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音乐赏析—走近音乐经典3和4—中外经典声乐作品赏析
音乐赏析—走近音乐经典3和4—中外经典声乐作品赏析
民歌的一般特点
民歌与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民歌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而广泛的群众性即兴创作, 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民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简明质朴、平易近人,艺术形 象鲜明生动,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 审美情趣。 民歌受各民族和各地区的语言、生活、风俗、地理、 经济和人民性格等各方面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民歌与其他民间文艺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 传统民族音乐的五大类: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 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历来是互相影响、吸收和促进的。 民歌是其他四类音乐发展的基础。
小调
小调的概念:又称小曲、俚曲、俗曲等。一般指休闲娱 乐时演唱的歌曲。小调的分类: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 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剪靛 花调);2、 地方性小调;3、 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 采茶调、秧歌调、跑旱船) 小调的特点:1,结构较为严谨、即兴性少。转向定型 化,艺术上较成熟。2,旋律性强、曲调流畅而优美。有 着曲折、多样的旋法。3,节奏、节拍多规整、均衡。南 方小调节奏较平稳、北方小调常见切分和弱起节奏。歌词 比较固定,4,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等。常 有乐器伴奏。5,常见的曲式结构是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
中外经典声乐作品赏析
授课人:赵梦弦
人声的分类
人声按照性别和年龄差异特点, 可分为女声、男声、童声三类。 按照音域的高低、音色的差异和 不同的表现特点,女声可以分为 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声 可以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 音。
女高音(Soprano)
抒情女高音:声音宽广而晴朗,音色明亮 秀丽,擅长演唱优美抒情的歌唱性旋律, 表达细腻而富于诗意的情感。 花腔女高音:声音清脆灵活,色彩丰富, 擅长于演唱快速的音阶和华丽的曲调,表 现热情爽快的感情。 戏剧女高音:声音较浓,宽厚有力,能表 现激动、强烈的情绪,多用于歌剧中的宣 叙调演唱。
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是一种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歌唱艺术体裁。 为了将更多的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这种集体参与的音乐歌唱体裁于民族 危难之际诞生,也是迎合当时政治需要的结果。它 不仅在战争中有效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而且也为中国歌曲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 历史经验和纪录。老百姓用他们最朴实、真挚、 熟悉的语言表达着真实的革命主义情感。群众歌 曲里被通俗化、简单化的歌词成为这种新的音乐 形式的一个典型特点。代表作品有麦新的《大刀 进行曲》、聂耳的《毕业歌》、冼星海的《到敌 人后方去》和贺绿汀的《游击队歌》等。
汉族民歌的体裁特征
汉族民歌根据社会生活条件、 歌唱场合、社会作用以及音乐 表现方法和音乐特征划分为劳 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的概念: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 中直接伴随体力劳动而歌唱的民歌。 劳动号子的分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 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劳动号子的特征:1.音乐性格.表现方法:坚 实有力、粗扩豪迈的.自然朴实的。2.歌词:实 词,领唱者。虚词,帮腔。 3.节奏:固定的, 周期反复。4.歌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也 有独唱、对唱、齐唱。5.曲式结构:短小简朴, 重复性。
重唱:在多声部歌曲中,每一声部单独由一人或 两人演唱的形式,按声部数量不同可分为二重唱、 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等。如果每一声部由两 人担任演唱,称双重唱。按人声类别不同,重唱 又可分为女声重唱、男声重唱、男女声混声重唱、 童声重唱等。 合唱: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 部演唱同一乐曲。分同声与混声两种:同声的由 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具体分成男声合唱、女声 合唱和童声合唱;混声的由男声和女声混合组成。 按声部的多少,可分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 合唱甚至更多声部的合唱。
歌剧
歌剧(opera)是一种融音乐、戏 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为一 体,以声乐和器乐为主体的综合艺 术。歌剧的种类很多,可根据其内 容与规模之不同划分为大歌剧、正 歌剧和轻歌剧。
合唱
合唱(chorus)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 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 伴奏。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 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 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 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 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 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男中音(Baritone)
音域和音色都介于男高音 和男低音之间,音色刚毅、 雄壮有力。
男低音(Bass)
男低音的音色低沉、 深厚、雄浑,擅长表 现苍劲沉着和庄重雄 壮的感情。
童声
少年儿童变声期以前 的声音,童声的音色 娇嫩唱的形式。 因人声的不同而分成各种独唱,如男声 独唱、女声独唱、童声独唱等。 齐唱:两个以上的歌唱者共同演唱同 一首曲调或同一首单声部歌曲。
声乐演唱风格和方法
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意大利文:Nazionale cantanti)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 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中 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 新唱法等四种唱法。民族唱法包括民歌和民歌风 格的歌曲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在演唱时如能用 方言更能表达其内容与色彩,但是地方语与汉语 普通话的总规律是相同的,因此用普通话来演唱 也是行得通的。在风格处理上北方民歌要豪放悍 犷一些的特点,南方民歌则要委婉灵巧的特点, 高原山区民歌要高亢嘹亮一些,平原地区民歌要 舒展自如一些。
女中音(Mezzo Soprano)
女中音的音色柔和,高音区 比低音区明亮,低音区较女 低音宽厚,兼有女高音和女 低音的特点。
女低音(Alto)
女低音是女声中最低的声部, 音色浑厚、丰满而结实。
男高音(Tenor)
抒情男高音:音色明朗、甜美、 抒情而富有诗意。 戏剧男高音:音色洪亮、坚实 有力,富于英雄气概,多表现强 烈的感情和戏剧性色彩。
声乐演唱风格和方法
通俗唱法:又名流行唱法,。其特点是 声音自然,近似说话,中声区使用真声, 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很少使用共鸣, 故音量较小。演唱时必须借助电声扩音 器,演出形式以独唱为主,常配以舞蹈 动作、追求声音自然甜美,感情细腻真 实。通俗歌曲的产生可追溯到19世纪末 美国的蓝调音乐,经演变后庞大而变幻 无穷。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
长调(内蒙古) 花儿(甘肃、青海、宁夏) 维吾尔族民歌(新疆) 哈萨克族民歌(新疆)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作曲家以某种艺术表现为目的, 根据文学家的诗歌而创作的歌曲,是诗和曲 的结合。艺术歌曲旨在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共 同作用,激发出一种灵感和氛围,让听者能 够透过某种语言深切地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审 美韵味。艺术歌曲通常在音乐会上表演,多 为独唱,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 演唱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在欧洲音乐史上, 意大利、德国、法国、俄罗斯作曲家创作的 艺术歌曲保持有崇高的艺术地位。
山歌
山歌的概念:劳动人民在山野劳动生活中自由抒发感情 所唱的抒情性民歌。 山歌的分类:1.放牧山歌、2.田秧山歌、3、一般山歌。 山歌的特征: 1、山歌歌词:反映农村生活的各方面,即兴创作,歌词 以七字句为主,较多使用衬词,山歌中最多使用语气衬词, 语气衬词与自由延长音或拖腔的结合,形成山歌独有的特 征。山歌按不同歌唱方法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 腔山歌。2、山歌音乐:奔放、嘹亮。广泛使用自由延长 音与拖腔。自由延长音与曲首、曲尾的呼唤性衬词结合形 成前腔或后腔,为山歌所独有的特征。3、歌唱形式:独 唱居多,另有对唱,数人接唱、齐唱、一领众和等。4、 曲式结构:大部分短小单纯、多样化。密集性与抒情性相 结合。南方的山歌中四乐句单乐段较多。
声乐演唱形式
声乐演唱风格和方法
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意大利文:Bel canto)又称“柔声唱法”。它要求歌者 用半分力量来演唱。当高音时,不用强 烈的气息来冲击,而用非常自然、柔美 的发声方法,从深下腹(丹田)的位置 发出气息,经过一条顺畅的通道,使声 音从头的上部自由地放送出来(即所谓 “头声”)。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的佛 罗伦萨。
中外主要声乐体裁
民歌 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 歌剧 合唱
中国民歌
民歌的产生
民歌是一种重要的歌曲体裁,它产 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 动实践之中,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 作。 在远古时代,人们在与大自然 进行搏斗和各种集体劳动中发出的 呼喊声,为劳动收获而愉快地敲击 石块、木棒,以及手舞足蹈发出的