(唱+号子)
5、提出力度速度要求
6、伴奏
(1)形式1(手、脚):跟歌曲范唱练习一遍
(2)形式2(碰铃,圆舞板):分组合作
7、全班完美演绎歌曲
第一遍演唱全体(唱+手脚+数板表演)
第二遍演唱分成2组:(唱+劳动号子+乐器+结束句)
第一句劳动号子:嗨—哟—ᅵ嗨—哟—ᅵ
数板部分:学生随意表演,可戴上头饰再唱一遍
第二句劳动号子:嗨哟嗨哟ᅵ嗨哟嗨哟ᅵ
每组排头扮演乐乐。
要求把以上的内容做到位。
提示旋律、节奏、情绪等不到位的地方
(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和体现孩子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
五、小结
师:小蚂蚁的故事讲完了,让我们来看看再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生答)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只勤劳聪明的小蚂蚁,和一群齐心协力的蚂蚁。
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呢?(生答:“齐心协力,团结起来力量大”)师:最后,老师希望你们再今后的学习中也像小蚂蚁一样勤劳,智慧,学会团结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