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点存在性问题

动点存在性问题

第一讲动点存在性问题一.考情分析二.知识回顾1、题型分类在中考中,存在性问题一般分为四类:1.是否存在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2.是否存在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3.是否存在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或者全等;4.是否存在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的面积之间有数量关系。

2、方法归纳在解决动点存在性问题时,一般先假设其存在,得到方程,如果有解,则存在,反之,则不存在。

而在列方程时,一般要用到特殊三角形以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列方程时,一定要遵循: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量,否则,将会得到“1=1”之类的恒等式。

对于是否存在三角形,一般按顶点分为三类情况。

而对于是否存在平行四边形则有两种形式的题目:如果已知三个定点,就有三种情况,一般利用平移坐标法即可求出答案;如果只有两个定点就应该按与边平行以及与对角线平行两种情况考虑了。

对于等腰梯形,就应该考虑腰长在下底边上的投影了。

对于是否存在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或者全等,则与是否存在三角形一样,分三类情况,当然,如果有一个角是一个定角(比如直角),则就分为两类情况。

类型一:是否存在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A )【典型例题1】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C =90°,BC =16,DC =12,AD =21。

动点P 从点D 出发,沿射线DA 的方向以每秒2两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 从点C 出发,在线段CB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 运动,点P ,Q 分别从点D ,C 同时出发,当点Q 运动到点B 时,点P 随之停止运动。

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当t 为何值时,以B ,P ,Q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C )【典型例题2】如图2,在等腰梯形中,,是的中点,过点作交于点.,.(1)求点到的距离;(2)点为线段上的一个动点,过作交于点,过作交折线于点,连结,设.①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3),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的周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4),是否存在点,使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B )【典型例题3】如图,已知直线112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D ,抛物线212y x bx c =++与直线交于A 、E 两点,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且B 点坐标为 (1,0)。

学习心得A B Q CP D 图1⑵动点P 在x 轴上移动,当△PA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P 。

〖练习〗(B )1.如图6,在梯形ABCD 中,3545AD BC AD DC AB B ====︒∥,,,.动点M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N 同时从C 点出发沿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求BC 的长.(2)试探究:t 为何值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C )2.如图,在Rt ABC △中,90A ∠=o ,6AB =,8AC =,D E ,分点别是边AB AC , 的中,点P 从点D 出发沿DE 方向运动,过点P 作PQ BC ⊥于Q ,过点Q 作QR BA ∥交AC 于R ,当点Q 与点C 重合时,点P 停止运动.设BQ x =,QR y =. (1)求点D 到BC 的距离DH 的长;C B M 图6 AB CD ER P H Q(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点P ,使PQR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B )3.已知抛物线223y kx kx k =+-,交x 轴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边),交y 轴于C 点,且y 有最大值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PBC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类型二:是否存在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B )【典型例题4】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C 点,且经过点,对称轴是直线,顶点是.(1) 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 经过两点作直线与轴交于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C )【典型例题5】如图,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A 、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A 、C 两点,其中C 点的横坐标为2.(1)求A 、B 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 的函数表达式;(2)点G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F ,使A 、C 、F 、G 这样的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 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典型例题6】梯形ABCD 中,AD∥BC,∠B=90°,AD=24cm ,AB=8cm ,BC=26cm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D 边,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点D 运动;动点Q 从点C 开始,沿CB 边,以3厘米/秒的速度向B 点运动。

已知P 、Q 两点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假设运动时间为t 秒,问:(1)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是直角梯形?(2)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是等腰梯形〖搭配练习〗(B )1.已知抛物线:x x y 22121+-=(1)求抛物线1y 的顶点坐标.(2)将抛物线1y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2y ,求抛物线2y 的解析式.(3)如图,抛物线2y 的顶点为P ,x 轴上有一动点M ,在1y 、2y 这两条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 ,使O (原点)、P 、M 、N 四点构成以OP 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N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B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3,0),B (2,-3),C (0,-3).(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及图象的对称轴;(2)点P 从B 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BC 向C 点运动,点Q 从O 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线段OA 向A 点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ABPQ 为等腰梯形。

类型三:是否存在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或者全等7),且顶点C的横坐标为4,该图(B)【典型例题7】如图14,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0,39象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AB的长为6.(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QAB与△ABC相似?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搭配练习〗(C)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 A点的坐标为(-1,0),过点C的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Q,点P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H⊥OB于点H.若PB=5t,且0<t<1.(1)填空:点C的坐标是_ _,b=_ _,c=_ _;(2)求线段QH的长(用含t的式子表示);(3)依点P的变化,是否存在t的值,使以P、H、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类型四:是否存在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的面积之间有数量关系(C )【典型例题8】如图16,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EFG 叠放在一起(点A 与点E 重合),已知AC =8cm ,BC =6cm ,∠C =90°,EG =4cm ,∠EGF =90°,O 是△EFG 斜边上的中点.如图17,若整个△EFG 从图①的位置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射线AB 方向平移,在△EFG 平移的同时,点P 从△EFG 的顶点G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在直角边GF 上向点F 运动,当点P 到达点F 时,点P 停止运动,△EFG 也随之停止平移.设运动时间为x (s ),FG 的延长线交 AC 于H ,四边形OAHP 的面积为y (cm 2)(不考虑点P 与G 、F 重合的情况).(1)当x 为何值时,OP ∥AC ?(2)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OAHP 面积与△ABC 面积的比为13∶24?若存在,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142 =12996,1152 =13225,1162 =13456或 =, =, =)〖搭配练习〗(C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6cm AD =,4cm CD =,10cm BC BD ==,点P 由B 出发沿BD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同时,线段EF 由DC 出发沿D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交BD 于Q ,连接PE .若设运动时间为t (s )(05t <<).解答下列问题:(1)当t为何值时,PE AB∥?(2)设PEQ△的面积为y(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225PEQ BCDS S△△?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四.复习建议动点问题主要是以几何图形为载体,运动变化为主线,集多个知识点为一体,集多种解题思想于一题,是学生的中考路上最大的“拦路虎”,而存在性问题又是动点问题中最难的一类题型。

不过,由于此类型题目的基本解题思路及方法是确定的,对于中等及中等以上学生一般是很容易掌握的,难点在于,解题过程中的细节处理上。

建议考生以本课程提供的四大类题型(8个小题型)中的8道例题,分类学习各题型的解题的解题方法和常用技巧,并辅以适量的中考真题。

五.课后作业基础训练题(A类)1.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点M是线段BC上一定点,且MC=8.动AD BC ABC AD AB BC90614→→→的路线运动,运动到点B停止.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使点P从C点出发沿C D A B△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有个.PMC2.(1)将抛物线y1=2x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2的图象,则y2= ;(2)如图,P是抛物线y2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直线x=t平行于y轴,分别与直线y=x、抛物线y2交于点A、B.若△ABP是以点A或点B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满足条件的t的值,则t=.3.如图,在钝角三角形ABC中,AB=6cm,AC=12cm,动点D从A点出发到B点止,动点E从C点出发到A点止.点D运动的速度为1cm/秒,点E运动的速度为2cm/秒.如果两点同时运动,那么当以点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运动的时间是()A.3秒或秒 B.3秒 C.秒 D.秒或秒4.如图8,AB是⊙O的直径,弦BC=2cm,F是弦BC的中点,∠ABC=60°.若动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3),连结EF,当t值为________s时,△BEF是直角三角形.提高训练(B 类)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 (0,6)、点B (8,0),动点P 从点A 开始在线段AO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 移动,同时动点Q 从点B 开始在线段BA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移动,设点P 、Q移动的时间为t 秒.(1) 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 当t 为何值时,△APQ 与△AOB 相似?(3) 当t 为何值时,△APQ 的面积为524个平方单位?2.如图24, 已知抛物线(a ≠0)与轴交于点A (1,0)和点B (-3,0),与y 轴交于点C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轴交于点M ,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CM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B ∥DC ,,,.动点M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从点A 沿线段AB 向点B 运动;同时点P 以相同的速度,从点C 沿折线C -D -A 向点A 运动.当点M 到达点B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过点M 作直线l ∥AD ,与线段CD 的交点为E ,与折线A -C -B 的交点为Q .点M 运动的时间为t (秒).(1)当时,求线段的长;(2)当0<t <2时,如果以C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求t 的值;4.已知:如图所示,关于x 的抛物线2(0)y ax x c a =++≠与x 轴交于点(20)A -,、点(60)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坐标;(2)在抛物线上有一点D ,使四边形ABDC 为等腰梯形,写出点D 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D 的解析式;(3)在(2)中的直线AD 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 ,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x 轴上有一动点Q .是否存在以A M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六.错题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